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讓英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知識的邏輯性會讓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探究,基于學生個體的實際需要制定教學策略,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強化小學數學教學成效。
關鍵詞:數學課程;實際教學;數形結合思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較為重要。數形結合實際上就是把數字和圖形進行相互轉化,使學生能夠對數字語言、圖形知識有更為直觀的認知與掌握,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一、在運算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其對計算法則中包含的計算原理進行深入掌握,讓學生把計算法則與計算原理進行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并且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為了強化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用生活中直觀、真實的事物來對計算原理進行演示,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計算原理,逐漸學會對計算法則的實際應用,讓學生逐漸學會使用數形結合思想去解決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發展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20以內的進位加法》相關知識時,可組織學生使用各自的魔法小棒,通過擺一擺的方式來計算9+7,在計算過程中綜合小棒組成的圖案來深化學生對計算的理解與記憶。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使用豎式計算的方式,來驗證教材內容中所涉及的滿十進一計算原理相關內容。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運算的滲透應用,有助于學生對滿十進一計算原理的深化理解與記憶,能夠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學生在解答數學相關問題的時候也會變得更為容易,數學成績也會隨之得到有效提升。
二、強化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切實強化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根據學生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能確保學生將來深入學習數學知識,而如果數學基礎不好,那么,學生在以后更深入的數學學習中會舉步維艱。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現實生活進行教學,盡可能地多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教師在知識點講解過程中要有針對性,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個體的數形結合思想,讓其不再畏懼數學問題的解答。
如,在為學生講解加減法知識的時候,教師舉出如下例子:小明與小麗家分別住在和學校相反的方向上,他們約定好,每天早上從家里出發跑步到學校,小麗跑了500米,而小明跑了280米,問小明和小麗一共跑了多少米?在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畫出小麗和小明的家、學校,并且將三者用直線連接起來,同時使用對應的數字進行標注,最后算出總和,將題目解答出來。在這個案例當中,教師屬于引導者,引導學生基于數形結合思想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
三、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
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系統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講,思維尚未完全形成,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對學生施以正確有效的引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應用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一定要緊緊圍繞這個核心不斷進行演練,教師要有目的地實施教學,逐漸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維能力,并讓這種思維成為習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圖形操作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引導學生基于數形結合思想進行問題解決。
如,在小學高年級的實際教學中找出對應的物體以及擺小棒等方式。教師也可使用其他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如在紙上畫圖、書寫等方式,借助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可引導學生準備好演習本,基于畫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演算,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其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使用數形結合教學模式,基于數學教材,綜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在實際教學中融入數形結合教學模式,不但能夠強化教學質量與教學成效,更能夠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潔.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探究[J].科教文匯,2018.
[2]王國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9,657(1):45.
[3]陳芳芳.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