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紅霞
摘 要:數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情境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此,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出相應的情境進行數學教學,成為當前小數數學教學的一種常見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輕松掌握數學知識。情境教學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達到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以下談談多媒體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為學生創設生活化學習情境
小學教育階段中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實用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相結合,為學生創設出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數學教學情境,進而實現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向生活化靠攏,為學生今后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學生反響強烈的問題教師要予以重視,并結合實際問題展開具體教學工作。教師要在學生對相關問題有所認知的時候,再對學生進行逐步教學,從相關數學概念的理解到數學公式定理的應用應逐層遞進[1]。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教師在向學生講授《三角形的面積》內容的時候,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其對三角形相關概念不是十分清晰,因此,面對陌生的數學知識,學生難免會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針對這種情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教學。如,自行車的三腳架、日常佩戴的紅領巾等,如此以生活化的內容作為切入帶點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
二、為學生創設探索式教學情境
為了讓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新知識點融入教學情境中向學生呈現出來。教師要充分考慮導入的教學理念,在向學生講授一個知識點的同時,要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時刻以活躍的狀態思考問題,進而不斷尋求相關的答案,以此循環往復的模式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學習。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要在學生認識范圍內,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進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其在課堂中與老師形成良好的互動狀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通過為學生創設探索式教學情境,讓學生以更加靈活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數學知識[2]。
例如,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教師在講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利用導入式情境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思考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
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生的思維與性格等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今的小學生更加自我,更加朝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在設計情境問題的時候,逐層深入,由淺入深,讓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數學,有效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多邊形的面積”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探索周圍多邊形物體的面積來對相關的原理進行推導。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師是學生與知識間的橋梁,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數學教學情境,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的弊端,讓學生能夠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及對問題的探究能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位俊.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策略[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2):43.
[2]田淑紅.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8(4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