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佩燕
摘 要:閱讀是學習語文的關鍵,只有閱讀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語文聽、說、寫的能力,才能使得語文成績得以提高。通過研究表明,每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尤其是對于農村地區的學生,信息、網絡和教育都沒有大城市的先進,學生掌握的已有知識有限。青少年正處于認知世界、人文素質形成的重要時期,閱讀經典名著,對他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該如何在農村地區指導學生閱讀名著呢?研究新的方法和策略,特作以下闡述。
關鍵詞:農村地區學生;名著閱讀;方法和策略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由于時代的隔閡和農村教育思想的落后,很多學生對名著的了解甚少,也缺乏閱讀的興趣。大多數學生認為只要學好基本的文化課就足夠了,不需要閱讀太多的書籍。他們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因此,教師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和熱情,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為了把學生引進文學名著的殿堂,我也嘗試了各種方法。
1.將課文中選自名著的課文講解得精彩生動,有效激發他們閱讀原著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某篇課文,如果涉及名著內容的,教師要在講解課文之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在網上和原著的書籍中多搜集一些跟課文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盡可能以不同的方面多展示課文的內容、人物關系和創作背景等。等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的時候,教師可以盡量多引導學生,可以順勢這樣說:“想知道更多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嗎?請大家閱讀原著”等。這樣,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帶到名著的面前,使得他們對作品有一種向往和期待,讀起來自然也有一種親近的感覺。
2.善于營造閱讀名著的氛圍
“教學的真諦不在于傳授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喚醒和激發學生”。教師與其每天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每節語文課開課之前,推薦三分鐘的閱讀活動,挑選一名同學向全班推薦名著的精彩片段,并寫出對名著的評語。每周教師都要選出一名優秀的文章,張貼于班級進行全班閱讀。在這樣的氛圍下,名著就成了大家關注和交流的話題,也成了大家心靈的需求。如果哪位學生不讀名著,跟同學交流起來也就沒有共同語言,在這樣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學生都紛紛地閱讀起名著來,如果不讀名著,似乎沒有品位。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名著中讀出樂趣,也讀出了成就感。
3.運用新型資源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名著改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可以引導學生去看。利用學生對電視的興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時候學生單純的讀書,難免會枯燥無味,如果能借助于電視劇或者電影,那么,他們就會對名著的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在觀看的時候,學生也會根據平時自己的閱讀內容聯系在一起。在課下,學生經常會討論一些名著的人物,每次看到他們因為一些觀點和人物特點爭論得面紅耳赤,心中的喜悅就涌上心頭,也為他們的閱讀進步感到驕傲和自豪。
二、傳授學生閱讀方法
文學名著,就是在文學史上有定評的,在語言方面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也是經過眾多作者廣泛閱讀和經過嚴格檢驗的珍貴書籍。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要跟其他普通的書籍區分開,更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一定要讀出一定的成就,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師要教會學生靜下心來慢慢閱讀,要深入作品的內容,跟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
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一定要去發現、研究和探索。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心平氣和、集中精力,要用心去感受和細細品味。在閱讀的時候,盡量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心一定要靜下來,讓學生沉浸在寧靜、和諧的狀態中,去聯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體驗書中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了解作品中的內涵,陶冶情操,也能提高自己語言的感受能力,達到閱讀作品的真正目的。
2.教會學生不求甚解
冰心先生曾經說過:“少年的時候,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興趣并不大,總覺得書中的人物特征讓自己有些厭煩”。覺得名著也不過如此。但是到了中年,再讀二遍的時候,感受就會有所不同。通過再次閱讀,讀出來心酸,充分感受到了一個家族從興旺走向衰敗的過程。那種心酸的滋味也是久久不能散去。每次讀每次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當年的不求甚解,對現在來說就是一種“積累”。如果沒有最初的印象,何來后續的滋味。
3.引導學生學會閱讀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師在上名著導讀課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閱讀、寫作、摘抄名言名句和評價賞析為一體,讓學生逐漸掌握閱讀名著的有效方法。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這個道理。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旦養成了一種有效的正確方法,也就擁有了開啟名著大門的鑰匙,也能使得學生在各種書籍中快樂地暢游。
三、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
名著具有豐富性和多義性。閱讀一本名著,要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去閱讀,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同樣的書籍有不同的學生來讀,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教師要允許學生進行自我思考、發現和自我體會,教師不能把自己的閱讀體驗強加給學生。在學生進行了自主閱讀之后,教師要多跟學生進行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讀后感,在交流過程中,可以跟學生的思想達到共鳴,也產生更多的知識聯想。名著的博大精深,交流成了學生自主閱讀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
總之,在閱讀名著的時候,當學生完成了大綱規定的必讀篇目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書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可以從中獲取精神食糧。教師要把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閱讀,制訂閱讀計劃,帶領學生走進異彩繽紛的名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