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全,游 明,耿雪麗
(南寧師范大學 物流管理與工程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1)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2017年,李克強總理指出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提升職業教育水平不僅僅是實現職業教育基礎部分的改革,更多的應該是職業教育體系的調整,對傳統的職業教育體制進行改革與創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 年)》對建設目標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人才培養立交橋,形成合理教育結構,推動現代教育體系基本建立、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在國家終身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實現不同層次教育的多元立交有效銜接,從而更好的培養適應當前社會快速發展對高質量職業人才。
當然,不同層次如中職、高職、本科專業的銜接,其核心不僅僅是學歷對接或取得更高的學歷文憑,而是要通過整個的職業教育系統順利實現培養對象的職業成長,這一銜接的突出特點是職業成長課程銜接而非職業勝任課程銜接[1]。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很多不同層次的院校在專業銜接培養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現實問題。如何更好的提升銜接的效果和力度,需要更進一步的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以物流管理專業的銜接培養為例,對基于多元立交的不同層次專業銜接培養進行深入研究,提出相應對策。
當前文獻對不同層次專業銜接問題已經開展了一定量的研究,本文對近一年來主要文獻進行了梳理,發現大部分學者結合本專業對不同專業銜接問題進行了探討,在理論層面獲得了一定的成果。蘇蘭君[1]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中職、高職和本科階段的銜接進行了研究,認為要做好不同教育層次的銜接,需要遵循從職業人才成長與培養規律和職業成長課程模式兩個方面的銜接,研究對指導其它專業銜接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王根虎等[2]在分析不同層次教育有效銜接運行機制的現實意義基礎上,深入的研究了阻礙銜接運行機制構建的主要因素,并對如何構建有效的銜接運行機制的路徑進行了論述;鄭廣成等[3]通過對國內外職業教育進行分析,指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對中高本現代教育課程體系貫通思路和方法進行了說明,并具體的給出了模式建設與改革途徑,對現代職業教育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團隊建設、基地建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甄國紅等[4]認為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是要實現不同層次教育的貫通,也就是人才培養通道的貫通,構建了“模塊+平臺”的課程結構體系,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對該體系進行了闡述;錢吉奎等[5]分析了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從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對分段培養的銜接策略與路徑進行了研究;劉剛等[6]對國內外高職本科分段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結合具體的專業論述了高職本科貫通分段培養目標定位,并具體的構建了分段培養的課程體系。現有文獻對不同層次教育銜接進行了深入研究,在人才培養機制的銜接、課程的銜接、培養模式的銜接以及體系的銜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根據現有文獻的研究也可以發現,不同層次的專業銜接往往會因為不同的專業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因此需要研究專業特點,確定恰當的銜接培養模式和對策。
不同層次專業銜接目前在很多專業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也凸顯出了一些問題,不同的專業間既有共性的問題也有其特有的問題,本文結合物流管理專業,具體研究專業銜接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各層次的專業招生模式不同,中職學生主要來源于初中畢業生,知識點的掌握和學習主動性等方面較弱。高職學校專業學生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部分是從中職學校升入大專的學生,該部分生源往往是中職學校學習較好、具有較強學習動力的學生;另外一部分是來自于高中畢業生,這部分學生大多是在高考中未能被本科院校錄取的,由于受過高中階段的強化學習訓練,在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果方面相對于初中畢業生要強,因此大專院校的學生在專業學習階段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本科院校的生源模式與大專有類似之處,大部分是來自于高考成績較好的學生;另外一部分來自于大專院校的專升本學生,這部分學生對繼續深造具有強烈的愿望。由于生源的不同,在專業銜接過程中會影響到課程以及人才培養模式設定等方面,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中職和高職階段的培養主要以操作能力為主,學生的理論基礎較差,對專業知識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強,因此在高層次階段很難掌握來自不同層次學校學生的專業能力,給不同層次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
不同層次教育體制不同,中職學校受限于生源問題,在人才培養和教學定位上與其它層次有明顯的不同,更加體現了培養適應基層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管理制度和教學制度等方面更加明顯的定位于職業教育。高職和本科院校在專業教育體制方面與中職有顯著的區別,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少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和管理體制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向本科院校學習,為進一步升入本科院校奠定基礎,造成在培養模式上與本科區分程度不大,但是在培養特色和培養質量上又與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職與本科專業銜接方面會存在重疊現象。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隨著近年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不同層次的物流專業大量出現,在中職教育階段注重培養學生從事一些最基本的物流操作技能,通過大量的實訓掌握設施設備的操作,培養目標明確。高職階段在培養過程中同樣注重技能的培養,然而在管理體制方面更加靠近本科教育,學生物流技能方面會與中職階段有重合,而在理論方面又很難與本科相銜接;物流管理本科專業在大部分本科學校屬于應用型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實踐教學部分會有所側重,但是這往往又與大專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出現了重疊,因此,在不同層次物流專業銜接方面出現資源浪費、培養效果不理想的狀況。
不同層次的專業教育都有各自的人才培養方案,各層次的課程體系建設都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所以在課程設置等方面原則上都是不同。然而,在實際課程設置上卻存在嚴重的重復。為了更好地分析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廣西部分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了調研,相關信息如下:廣西民族大學(本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物流管理概論、物流運輸與配送管理、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學、采購管理、倉儲管理與庫存控制、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物流財務成本管理、國際物流等。南寧師范大學(本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管理學、西方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運籌學、物流信息系統、現代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系統工程、交通運輸組織學。廣西師范大學(本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微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宏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物流管理基礎、運營管理、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管理運籌學、職業教育心理學、職業教育學、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成長。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專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運輸管理實務,配送管理實務,集裝箱管理實務,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術、物流設施與設備實訓,物流管理軟件實訓,ERP實訓、智能化冷鏈物流實訓等。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專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物流學概論、運輸管理實務、倉儲作業管理、配送管理實務、商品采購、物流成本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市場開發、國際物流實務、快遞實務、電子商務與物流等理論課程以及相關軟件的模擬實習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專科)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物流服務標準、物流市場調研、物流市場開發、物流客戶服務、倉儲業務實務、商品保管與養護、運輸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與運作、國際業務代理、報檢、報關。
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中職)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現代物流基礎、貨物學、物流客戶服務、物流信息技術、物流運輸與配送實務、倉儲作業實務等。廣西交通運輸學校(中職)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倉儲作業、配送作業、企業生產物流流程、集裝箱貨運、客戶服務、國際貨運代理、物流采購、物流運輸管理、物流企業管理、海爾備件中心實訓、物流綜合實訓等。南寧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中職)物流管理專業主干課程:倉儲與配送實務、采購管理、國際貨運代理、物流營銷、物流客戶服務、物流設施設備、運輸實務、現代物流基礎、計算機操作等。
通過對調研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雖然不同層次的學校在課程內容設置上會有一定差別,然而在專業銜接過程中,名稱的相似容易給學生造成課程內容重復的印象,影響學習興趣[7]。物流管理專業在專升本教育過程中,部分學生反映課程名稱大部分與大專階段相同,因此對本科階段真正要學的內容認識不清,雖然學校在專業教育階段會強調本科教學內容的重要性以及明確培養目標,然而,由于在不同層次教育中專業課程上銜接不暢,造成人才培養效果不理想,影響了專業教學。
基于多元立交的不同層次專業銜接就是要在專業培養系統中為學生鋪設立交橋,可以通過不同渠道找到適合的職業發展規劃,實現設定的教育目標。為了更好地實施不同層次專業銜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改變現有不同層次專業教育體制不銜接的狀況,應積極實現中職、高職與本科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對接的暢通。目前本科學校在專業教學管理和學制銜接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工作[8],通過“3+2”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銜接,即通過3年的大專學習和2年的本科學期,實現分段培養,這個過程應該給學生從體制上創造更多的多元學習的機會,通過專業學分互認不僅可以使專業培養過程重復設置課程等現象降低,還可以充分利用高層次教育資源提高培養效率。對于物流管理專業來說,可以允許和鼓勵高職院校大專學生通過選修部分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基礎課,在獲取更好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獲得專業課程學分,這種學分在將來的本科教育階段是可以得到認定的,這將大大提高培養效率;因此,不同層次的院校應該通過溝通,在教育體制和管理體制上進行改革,使職業教育培養系統更加完善和高效。
人才培養的質量與課程體系有著最直接的聯系,要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銜接,首先要做好課程體系的銜接。中職課程注重技能應用,高職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在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基礎上強化實踐能力,因此,在這兩個層次的課程銜接過程中,要明確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要緊緊圍繞培養目標設置,注重專業基礎課程在內容上的銜接。本科專業培養更加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并且要具備利用掌握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因此在高職與本科專業銜接過程中,應突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上要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和完整性。此外,由于不同層次的院校在師資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為了更好地實現專業銜接,可以嘗試師資共享機制,充分發揮不同層次院校師資優勢,實現師資互補,從而更好地實現不同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