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翠明
家校共育的“共”不是物理空間的“共”,甚至不是事情上的“共”,其更深處,是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這個美好情感上的“共”,以及教育價值觀念的“共”。家庭與學校,應該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互相支持,但又各安其位,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讓孩子在學校和家庭都得到良好的教育環境。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已經成為教育屆人士的共識,很多學校都作了積極的探索。我所在的羅定喜耀粵西學校,針對家校共育也做了一些開創性的工作,歷經數年,探索出一條可行、有效的道路,成績斐然。
喜耀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性情教育”,源自孔子思想,創辦人霍韜晦教授深入孔子教育智慧,把“仁”作現代的詮釋為“性情”。
性情教育的內涵和底蘊十分深厚,背后是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繇w晦教授強調教育的根本是要開發人的性情,成長人的生命。性情教育通過其獨有的教育方法“性情教育法”以及“性情教學法”,讓學生從小感受到關懷、感受到愛和希望,從而積極主動學習,不斷豐富內在,健康成長。正因為性情教育的過程無法用片段式的觀摩課來向家長呈現,所以很多家長不了解性情教育對孩子生命成長的價值。雖然喜耀學校開辦了家長教育講座,但仍然無法大面積普及到家長。
2015年,微課開始流行,我們覺察到,這就是進行家校溝通的一個契機!很快,我校由幾位骨干老師組成了網絡家長課程小組,開始通過微信群直播的方式給全校的家長開展網絡微課,每周一期,每期不同的主題,由不同的講師主講。
對參與的老師來說,開講微課是不小的挑戰,除了老師自身要對家庭教育有深入的思考、實踐和感悟,授課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雖然平日老師們在講臺上與學生侃侃而談,但對著一臺小小的機器講課卻會緊張,因為大家知道,一旦發聲,就有一千多位家長可以收聽到,所以,每一堂課,老師們都很認真地準備。
每期網課結束后,老師都會繼續在群里就家庭教育的相關問題與家長進行互動,討論氛圍十分熱鬧。每周四的網絡微課,把家長和學校高效地聯結在一起,大大拉近彼此的距離。

2016年上半年,在國內著名領導力教練、行為學研究者、性情教育踐行者金伯揚導師的精心設計下,我校推出了父母深度體驗課程——性情父母工作坊,這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的,結合了性情教育以及西方體驗式學習的課程。課程旨在引導父母回歸疼愛孩子的初心,學習接納孩子的成長。工作坊相對微課更加深入,透過體驗式的培訓,家長深入了解并體驗性情教育,學習性情教育的精髓——“感受力”,感受孩子的心。每次參加課程的家長,都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深刻的反省,對親子教育有了新的感悟和認識。性情父母工作坊的課程效果,在歷次課程結束后家長的感言中得到印證。
2018年開始,我校要求所有入讀的新生家長全員參加工作坊的學習,學生沒有走進校門,家長已經對學校的教育理念、如何配合學校等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自發的認同,有了這個基礎,新生一入學,班級的家校工作馬上順暢開展,三年多下來,性情父母工作坊已開辦25期,在校學生家長參加性情父母工作坊的覆蓋率已超過70%。

隨著微課和工作坊的持續深入開展,學校的氛圍悄然發生變化,到學校主動打招呼的家長多了,臉上的笑容多了,禮貌和尊重也多了。2017年秋學期,我們認為籌建家委的時機已成熟了,便開始著手以班級為單位籌建家委組織。家委籌建工作的啟動,依然采取體驗式工作坊的形式,確定了“從心而發、量力而行、自身垂范、無怨無悔”的家委精神,第一批家委成員也從中誕生,他們全部來自家長課堂的忠實學員,對喜耀學校和性情教育高度認同,愿意成長自身生命,同時也為孩子樹立榜樣,與學校共同攜手打造性情文化大環境。
兩年多以來,各班家委與學校步調一致,積極策劃學生的課外活動,走進學校開設的學生課堂,與學校共同推動書香校園和書香家庭的創建,推動班級家長參加家長課堂的學習,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協助班主任開展班務工作等,學校還成立喜耀家長合唱團,家長合唱由霍韜晦教授譜寫的性情歌曲,與學生、老師一起誦讀經典……
性情文化如同春風化雨,把喜耀的學生、老師和家長融在一起,喜耀學校成為了一所極有溫度的學校。

2017年,我校推出了家長常規課程——每周三的性情父母沙龍。沙龍的課程主題涉獵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風家訓、家長修養、親子溝通、親子閱讀、學習習慣培養等,讓家長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持續、系統地學習家庭教育。
到目前為止,性情父母沙龍已持續開辦將近60期。這兩年,有一批家長一直跟隨著家長課堂學習,他們自身的修養不斷地提升,教育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家長的轉變帶來了孩子在學習上、品格上的進步,我們經常會收到來自家長由衷的感謝,更有不少家長說,自從上了喜耀家長課堂后,連家庭都變得和諧了,有的家長還以自己的所學,去影響自己的家族。
至此,喜耀家長課堂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在這種濃厚的性情文化氛圍下,家校問題都迎刃而解,甚至化為無形。
有關性情的“情”字,霍韜晦教授曾作如是解釋:“情是付出,情是關注,情是感通,情是無私”。人人皆有性情,家校工作的探索之路,是喜耀教師團隊的性情教育體悟之路,參與其中,在學習中付出,在付出中學習關注他人,感通他人,在付出中體會自身生命的性情可以如此開啟,然后用自己最大的“誠”來感召家長回饋以真情,這本身便是一場生命與生命交互的舞動,情在其中,溫暖在其中,力量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