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業


長期以來,初中物理教學,由于受班級授課制的束縛,教師從備課、授課、作業、輔導、考查到評價,很少顧及各類學生的差異,均采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而分層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思想,也是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既面向全體又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在教學方法上的一種探索。它針對學生差異懸殊的實際,實施同班教學、分層提高、共同發展、分層達標的教學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同樣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我對所代的九年級兩個班級進行了不同方法的對比教學,這兩個班的人數均為55人,兩班的程度也比較接近。對九年級4班我采用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方法;九年級5班采用了常規的教學方法。通過一年的嘗試,兩班的成績有了明顯的差距,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也差別很大。
下面就兩班的具體情況作以比較:
一、分層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調動了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一年來的物理分層教學實踐中,我讓學生了解分層教學的科學性,承認了差異,從陌生到主動地參與到分層教學中;教師以愛感其心,熱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每一個學生都懷著誠摯的愛心、平等的尊重,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也正是融洽的師生關系促使了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促使了分層教學的成功。例如我所教的九年級4班有個學生叫王某,這個學生學習基礎很差,像數學課、英語課在七年級時就沒有學好。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主動與他接觸,和他談心,先讓他對我有好感,然后又常在課堂中講,不論你以前學習怎么不好,成績怎么差,只要開始好好學,都能學好,都能取得好成績。王某果然在物理課上聽得特別認真。可是由于他本身能力低,學習基礎差,雖然認真聽課,但作業中錯題卻特別多,為了不打擊他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積極性,這個時候我就對王某這類學生降低了作業的難度,在作業中常給以一些激勵性的語言,在課堂中還常提問他一些難度小、概念性的知識,并及時地在課堂中給予肯定和表揚,逐步讓他感覺到自己是在進步,而且還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后來王某特勤快,還做了我的物理課代表。像王某同學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可以說我們用分層要求、分層施教激發了各個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他們能清醒地確定自己的目標,而為之努力地學習。而常規的教學方法,像王某這樣的學生就是被放棄的第一個。
分層次教學也增強了家長教育孩子的信心。有的家長說:“通過分層次教學,孩子能坐得住板凳注意聽講了,回家能主動完成作業和復習功課了,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因此每一位學生都有了通過努力能達到的目標。對于初三教學來說,“分層次目標教學”是控制學生流失的重要途徑,減少學生流失,增加了分層次教學的社會效應,具有普遍的推廣價值。
二、分層課堂教學模式,使每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尊重和開發
分層教學以學生存在的差異為前提,以“因材施教”的理論為指導,著眼于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確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組織不同層次的訓練、測試、評價,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氛圍中,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同時,分層教學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學生的內在潛能,教師從實際出發尊重學生,保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使各層次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之中,較好地解決了學困生“吃不了”,優生“吃不飽”的矛盾。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因層而異,對C層同學控制在最低要求,以“扶”為主;對B層同學適度要求,以“導”為主;對A層同學要求上不封頂,以“放”為主。這樣促使每個層次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最有力的發掘。對于課堂上吃不飽的優生,我們課后還集中統一輔導,選編一些具有一定難度、廣度和深度的習題,讓他們相互研究、思考和探索,確保他們的智力潛能得以充分發展。
三、分層次教學提高了物理課堂效益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分層次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年來分層次教學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不僅會學,而且善學。通過問卷、測試,在沒有實驗前,九年級(4)班學生中學習習慣良好的約占33.5%,一般的約占38.1%,較差的約占28.7%。在實施一年后再調查,學習習慣良好的約占49.6%,一般的約占37.2%,較差的約占13.2%。特別是2019年的考試,九年級(4)班實驗班和九年級(5)班非實驗班的成績有明顯的不同,現將考試情況對照如下:
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成績:
初三物理中考成績:
總之,使用分層教學,要注意在學生分層、目標分層、內容分層等環節上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從而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中上等生有更高的學習目標,使學困生產生希望,營造人人向上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在無形中得到優化,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