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祖高
【摘 要】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標志著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社會需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配合并且提供更優質、多樣化的公共服務,從而滿足我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增長需要,當下事業單位也處于不斷改革當中,但是整體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意義,并對其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結合自己的思考給出了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希望以此來幫助事業單位提升內部控制的效率、質量和水平,為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意義;問題;建議
一、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意義
(一)有助于規避權力失控等風險
同市場企業單位比較,事業單位并不是以營利作為目標,在獎懲機制上并不完善,使得公務人員缺乏一定的競爭與拼搏意識,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很難由自身內部做出嚴格的監督,而且多數事業單位的領導負責人具有較高的話語權,倘若缺乏內部控制,會使得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成為“一言堂”。
(二)有助于對貪污腐敗行為嚴加懲戒
政府在事業單位當中大力推動內部控制改革建設,提供控制效率,希望通過展開內部控制建設,推動公共資源管理水平,提升事業單位資源配置效率,能夠對事業單位涉及資金調配、資金管理運用、政府采購與各項工程項目從規劃、計劃、實施、監督管理方面等關鍵環節,形成互相制約、牽制的內部控制體系,有助于對貪污腐敗行為嚴加懲戒。
二、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認識較為薄弱
目前我國的部分事業單位缺乏對內部控制正確、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在他們看來內部控制就是簡單的制定相關規章制度,也正是由于這種認識上的缺陷導致事業單位在執行內部控制過程中的效率比較低下,相關內控工作人員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對相關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缺乏有效、及時的反饋和監督。此外,一些事業單位沒有將內部控制與績效考核進行有效的對接,導致單位內部缺乏內控氛圍,從而影響了內部控制理念的普及,增加了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的難度。
(二)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不健全
一些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比較片面,加之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致使相關的內控制度呈現著“碎片化”狀態,比較分散和混亂,內控流程無序。此外,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過程中,缺乏整體的戰略眼光,局限于某一業務或管理環節,難以有效突破傳統管理框架的束縛。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健全也就缺乏工作引導資料,內部控制人員在落實具體工作時就缺乏依據,只能夠憑借主觀意識進行判斷及外部審計、紀委等的監督、指導執行,就喪失了內部控制的主動性及及時性。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是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無法有效執行的重要因素,也是所有內部控制工作的指導性內容。某些已經制定了內部控制機制的事業單位仍然存在不小的漏洞,并不是建立后置之不顧,必須要對其進行持續性優化才能夠確保內部控制機制的先進性。
(三)內部控制監督薄弱
某些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缺乏監督基礎,自然在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提升上就容易懈怠。加上我國地域性差異較大,某些事業單位缺乏專門的財務部門,甚至其中財務人員身兼數職,根本不利于進行內部控制的監督;而大部分事業單位僅有內控制度無專門的內控部門,有內控部門且無專職內控管理人員。組織架構的不合理,內部控制專業人才的缺乏等等都造就了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而且事業單位的決策形式主要是集體決策,通過集體決策的形式能夠將政務進行公開化,同樣的當集體決策出現失誤時,責任則是由整個事業單位承擔,但是法不責眾,使得責任并不明確,根本不利于內部控制監督環節的執行。另外外部監督體系通常只能夠對事業單位的公開政策進行監督,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運轉很難發揮出應有的監督作用。因為內外部監督的薄弱,無法督促事業單位落實內部控制工作。
(四)預算管理存在不足
眾所周知,預算管理關系到事業單位的各個環節,內部控制也不例外。甚至內部控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要以預算管理作為基礎才能夠執行落實的工作。但是預算管理存在的不足往往導致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落實。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就是參與預算編制的專業素養不足,致使預算管理流程不規范、不嚴謹,中間漏洞較多,增加內部控制工作量,甚至會誤導內部控制工作方向。其次是進行預算管理時,缺乏明確的預算管理目標,無法與內部控制目標進行協調一致,兩者無法形成協調配合的關系。最后則是各部門對于預算管理工作配合積極性不足,不利于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甚至有些事業單位在年初預算時僅有單位主辦會計操辦了整個年初預算的工作,從而會影響到整個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進度,甚至會影響到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事業單位如何做好內部控制的相關建議
(一)全面普及內部控制理念
事業單位需要有效普及內部控制理念,為內部控制相關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對內部控制形成正確、清晰、全面的認識。需要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加強學習,采取專家講座、專題討論等方法不斷強化內部控制在領導層心中的地位。此外,需要在單位內部加強對內部控制的宣傳和普及,由本單位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向下屬職工灌輸內部控制意識,發揮好領頭羊的作用,為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提供保障。充分激發和調動事業單位全體人員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內部控制相關工作的開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構建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
事業單位需要明確內部控制主要目的,嚴格遵守內部控制原則,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是健全內部控制機制的前提條件。事業單位需要結合自身運營的實際狀況,將原有的業務活動流程進行梳理并給納入到內部控制范圍內,將內部控制責任劃分到各個流程當中,確保內部控制流程的流通。在健全內部控制機制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領導層高度重視,并且調動全體職工和部門積極的配合協作,需要構建相應的獎懲機制來調動起積極性,為內部控制機制的健全提供保障。
(三)加強內部控制監督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監督需要從兩個角度出發,一個是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活動,其次是事業單位內部各項權力的運用。針對經濟業務活動的簡單需要單位財務部門的支持,要將各項財務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加強各項手續的審批,確保崗位不相容原則的落實,實現各個崗位的相互制約、監督。同時需要充分的發揮出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效用,要確保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斷的針對事業單位各個管理流程進行監督,及時的發現并且解決問題,將事業單位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杜絕舞弊、腐敗現象。
(四)強化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的統籌協調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內部控制兩者是具有緊密聯系的管理環節,需要事業單位將兩者進行統籌考慮,發揮出兩者的協調配合作用。預算管理一定要提升質量,尤其是從業人員的素養,同時要能夠積極的配合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實,使得兩者形成相輔相成的極致,能夠相互推動提升事業單位管理水平。最終為事業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秦敏.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22):134-135.
[2]唐秀榮.貫徹落實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