蔡朝宇 王海灣
摘 要:目前扶貧已進入全面攻堅的關鍵期,最大問題是扶貧主要靠外部發力而內生動力不足,必須走一條內外聯動的路子才能勝利。貧困群眾是被幫扶的對象,同時也是脫貧的一線戰士,只有他們脫貧的愿望充足了,扶貧工作才能可能持續發展,并取得最終的勝利。因此,首先對何為內生動力進行了探討,闡明了內生動力缺乏的原因,最后從扶志、扶智、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對增強內生動力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扶貧;內生動力;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F328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2-0040-03
習近平同志曾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盵1]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貧窮問題成了最大的攔路虎。
一、內生動力解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到2019年初,我國平均每年減少約1 300多萬貧困人口,是世界上扶貧貢獻最大的國家。然而,缺乏內生動力一直都是制約扶貧工作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短板。
(一)對內生動力的內涵的把握
內生動力是指系統內部生成的驅動力,根據系統主體單位不同可以劃分為個人、組織、地區及其他層面的內生動力[2]。
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就是貧困個體謀求發展的愿望和需求。不同個體有不同的愿望和需求,但總的來說具有一致性,他們都是為了改變目前的生活水平,尋求更好的發展前景。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是基于人性最初的原始動力,這種內生動力大多基于動物性生存的滿足,極少數出于更高精神追求的需要。
(二)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特點
1.內部催生性。外力來自于本體外部,與本體內容無關。對貧困群眾的外力主要表現為物質、金錢的給予。而內生動力則是本體內部有機協調的結果,在貧困群眾中主要表現為生理需求的滿足。對于貧困群眾來說,吃飽和穿暖是主要解決的問題,其次是交通、網絡、能源、教育等方面的改善??梢钥吹剑覈洕l展極不平衡,中東部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生活水平與我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相適應,造成了西部貧困人口心理的落差,因此從內心滋生出改善生存條件的需要。內部催生性是內生動力最本質的屬性。
2.復雜多樣性。復雜多樣性是內生動力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最典型的表現是內生動力有高低層次之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再者,內生動力的復雜性還表現在具體需求具有多樣性。對于貧困人口來說,在具體的需求上,個體與個體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有的人希望有肉吃,有的人希望交通便利。
3.實踐性。實踐性指的是貧困人口在內生動力的驅動下,會積極作為,把內心的期望付諸于行動,在實際操作中實現自身的需求。有動機才會有行動,內生動力是激勵貧困人口努力作為最深層次的原因,影響著人們實踐的整個過程。
4.多變性。多變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人在不同年齡時期具有不同的需求,內生動力也就不一樣。在基本的生理需求都不能滿足的情況下,人們的目標是吃穿不愁;滿足以后,則會追求更高層次。第二,內生動力的多變性還表現在同一發展階段上人們訴求的選擇具有多變性。在短時間里,需求頻繁發生變化,今天想吃牛肉,也許明天想吃羊肉,其內生動力發生了迅速的變化。
二、貧困群眾脫貧缺乏內生動力的原因
(一)缺乏斗志,安于貧窮
志氣是求上進的決心和勇氣,要求做出某事的氣概。[3]集中貧困地區從先輩開始,貧窮了幾十上百年,且人們生活條件相似,使得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處境,安于貧窮。雖然有人曾為脫貧而努力,但因自身文化水平較低、本地區交通不便、資源開發價值性較低,使得人們再次喪失信心。
再者,貧困群眾中部分人存在著消極的“等、靠、要”思想,習慣了政府的給予,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心態,不愿意去奮斗,以至不愿意摘掉貧困的帽子,爭著當貧困戶,脫貧意愿不強。
(二)政府給予和貧困群眾需要存在沖突
精準是扶貧工作的基調,然而在實際的幫扶中,常常不太精準。政府出臺的一些方針政策,主要是從一般性大局出發,而不是基于群眾的實際需求,沒有真正了解貧困群眾究竟想要什么,給予與需求之間發生了矛盾。
事實上,我國扶貧工作主要著眼于住房和生活條件的改善,這也確實是我國大部分貧困人口最緊迫的需求。但是,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貧困群眾具體內心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如果扶貧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實事求是了解群眾的需要,沒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則會是效果事倍功半。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不足
農村基層組織奮戰在扶貧工作的第一線,發揮著戰斗堡壘的作用。然而,我國部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力度明顯不足,在農村扶貧工作中力不從心,不能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首先,許多貧困地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很不完善。有的村民委員會只有村長、書記、會計等三人,許多崗位缺失;有的村從來沒有開過村民大會,村民和村委會嚴重脫節,村委會只是擺設。其次,村委會成員老齡化現象嚴重,許多貧困地區的村長、支書已在任二十年,從黑發干到了白發。最后,老一批基層干部大多文化水平較低,眼光狹窄。
(四)宣傳工作不到位
新時代以來,黨和政府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根據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現狀,制訂了一系列扶貧的方針政策,并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主流媒體進行大力宣傳,促進了我國扶貧工作的開展。
以上宣傳工作固然有效,但還是存在明顯不足。應該看到,貧困地區條件落后,貧困人口大多文化水平較低,一些官方的宣傳并沒有傳到他們耳朵里,即使聽到了這些宣傳,很多人也不能實質性地理解和接受,相關政策措施并沒有根本意義上落實。
三、培育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的舉措
(一)扶志先行
扶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每踏出一步都事關工作的成敗,針對貧困群眾缺乏斗志的局面,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激發致富的精神動力。駱郁廷在《精神動力論》中將個體最基本的精神動力歸結為意志、情感、理智等幾個方面[4]。而在這里,精神動力主要指的就是“志”。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時就表示,“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得坎?!盵5]
首先,須對貧困群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擺正他們的思想認識。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擺脫貧困中》提到,“弱鳥渴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但能否實現先飛、先富,首先要看頭腦里有沒有這種意識。”[6]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說教,應當寓教于行,在實踐中讓他們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內心的斗志。政府牽頭,開展以脫貧致富為主題的貧困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很有必要。
其次,要堅定貧困群眾的信心。各級政府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堅決執行脫貧方針政策,言必行,行必果,營造良好的扶貧氛圍,從而堅定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
再次,發揮典型人物、事跡的示范作用,著重發揮正面典型的榜樣作用。身邊典型的人和事最具有說服力,在貧困群眾中選擇一批脫貧典型,對其表揚,讓他們分享成功致富的經驗。
最后,出臺相應的獎懲政策。給予那些愿意并敢于致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貧困群眾補貼,根據他們勞動創業的實際情況給予補貼。例如,對水稻種植戶根據種植面積給予補貼,并免費發放耕種器械。對那些不求上進的貧困群眾,果斷采取措施,避免其“等、靠、要”的壞思想進一步滋長。
(二)扶智跟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強調“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可見,扶志雖然是扶貧的首要工作,而扶智也是扶貧必須要做且必須要做好的工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要緊緊抓住教育這個國家根本大計,加強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為其創業致富、擺脫貧困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對鄉村教師的培養,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讓鄉村教師愿意留在基層、扎根基層。此外,應當對貧困地區的孩子進行高考加分政策照顧,在實際得分的基礎上酌情加分,讓他們公平享有上大學的機會。
加強貧困地區群眾的職業技術培訓也是扶智的一個重要舉措。在貧困地區辦夜校,開設不同種類的技術班,安排技術經驗豐富的師傅定期對貧困群眾進行培訓,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勞動水平,拓寬其就業渠道。要實事求是,針對對貧困群眾是實實在在的需要,開設相應的課程。
(三)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農村基層組織是扶貧工作的先鋒隊,是官民血肉聯系的紐帶。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效率如何以及工作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到黨的發展政策在農村的高效貫徹落實,影響到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7]。
第一,要完善農村基層組織崗位配置。如果一個村只有一個村長和書記,那完全不能稱之為組織,又談何發揮基層組織扶貧的先鋒隊作用。要進一步健全農村基層組織崗位,建設完整的村委會,發揮扶貧的戰斗堡壘作用。
第二,基層組織應制定完善的換屆選舉制。定期召開村民選舉大會,選舉出群眾心里最信任的當家人、父母官,徹底摒棄村干部任期“終身制”。
第三,鼓勵大學生下基層。政府出臺鼓勵政策,廣泛號召能力強的大學生人才下到農村,扎根農村,為農村基層組織注入新鮮的血液,帶去新的知識和技能,帶去新的扶貧思路。
第四,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教育。上級政府部門定期開展基層干部培訓會,提高其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培養一批合格的農村扶貧干部。加強農村黨員的發展工作,吸納一批較為突出的群眾入黨,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加強扶貧政策宣傳力度
由于貧困群眾文化水平較低,做宣傳工作時,不能采用理論性太強的貧困群眾難以理解的語句,而應該運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大白話進行宣傳。采用貧困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合口味的方式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對于相關政策真正落到基層很有必要。
農村基層組織干部要發揮肯實干扶貧、肯苦干扶貧、賣力干扶貧的思想,做貧困群眾真正的“父母官”,挨家挨戶走訪,了解情況,宣傳政策,把扶貧說到貧困群眾的心坎兒里。定期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向廣大村民傳達黨和政府最新的扶貧政策。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EB/OL].人民網,2017-10-08.
[2] ?Capacity Development Group,Bureau for Development Policy,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Incentive systems Incentives,motivation,and development performance[R].UNDP,2006:5.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學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4] ?駱郁廷.精神動力論[M].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5] ?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創新驅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目標[EB/OL].(2013-11-05)[2018-05-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5/c_118018119_3.htm.
[6] ?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7] ?王重賢.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