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摘要:隨著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人們對于社會保險的要求越來越高,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險中重要部分,它的完善與否體現著社會保險的發展水平。現階段,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不斷分析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好地推動養老保險改革進程。
關鍵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現狀分析;改革對策
在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中,養老保險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是社會福利的體現,與個人的權益息息相關。這個社會福利的制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障了許多的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生活水平和基本福利,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他們的生活質量,起到了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利益的日益分化,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已經進行改革,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這就要求養老保險改革要分析出現的新問題,探究新的改革思路,加快深化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一、現狀分析
(一)繳納標準不夠統一
我國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因為沒有相關法律的規范和政策引導,實時繳費的過程中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無法統一。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職工退休后的養老金就相對高,相反,經濟落后的一些地區,就會出現的養老金普遍較低的情況。這種差異,造成了不同地區的同樣的事業單位,養老金情況不一樣。另外還有一些事業單位,但因為編制的限制,只能給一些編外職工繳納企業養老保險,這種差異,就造成了同一個單位的職工,養老金情況也不一樣。
(二)政策宣傳不夠到位
目前,許多事業單位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了養老保險的繳納,但有部分單位職工認為,以前沒有搞養老保險統籌,個人不交錢,退休金可以照拿,搞了養老金統籌,個人反倒要自己掏錢,思想上不積極。在這樣的情況下,事業單位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與現實中職工的真實意愿不符合,在一定程度上就不利于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其二,事業單位實施了養老保險改革,增加了職業年金的繳納,導致工作人員的工資有所降低,一些職工的薪資水平無法滿足無價的需求,對于職業年金的實施就會產生一定的障礙。其三,隨著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退休職工的退休金實行了社會化發放,部分退休職工認為單位不再管自己了,自己成了“社會人”,導致了自己的一些需求無法滿足,產生了抵制情緒。面對這樣的問題,許多的事業單位缺乏高效和恰當的方法來處理問題,從而造成了惡性循環,對養老保險改革非常不利。
(三)養老保險制度脫節
我國一直實行的雙軌制保險制度,就會導致職工心理不平衡甚至攀比現象,在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顯得尤為突出,這主要是制定養老保險制度時脫節造成的。事業單位和企業的養老保險制度在制度制定時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現象,這樣就導致職工們難以合理、優化地配置資源,沒有辦法享受養老保險制度應有的公平、公正。
(四)抗風險能力亟待加強
在社保體系中,養老保險屬于其中一項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與更好的執行就顯得尤為突出,這也意味著對養老保險的抗風險性要求會更高。而目前看來,由于許多的問題都有待解決,影響著整個養老體系的完善。現如今,我國在養老保險的過程中會出現這些問題,如法律缺乏統一性,同層次較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在目前的體系中表現的異常明顯,并且抗風險性很差。還有另外一點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由于事業單位人員眾多,故而繳納保險的人員在與退休需要保險金的人來說,比例嚴重不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加重事業單位的負擔,收支的不平衡問題引發養老保險的眾多問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養老保險體系的負擔,威脅著事業單位的良性運行。
二、改革對策
(一)強化制度建設,提升養老保險改革的公正性
每一個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提升制度的公平公正性才能實現。我國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在運行過程中面臨著很多難題,因此,為了保證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盡快完善,使事業單位中的退休人員實現生活水平的提升,改善養老保險制度的群體,為社會保險的運行增加一定的穩定性,就需要提升我國當前的養老保險改革的公正性。具體來講,就是需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完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法律制度,對所有事業單位采用統一的改革措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繳費基數、繳費水平等方面保持公平(去掉)、公正,盡量縮小職工養老金的差異,緩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上的矛盾,促使職工能夠更好的接受新的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改革的順利進行,促進改革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升養老保險改革的積極性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直接關系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學習,充分認識改革的重大意義,要向單位職工準確解讀改革的目標和政策,它的改革有利于統籌推進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促進機關事業單位深化改革,推動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利于全面體現工作人員的勞動貢獻,激發工作人員干事創業熱情;有利于逐步化解“待遇差”矛盾,實現制度公平、規則公平。所以,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事業單位職工轉變舊的思想觀念,順應時代變化發展的潮流,不斷與時俱進,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運用先進的創新理念,積極地投身到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中來,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
(三)推行制度并軌,提升養老保險改革的公平性
養老保險是一個系統性項目,關系著國計民生。雖然受到很多歷史因素限制,當前國內養老保險還有雙軌制,同時在持續發展階段,該種雙軌制顯現的各種問題,需要加強變革,大力推動養老保險并軌機制。基于雙軌制度,按照不同機構退休人員,采用的標準也不一樣,對于職員退休金差別很大,極易引起不滿情緒。而實施并軌機制,企業退休職工、事業機構退休職工采取集中的制度核實退休待遇,保障企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事業機構相統一,在集中的平臺中開展繳費業務。
(四)健全統籌系統,提升養老保險改革的安全性
養老保險作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直接關系到國計民生。當前,在事業單位中,養老保險制度分級統籌系統還存在缺陷,風險抵抗能力差。所以,應及時的完善保險統籌體系,不斷的提高養老保險機制的運行效率,從而形成科學、合理的統籌系統。統籌系統能夠合理的配置事業單位的資源,促進區域經濟的不斷進步。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對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及時的構建風險抵抗與管理系統,這樣,就可以在此地區的事業單位面臨養老金不足時,進行及時的資金調配,從而實現了養老保險系統的可調配性,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作用的充分發揮。與此同時,還要注意不斷的提升養老保險統籌的規格,提升統籌的檔次,以此來實現對養老保險制度應對風險的能力,確保事業單位職工的基本權益,從而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所以,通過實施并軌機制,可以縮小事業機構和公司在養老保險金上的差異,對優化企業退休職工待遇有顯著作用,還可以降低社會不穩定性要素,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手段。
三、結語
養老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一部分,它的改革與完善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更是歷來的關注重點,事業單位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實行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定。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改革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進程中的一部分,它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一制度的改革不僅能夠減輕國家的負擔,明確事業單位的主體意識,而且能夠緩解財政的壓力,減低國家事業單位的運行成本。另外,還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使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相協調,體現政府堅持的社會公平原則,緩解了社會矛盾。
參考文獻:
[1]殷海清.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應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 (02):56.
[2]陳曉東.試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社會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9):124.
[3]李冰.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