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英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宮切除術患者采用延續性護理對其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子宮切除術患者12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n=63)、觀察組(n=63),分別為基礎護理、延續性護理,對比患者的心理狀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依次就是(54.85±3.18)分、(53.68±2.72)分,對比對照組患者依次就是(62.25±2.77)分、(61.28±2.16)分,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517,14.942,P=0.000,0.000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的精神狀況、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各評分依次就是(21.19±3.09)分、(22.38±2.37)分、(24.15±1.89)分、(23.26±2.02)分,優于對照組患者依次就是(16.76±2.86)分、(15.84±2.18)分、(15.27±2.04)分、(13.41±1.8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351、16.120、25.345、28.472,P=0.000、0.000、0.000、0.0000<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即為25.40%,低于對照組患者即為4.76%(χ2=10.474,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升其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 子宮切除術;延續性護理;心理狀態;焦慮、抑郁;子宮肌瘤
[中圖分類號] R473.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0(c)-016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a total of 126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June 2018 were enrolled. Random single and double number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63) and observation group (n=63), which were basic nursing and continuous nursing, and compare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54.85±3.18) points and (53.68±2.72) 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62.25±2.77) points, (61.28±2.16) poin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3.517,14.942,P=0.000,0.000 <0.05); the mental state, psychologic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nursing scores were (21.19±3.09)points, (22.38±2.37)points, (24.15±1.89)points, and (23.26±2.02)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16.76±2.86)points, (15.84±2.18) points, (15.27±2.04) points, (13.41±1.86) point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are complications was 25.4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76%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χ2=10.474, P=0.001).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have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Hysterectomy; Continuous nursing; Psychological state; Anxiety; Depression; Uterine fibroids
在臨床中,子宮切除為一種十分常見的外科手術,該手術主要治療子宮肌瘤、子宮出血、子宮腺肌瘤等疾病。由于此種手術的操作位置較為敏感,因此,許多患者都會存在恐懼、緊張的負性情緒,對術后的預后、生活質量等也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有分析發現了,約有80%此種手術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會擔心性生活是否能夠恢復正常,存在各種不良心理狀態,影響正常生活[1]。為此,臨床中要對這類患者開展更為科學且高效的護理與干預。延續性護理為護理方式向家庭延伸的模式,其主要為幫助患者處理出院之后的護理問題,應用范圍十分廣泛?,F主要以該院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子宮切除術患者126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此種護理方式對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6例子宮切除術患者,將其分成兩個組別,對照組中,患者共63例,其年齡在27~55歲之間,年齡均值(39.18±2.80)歲,子宮肌瘤患者33例,子宮腺肌瘤1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觀察組中,患者共63例,其年齡在26~56歲之間,年齡均值(38.96±3.01)歲。子宮肌瘤患者34例,子宮腺肌瘤1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
1.2 ?入組標準與排除標準
1.2.1 ?入組標準 ?①所有患者都符合子宮切除手術的各項手術適應癥;②所有患者的年齡都超過了20歲;③所有患者與其家屬都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④此次研究通過了醫院中倫理委員會的核實及批準。
1.2.2 ?排除標準 ?①排除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的患者;②排除肝功、腎功等重度受損的患者;③排除有傳染疾病、血液疾病的患者;④排除有精神障礙的患者;⑤排除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⑥排除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⑦排除中途退出此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為其進行出院指導,叮囑其定期進行復查,按時用藥,并合理地進行運動鍛煉。每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在出院以前,為患者進行臨床病情的評估,主要評價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和生活方式。為患者建立回訪檔案,主要記錄患者的日常生活、聯系方式、用藥的種類和治療時間,家庭地址。在患者將要出院以前,為其發放聯系卡、主管醫生和護理人員的聯系電話?;颊咴诔鲈褐?,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且每個月進行1次入戶隨訪,提醒患者按時到醫院進行復診。
在為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期間,主要為其宣傳手術的保健知識,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多采用鼓勵性與主動性的語言,引導患者紓解心理問題,轉移不良情緒。采用傾聽法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緩解內心壓力。多為患者講解女性生殖系統知識、陰道壁周期性改變,手術方式并不影響患者性高潮??陀^講述術后陰道可能失去宮頸分泌物的潤煥,造成陰道干澀。因此,可以鼓勵其采用合理且科學的方式進行性生活。
在進行入戶隨訪期間。為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告訴患者多食用高熱量和高蛋白質的食物,以補充體內所需要的維生素以及營養。叮囑其按時休息,合理運動,且多進行有氧運動。強化社會支持。為患者家屬講解心理狀況的相關知識,提升家屬對患者疾病的理解。引導家屬多對患者進行鼓勵和關愛,緩解患者在散失子宮后的心理壓力。同時,患者可以多散步和休閑,以分散對病情的注意力與過度重視。
1.4 ?觀察指標
①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其中,主要分析焦慮:焦慮自我評定列表(SAS)、抑郁情況:抑郁自我評定列表(SDS)。其中,每個表內共有20項評分,轉換為百分制之后。得到的總分越高代表心理狀況越嚴重。②統計分析患者在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情況,主要采用FS-36(生活質量量表)進行分析,選取其中的心理功能、精神狀況、社會功能、軀體功能等四項,每一項評分為25分,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2-3]。③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后其并發癥的總發生率,在這其中,并發癥主要就包括了性功能減退、卵巢功能減退、泌尿系統感染。
1.5 ?統計方法
將該研究所收集的數據錄入到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并對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數據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數據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延續性護理后兩組患者心理評分
觀察組采用延續性護理后焦慮和抑郁評分均有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之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之后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況和社會功能等4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子宮為女性生育能力以及女性特征的重要器官,但是,部分有頑固疾病的患者不得不進行子宮切除手術。此種手術方式不僅會對患者產生生理方面的影響,也會對患者自身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包括社會、家庭以及自身的,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如果心態調整不及時,常會造成抑郁以及焦慮,降低生活質量[4-5]。
在該研究中發現,患者在切除子宮之后,心理狀況出現顯著改變,部分患者甚至有自卑、恐懼等心理問題。綜合分析發現,心理和社會影響為主要心理壓力。在傳統的護理中,僅重視患者病情的恢復,隨訪中并不會干預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因此,患者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6-7]。延續性護理為當前臨床中十分重要的護理方式之一,為醫院護理延伸的重要部分,這種護理方式不僅僅局限于醫院內,而似乎更加注重患者在出院后的疾病變化,并強調根據患者在家庭中不同的健康需求而實施更具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通過建立檔案的方式,以確保護理的針對性,聯系的便捷性[8-9]。在該次護理中,首先通過每周電話隨訪的方式進行疾病知識的推廣與普及,確?;颊吣軌蛘莆樟己玫纳斫Y構以及疾病知識,可以樹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10]。在為患者進行講解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心理疏導,幫助其進行認知干預。通過科學的方式指引其正確進行性生活,減少疾病對生活所造成的影響。最終,通過入戶后,引導患者家屬對其進行關愛以及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的方式,建立其正確的生活方式。采用電話和入戶兩種方式共同作用,提升護理質量。該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了,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焦慮和抑郁評分(54.85±3.18)分、(53.68±2.72)分對比對照組患者(62.25±2.77)分、(61.28±2.16)分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并發癥的總發生率4.76%對比對照組患者25.40%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趙德麗[11]研究結果相一致,其指出了,觀察組在護理后其SAS評分、SDS評分依次就是(35.36±3.35)分、(35.19±3.20)分,對比對照組依次就是(43.03±3.47)分、(43.86±4.3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延續性護理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況的作用十分顯著,且該護理還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患者精神狀況、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各評分(21.19±3.09)分、(22.38±2.37)分、(24.15±1.89)分、(23.26±2.02)分,優于對照組患者(16.76±2.86)分、(15.84±2.18)分、(15.27±2.04)分、(13.41±1.8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羅紅[12]研究結果相一致,其指出了,觀察組在護理后其心理、生理、性功能、婚姻關系、醫患關系依次就是(16.8±4.0)分、(17.1±3.9)分、(6.7±3.1)分、(6.8±3.0)分、(6.5±2.2)分、(53.9±14.0)分,優于對照組依次就是(14.4±3.6)分、(13.5±3.7)分、(5.2±2.8)分、(5.2±2.6)分、(5.4±1.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可知,護理之后患者社交和精神狀況有顯著好轉,分析原因可知延續性護理讓患者在心理和情緒上感受到被照顧和被關愛,很好的緩沖了患者的生理癥狀和心理癥狀,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負性情緒能力,也進一步提高了對于術后生活和性生活的認知。
綜上所述,為子宮切除患者予延續性護理可提升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李娟. 延續性護理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5):175-176.
[2] ?王召小. 延續性護理運用在子宮切除術患者護理中對其心理狀態的改善作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25):4861.
[3] ?張慧紅, 劉青, 毛素芳,等.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心理狀態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 2017, 55(30):153-155.
[4] ?施華, 袁華. 臨床路徑聯合延續性護理對盆底重建術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醫學臨床研究,2017,34(2):415-416.
[5] ?王彩芳, 陳北秀, 鄒文花,等. 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性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延續護理服務需求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 2017, 17(8):1131-1135.
[6] ?陳曉紅, 張秀珍, 張露,等. 手術室連續性護理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3):1795-1797.
[7] ?王方. 延續性護理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4):763.
[8] ?陳麗清. 延續性護理對全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心理和性生活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8):99.
[9] ?何晶, 邊亞靜, 李會平, 等. 延續性護理在宮頸錐切術后需行補充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8, 35(7):69-71.
[10] ?朱雪倩. 腹腔鏡輔助經陰道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研究[J]. 智慧健康, 2018,4(5):156-157.
[11] ?趙德麗. 延續性護理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與康復,2018(3):179-180.
[12] ?羅紅. 延續性護理對宮頸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臨床護理雜志,2016,15(4):29-31.
(收稿日期: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