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實際調查獨立學院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兩屆學生的馬克思信仰現狀入手,從而在掌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的基礎上,從國家、學校、思政課教師因素找到解決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策
當前中國進入到發展的新時期,改革的深水區。時代新階段會面臨很多問題,怎樣解決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這里關鍵的一個著力點就是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特別是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在這塊陣地上,我們要牢牢把握主動權。獨立學院因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文章以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為例,從調查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為研究的出發點,進而研究海華學院為代表的獨立院校的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特別是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而針對具體的問題從國家、社會、學院,思政課教師等多方面來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措施。以求為獨立院校,特別是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供可參考的理論研究和方法借鑒。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含義、特點及信仰理由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含義包括這樣幾點:第一,馬克思主義信仰者信仰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就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奉和相信。第二,這種信仰體現在信仰者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性。第三,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價值性,就是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指引下,通過實踐來改變自己,社會,國家,甚至是人類。通過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正確把握,有助于我們對于問題基礎的正確把握。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特點又包括哪些方面呢?馬克思主義信仰是現實的、科學的、崇高的、實踐的信仰。這一信仰與那些虛幻的、非科學的、粗陋低下的,高高在上的純理論信仰是根本對立的。這也就更加有力的證明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一種嶄新的信仰,它的產生是人類信仰史上的偉大變革。通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特點我們也會更加明確,為什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首先:馬克思主義是對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從這樣一點我們可以明確,信仰馬克思主義,我們就是選擇了科學的信仰,這是我們選擇信仰的基礎。其次: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學說,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解放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學說。 正是馬克思主義致力于全人類解放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從而我們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就是選擇人類迄今為止最崇高的信仰。最后:中國近現代歷史有力的證明了我們中國人為什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從1840年到1919年,中國經歷了怎樣的恥辱,中國人經歷了怎樣的苦難。80年,也有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力圖改變中國的命運,但是卻一次次失敗。最終中國人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從此中國人的命運開始改寫,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命運轉折,從積貧積弱到富起來的華麗蛻變,今天新一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帶領我們進入到強起來的新時代。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一次用鐵的事實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與偉大,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又有什么理由不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你人生的信仰呢?
二、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
通過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17級和18級的兩屆學生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課堂表現的實際調查可以看到當前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同比例占優勢地位,將馬克思主義確立為自身信仰還需進一步的教育。
通過調查,可以看到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無論是大一新生還是大二的學生,都具有較高的認同度,這個認同度的比例高達90%以上。還有部分的同學現在已經確定自已信仰為馬克思主義。這個比例相對來說還不是很大,并且通過調查發現因專業和年級不同,所占比例也差別明顯。通過對比發現大二的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認同度更高,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所占的比例更高。在同一年級中,我院中文專業較比其他專業的同學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認同度和確定性所占的比例較之其他的專業比例稍高。但是在這可喜的現狀基礎上,我們也會看到現實就是,大部分學生對于信仰的重要性,堅定性認識存在嚴重不足,特別是對于為什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還存在認識模糊的狀況。這里我們應該正視這是信仰選擇的客觀規律的表現,對于信仰的選擇是要經過長期的了解,深刻認識,不斷比較中最終確立的過程的,大學生作為特殊年齡階段的群體,正在經歷這樣的變化過程,這是一種客觀必然,給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是怎樣利用這樣的關鍵機遇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讓大學生在這樣信仰選擇的關鍵期,最終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并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第二,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重要性認識不足,多數是自發的懵懂的,多元化的信仰態勢。
當前大學生對于信仰的認識還是處于比較懵懂的狀態,對于什么是信仰,信仰的重要性特別是正確的、科學的、崇高的信仰對于個人的成功成才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對于大一的學生,因為剛剛進入到大學,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性認識表現出嚴重不足。相比較而言,大二學生所表現出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性的認識更加深刻。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現在很多同學已經有了自發和懵懂的信仰,而且這種信仰呈現的是多元化的態勢,比如有些同學他們認為自己信仰的是正義,公平,在交談中同學談及最多的是信仰自己。當然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獨立院校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大部分是比較富裕的,所以在這種家庭條件和環境的影響下,再加上社會的環境的影響,有的同學就表現出了對于金錢、權利、個人的崇拜。這種自發,多元的態勢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提出迫切的要求。
第三,對于信仰馬克思主義,具有功利化色彩。
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在選擇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具有目的功利化的色彩,如,有些同學在上思政課時非常認真,但是這不是出自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正喜歡與認同,而是為了考試。這種功利性還表現在,入黨動機的功利化。有的學生之所以選擇入黨,在他們看來入黨是他們優秀的綜合體現,還有的同學想利用黨員的身份為他未來能夠找到工作,特別在某些學生看來是尋找到更好工作的條件。還有就是信仰選擇標準功利化。學生對于信仰選擇標準沒有正確認識,把信仰有用沒用作為選擇的標準。有些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空洞,對自己沒有實際的用途,不如做好自己眼前的事情來得實在,所以這種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功利化色彩,會使得大學生在信仰選擇和確立的關鍵時期,誤入歧途,從而使自己精神上嚴重“缺鈣”。
針對當前獨立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怎樣在大學生這樣一個人生關鍵階段選擇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指導下,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為接下來成就出彩的人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重要的貢獻。這是當前大學生信仰教育的重中之重,這需要國家、社會、學校、教育者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合力,助力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
三、加強獨立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
首先,國家要加強社會建設和治理,為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選擇和堅定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信仰的選擇和堅定,表面上看起來是信仰者自身的問題。但是深入的研究表明,外部的環境對信仰者信仰的選擇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選擇和堅定,國家和政府應在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方面充當重要的角色。第一:國家和政府要加強社會的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維護與建設,加大力度打擊社會各方面的腐敗,違規違紀的現象,讓一切與公平正義相對立的現象,人得到相應的懲戒和懲罰。同時要大力宣傳社會中公平、正義之事,維護公平、正義之人。從而為大學生創造選擇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第二:國家和政府要大力宣傳因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而為國奉獻,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榜樣故事。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倡導下,應運而生的一些電視文藝節目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主題,通過各種形式讓人們特別是青年大學生感受到信仰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力量,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選擇和堅定創造了強有力的外部條件。第三:國家要及時適時的宣傳各方面的成就,讓大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中國因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因為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因為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因為選擇了改革開放,從而發生的巨大變化和發展進步,從而讓大學生切實感受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力量。
其次,學校要發揮多方協調作用,開拓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第二課堂新陣地。
獨立學院的大學生思維活躍,容易受到新事物的影響,更加注重在活動中的情緒體驗,針對這些特點,學校要總體把握,發揮協調作用,多部門聯動,組織豐富多彩的貫穿著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活動,來不斷的開拓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第二課堂新陣地。第二課堂新陣地主要指的是除課堂教學以外的各種形式的活動總稱。比如說我們學校所組織的紅歌比賽,經典誦讀,演講比賽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第二課堂。在這樣的基礎上,要更加的創新形式,比如舉辦具有榜樣作用的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者的事跡報告會,還有專題講座,情景劇比賽,寫給自己所崇敬的英烈的一封信等新的形式來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過更深刻的感受馬克思主義的魅力,潤物細無聲的信仰教育。同時學校的黨團部門可以利用黨團的不同主題活動日來提升信仰教育的力量。例如學校利用的黨日活動來讓大學生的實地參觀學習來感受的一位杰出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從而有更深刻的信仰力量的感受。學校可以利用這樣的第二課堂來加強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開拓第二課堂的新陣地。
最后,思想政課理論課教師要練就過硬本領,守好和筑牢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課堂主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所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對新時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將總書記的要求踐行到思政課教學的實際中,真正做一名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思政課作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陣地,怎樣守好,筑牢這一主陣地,是思政課教師的職責所在,使命擔當。作為思政課教師自身要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也正像總書記在講話中所強調的,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只有這樣,才會講好思政課。使思政課達到信仰教育的高度,信仰教育和知識傳授是有層次上的區別的,但也有聯系。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在教育內容的素材選擇和教育實施的過程中,要潛移默化的突出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比如就具體的不同的思政課科目的內容找到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著力點,進行信仰教育。還有就是思政課教師要準確及時回應當前社會、國際的熱點問題,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來解決當前大學生的對于這些熱點和難點的困惑,用實際證明馬克思主義的魅力與實力。
四、結語
通過對遼師海華學院的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進行調查,從而提出的對于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可行措施分析,希望通過多方合力,能讓當前的大學生選擇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R].2018-03-18.
[2] 劉建軍.論馬克思主義信仰[J].馬克思主義研究,1997(02).
[3] 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020.
[4] 劉玥.獨立學院學生理想信念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08).
基金項目:文章系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2018-2019學年度教育教學科研課題《獨立學院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以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為例》的結項成果,基金項目:lshh18-19sz2。
作者簡介:于珊珊(1983.08- ),女,漢族,遼寧大連人,遼寧師范大學大學海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