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云 劉軍利 王愛勤
【摘 要】本文介紹了水量統計報表填報現狀,分析填報用時長的原因。制定方案,對比方案。最終采取了鏈接錄入數據和設置計算公式兩項措施,填報時間由5天縮短至1.5天。
【關鍵詞】水量;統計報表,填報方法,比對,鏈接數據,設置公式
水量統計報表是水電廠對外結算水費的依據。每月由供水大隊負責抄表、數據收集、整理、核對、并完成報表等各項復雜的工作,目前時常出現用戶到水電廠營業大廳繳納水費,水量統計報表沒有完全統計出來,不能按時將數據提交給營業中心,影響了用戶正常結算水費。
1.水量統計報表填報現狀
1.1水量統計報表及基礎報表內容
水量統計報表包含魏崗、澗河和雙河三個地區的所有居民、商戶、油田單位、附近農村和周邊地方單位水量。水量基礎報表含有1554個水量數據,按照地理區域編排順序,統計油區每一塊表的真實抄見量。水量統計報表含有1460個水量數據,按照單位性質編排順序,統計的是用戶的明細水量和匯總水量。
1.2水量統計報表填報工序和用時
水量統計報表的填報工作量大,耗時長,數據準確性要求高。水量統計報表填報主要工序包含錄入明細表數據、計算明細表數據、核對明細表數據、錄入匯總表數據、計算匯總表數據、核對匯總表數據等六個步驟。任何一個數據出錯,都需要檢查整個輸入數據。如果遇到兩、三個錯誤,就需要大范圍反復查找輸入數據,費工費時,延誤報表上報時間,影響收費時間節點。
目前整個報表填報用時5天,其中:錄入數據耗時2.7天,占比54%;計算數據耗時1.5天,占比30%;核對數據耗時0.8天,占比16%。由此分析找出報表填報用時長的癥結:計算數據和錄入數據兩個環節耗時較長。
2.計算、錄入數據耗時長的原因分析
2.1查找影響因素
統計人員從主觀因素、客觀因素等多方面進行分析,初步找出統計人員變動、填報表不熟練、未使用公式計算、手工計算效率低、不能從相關數據表自動導入有用數據、手工逐個錄入效率低、基礎表數據不能批量使用、基礎表與明細表用戶順序排列不同、水量統計報表填報區域多、和查找數據用時長等多個原因,隨后又進一步分析,排除掉其它因素,查出五條影響因素,分別是:統計人員變動、基礎表與明細表用戶順序排列不同、水量統計報表填報區域多、未使用公式計算、不能從相關數據表自動導入有用數據。
2.2分析影響要因
(1)不能從相關數據表自動導入有用數據。
個體結算、上市公司明細、存續公司明細等報表中,約有768處水量需要依照基礎報表分區逐個手工錄入為當月數據。以下統計表是2016年7-12月份錄入數據用時。由該表看出,手工錄入數據平均需要2.7天完成,占到總時間的54%,對錄入用時影響非常大。
(2)未使用計算公式。水量統計報表計算集中在四部分,分別是臨時數據報表、兩張匯總表、用戶水量合并與沖減、核對糾錯數據的計算,約有797個數據,占到報表總數據的54%,用時1.5天,占總用時30%。人工計算數據對用時影響大。
3.錄入數據和計算數據方案比對
3.1從相關數據表自動導入有用數據的方案對比
以自動導入有用數據的為目的,統計人員對比了兩種方案:篩選排序用戶水量和鏈接用戶數據,并分別嘗試了兩種方案。篩選排序用戶水量的方案采用Excel篩選、排序功能,形成月水量報表里的明細表,但匯總表需要人工填報,兩人合作2.5天完成。鏈接用戶數據的方案采用Excel鏈接功能,明細表和匯總表均能形成,且一次鏈接今后長期使用,第一次工作用時20天,今后不再耗時,因此,該方案可以采用。
3.2使用計算公式的方案對比
以使用計算公式為目的,也對比了兩種方案:填寫臨時計算表和設置計算公式。填寫臨時計算表的方案需要繪制計算數據臨時工作表,集中計算數據,兩人合作一天能夠完成;但人工查找數據難度較大,這個方案不采用。設置計算公式的方案是在工作表中,直接設置計算公式,其中95%數據自動計算;每次用時僅一小時;數據準確,錯誤少,雖然第一次工作量大用時七天,今后都能使用,這個方案可以采用。
通過調查、分析、試驗,從實施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進行綜合對比,確定了最優方案:鏈接用戶數據、設置計算公式。
4.鏈接用戶數據、設置計算公式兩方案的實施
4.1鏈接需要錄入的數據
(1)建立數據源。在水量統計報表中新建數據源,讓此數據源與各區域的基礎報表數據源用戶排列順序一致,兩個報表能共用一個數據源。既解決無數據源問題又避免重復填寫。同時,結合水量統計報表、19張基礎報表和抄表人員多年形成的習慣,將數據源按照用戶性質分為四個工作表即:個體、公表、營業表后和運輸商戶。
(2)數據源排序。四個工作表均按照區域一區至八區、運輸區的順序排列。既方便鏈接又兼顧抄表人員多年抄表習慣。
(3)數據鏈接。統計人員耗時近一個月時間,先梳理出單位與每塊水表水量的關系,再將上市公司、存續公司等明細表中的所有用戶名和水量兩項均與四張數據源工作表做了鏈接。
隨后又將匯總表中各單位水量按照魏崗、澗河、雙河三個區域的生產水量、生活水量與明細表數據鏈接。
4.2設置計算公式和驗證公式
(1)設置計算公式。水量統計報表中大量數據需要人工計算,統計人員決定設置計算公式。例如:五一社區魏崗地區生活水量=公用G191+公用G192+公用G243-營業表后G256。
(2)設置驗證表和公式。為防止明細表中的用戶水量出現差錯,統計人員嘗試設置明細驗證表。驗證表含兩組數據,先將明細表數據分三級。一組數據用魏崗、澗河和雙河分報表二級數據驗證,一組用本報表三級數據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