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原森 蔣雯雯 汪成忠



摘 要:選取5個油用鳳丹(Paeonia ostia)主要栽培地區,包括安徽省銅陵市和亳州市,山東省菏澤市,河南省洛陽市以及陜西省楊凌區,對5個地區的油用鳳丹進行隨機取樣,測定單株種子數、單株種子重、百粒重和單位產量情況等指標。結果顯示,洛陽的油用鳳丹單株種子數最多,約為(136.4±13)粒,銅陵的單株種子數最少,約為(16.93±4.542)粒;洛陽的油用鳳丹單株種子重最重,約為(27.41±2.53)g,銅陵的單株種子重最輕,約為(3.99±1.14)g;洛陽的油用鳳丹的單位產量最大,約為(1233.45±113.85)kg/hm2,銅陵的單位產量是最少的,約為(179.55±51.3)kg/hm2;楊凌的油用鳳丹種子百粒重最重,約為(28.81±0.87)g,洛陽的種子百粒重最輕,約為(20.58±0.68)g。
關鍵詞:油用鳳丹;產量;環境條件;影響
中圖分類號 S56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23-0043-03
近年來,我國人均植物油消費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從20世紀90年代的不足6kg增長至如今的20kg以上,國內油籽壓榨量劇增,近10年我國5大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卻呈下降趨勢,導致我國油籽壓榨原料超60%依賴外國進口。
鳳丹是以楊山牡丹(P. ostii)為原種形成的栽培類群[1],屬芍藥科芍藥屬牡丹組落葉小灌木。分枝短、較粗,花單生頂枝,花朵以單瓣為主,花瓣呈現白色或粉色,葉片表面為綠色、背面為淡綠色,主要依靠種子繁殖[2]。耐干旱、瘠薄、高寒;其根系發達,粗根為肉質根,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并有一定的保墑能力,喜肥、喜鈣,對濕熱有一定的適應能力[3]。鳳丹作為油用牡丹的主要品種[4],目前,已在我國山東、安徽、陜西等省廣為栽培主要分布于我國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具有結實率高、耐濕熱、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的特點。其在中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銅陵、亳州、洛陽、菏澤、彭州等地都有廣泛的栽培,是油用牡丹的主要栽培類型之一,在牡丹產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牡丹籽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特別是α-亞麻酸含量高,其食用和保健價值甚至優于橄欖油[5]。
目前,有關鳳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質資源[6]、種子成分分析[7]、分類學[8]、系統與進化[9]等方面,而對其栽培環境條件變化產生的影響仍缺乏研究。本研究主要從單株種子數、單株種子重、種子百粒重以及單位產量等4個方面比較分析了不同環境條件對鳳丹產量的影響,以期為提高鳳丹產量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來源 為比較不同栽培環境下鳳丹生物量分配趨勢的差異,隨機選取當前我國鳳丹主要的栽培地區的6齡種群各30株為研究對象,行間距為60cm×60cm的樣地(約45000株/hm2)。這些地區包括:安徽省銅陵市和亳州市,山東省菏澤市,河南省洛陽市以及陜西省楊凌區。這5個地區是當前我國主要的油用鳳丹栽培地區,且地理位置和環境條件均有所差異(表1)。
1.2 樣品采集與指標測定 2017年7月,在鳳丹的果實成熟期,分別在各目標種群中隨機選取大小與生長狀況相近的30株鳳丹作為樣株。統計每個樣株的果實數,然后剪取果實,按株分別裝袋,帶回試驗室處理。在試驗室中,將果實放在陰涼通風處,約15d果實開裂,將種子放在干燥通風環境后統計單株種子數、種子重,進而計算百粒重和單位產量。計算公式如下:百粒重=單粒種子平均重×100,單位產量=單株平均產量×15000。
1.3 數據分析 用Excel統計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方差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環境條件對單株種子數的影響 由表2可知,5個地區鳳丹單株種子數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5個地區單株種子數平均為(68.04±9.99)粒。其中洛陽的最多,銅陵的最少。
2.2 不同環境條件對單株種子重的影響 由表3可知,僅楊凌和菏澤單株種子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余地區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5個地區單株種子重平均為(16.23±2.52)g,其中洛陽的最重,銅陵的最輕。
2.3 不同環境條件對單位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僅楊凌和菏澤單位產量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地區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5個地區單位產量的平均為(730.35±113.4)kg/hm2,其中洛陽的最多,銅陵的最少。
2.4 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百粒重的影響 由表5可知,亳州和楊凌的種子百粒重無顯著性差異,銅陵、洛陽、菏澤的種子百粒重無顯著性差異,其他地區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5個地區的種子百粒重平均為(24.41±0.97)g,其中楊凌的最重,洛陽的最輕。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產地單株種子數差異明顯 由試驗結果可知,洛陽的油用鳳丹單株種子數最多,約為(136.4±13)粒,銅陵的單株種子數最少,約為(16.93±4.52)粒。洛陽的單株種子數最多,可能因為洛陽的氣候特征是春天多風且干燥,冬天干燥寒冷,雨雪較少,較為符合鳳丹的生長要求,且洛陽種植牡丹歷史悠久,培育了不少優良的品種。銅陵全年氣候溫暖濕潤,雨水充足,濕度較大,不適合鳳丹不喜濕熱氣候的生長習性。鳳丹的根為肉質根,濕度較大易發生爛根的情況,這大大影響了鳳丹植株的生長狀況,所以銅陵鳳丹的單株種子數較少。
3.2 不同產地單株種子重和單位產量差異顯著 由試驗結果可知,洛陽的油用鳳丹單株種子重最重,約為(27.41±2.53)g,銅陵的單株種子重最輕,約為(3.99±1.14)g。洛陽的油用鳳丹單株種子數最多,銅陵的單株種子數最少,這表明單株種子數與單株種子重之間存在正相關,單株種子重越重,相應的單位產量就越多。洛陽的油用鳳丹的單位產量是最多的,約為(1233.45±91.08a)kg/hm2,銅陵的單位產量是最少的,約為(179.55±51.3)kg/hm2。洛陽的氣候環境更適合油用鳳丹的生長,銅陵不太適合大量種植生產油用鳳丹。洛陽的鳳丹品種單株種子較多且重,單位產量最多,種植成本較低,適合推廣種植。銅陵的鳳丹品種單株種子少且輕,單位產量最少,種植成本相對較高,不太適合推廣種植。
3.3 不同產地種子百粒重存在差異 種子百粒重是指100粒種子的重量,是一項能夠體現種子大小與充實程度的指標,它的特征表現主要受基因控制,環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小。李春志[10]選取鳳丹、紫斑牡丹和鶴舞天香牡丹3個品種在豫北地區進行對比試驗,計算分析3種油用牡丹的千粒重,結果表明,3個品種的油用牡丹千粒重差異明顯,其中鳳丹的千粒重最大,然后是紫斑牡丹,最后是鶴舞天香牡丹,所以鳳丹最適合在豫北地區種植,紫斑牡丹可以在豫北地區種植,鶴舞天香牡丹不太適合在豫北地區種植。由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各地區百粒重由重到輕的順序為楊凌>亳州>菏澤>銅陵>洛陽,楊凌的油用鳳丹種子百粒重最重,約為(28.81±0.87)g,這說明楊凌的種子較為飽滿,種子品質很好;洛陽的種子百粒重最輕,約為(20.58±0.68)g,這說明洛陽的種子不夠飽滿,較干癟,種子品質不太好。由此還可以證明,種子百粒重對鳳丹的產量無太大的影響。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環境條件對油用鳳丹的產量影響很大,在氣候條件適宜、土壤環境良好的地方,鳳丹的產量高;但是在氣候條件、土壤環境不是太好的地方,鳳丹也能存活;種子百粒重與鳳丹的產量并無多大的關系。今后應重視地區自然環境和人為舉措是否得當對鳳丹產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嘉鈺,張西方,趙孝慶.中國牡丹[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2]成仿云,李嘉玨,陳德忠.中國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J].園藝學報,1997,24(2):180-184.
[3]魯叢平,楊彥伶,陳慧琳,等.‘鳳丹油用牡丹豐產栽培技術[J].湖北林業科技,2015(6):83-84.
[4]崔亮虎,黃弄璋,劉欣,等.不同貯藏條件對油用牡丹種子出油率的影響[J].中國種業,2016(10):28-30.
[5]周海梅,馬錦琦,苗春雨,等.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標和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國油脂,2009,34(7):72-74.
[6]王佳.楊山牡丹遺傳多樣性與江南牡丹品種資源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9.
[7]林萍,姚小華,曹永慶,等.油用牡丹‘鳳丹果實性狀及其脂肪酸組分的變異分析[J].經濟林研究,2015(1):67-72.
[8]洪德元,潘開玉,周志欽.Paeonia suffrutic osa Andrews的界定,兼論栽培牡丹的分類鑒定問題[J].植物分類學報,2004,42(3):275-283.
[9]Zhou SL,Zou XH,Zhou ZQ,et al.Multiple species of wild tree peonies gave rise to the ‘king of flowers,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J].Proc Biol Sci.,2014,281:1687.
[10]李春志.豫北地區油用牡丹千粒重對比試驗[J].中國林業產業,2016(12):21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