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良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361024)
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高職院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也需隨之應變;結合2019年提出的《國家職業教育實施方案》提出“建立 1+X”證書制度,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已成為重要的改革方向[1-3]。基于此目標,應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教學模式改革要求與企業崗位需求相結合,才能滿足制造業改革需要。本文針對所開設的“數控加工實訓”實踐課程,提出采用“崗證課賽”融合模式開展課程改革,將崗位實際操作能力為重點;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所需求的專業技能、素養、知識為考核標準;以參加各級各類技能比賽為平臺;以全方位、遞進式的教學任務安排為核心;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基于工作過程要求的實踐技術技能培養[4-5]。通過該課程改革的實施表明,采用該模式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數控考證通過率,在就業推薦過程中,企業認可率較高達到預期改革效果。
在當前職業院校課程設置過程中,實踐課程課時數要求占總課時數的一半以上,希望以此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但是在實踐課程開設過程中,因對學生的學情較不了解,教師實踐教學方法陳舊,理論與實踐融合度不高,無法相互貫通。導致教授實踐較為獨立,學生所學技能只是為了操作而學,學生掌握多項技能卻無法靈活應用,沒有與現實中的企業崗位需求相結合。而隨著對工科類技術技能要求因改革升級,在技能要求、知識融合度、靈活性提出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應用所學技能,相互貫通,達到企業的崗位要求[5-7]。
基于由上述存在的問題表明,對實踐課程進行改革是關鍵,如何讓學生做好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成為重要培養環節。提出采用“崗證課賽”融合模式開展課程改革,將企業所涉及到的崗位實際操作技能作授課重點;結合該專業所能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取證應掌握的專業技能、素養、知識為考核標準;在實踐過程中,有梯度的選擇優秀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作為實戰平臺,從而形成一套融合的課程改革方案。
以崗位實際技能需求出發,制定課程培訓方案,實現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的切合點;通過不同形式的技能競賽作為實戰平臺,所學也是職業技能證書培訓要點,實現取證促進就業的效果,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職業素養和增強學生就業自信心。
改變教學內容,以企業實際崗位技能要求為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模式,通過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以實際操作任務為融合點。
行動法:以我校數控技術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開展崗證課賽實踐教學課程,通過邊研究邊改革邊試點邊完善,在開課前期已經成熟掌握企業崗位技能需求,掌握職業技能證書考證要點,職業技能比賽內容的情況下,三者融合制定課程教學任務,保證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
比較分析法:分時期對學生掌握情況加以比較,實行答辯、實操訓練、成果分享等形式檢查改革成效,對不理想的部分及時調整。
數控加工實訓是數控技術專業的重要實踐課程,以教授數控機床實操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操作技能、零件工藝分析、仿真加工能力。在本次課程改革過程中,對數控技術行業的多家企業深入調研顯示,要求在崗技術人員具有編程能力、機床操作能力、加工工藝分析和仿真分析能力;數控專業學生可考取數控車工中級和數控加工中心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所考核的要求包括仿真加工、編程和熟練實操能力;職業技能大賽賽項要求中提到要求比賽學生能夠獨立操作機床,分析零件加工工藝、裝夾方法、繪圖設計等能力。基于上述要求,對本課程將上述要求進行整合,重構課程項目體系,由簡入繁,逐級遞進的方式展開課程。在完成該課程任務的學習后,既可考取證書,又可參賽,較為接近崗位要求。數控車床實訓項目為例,如表1。

表1 以數控車床實訓項目
數控加工實訓過程中,做到工學結合,實操過程先進行方法、步驟的教授,又將工作中的加工案例作為重點,讓學生感覺如果掌握該方法,就能把實物做出來,所學有所用。因有的學生是剛接觸機床,對操作還是排斥和害怕的心理,要求指導教師實操演練多遍,認真講解每個步驟;采用輪番式的訓練方法,直至學生熟練掌握該技能。
完成實訓課程后,選拔較為優秀的學生,參加各類技能比賽檢驗本課程的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水平提升的手段;組織學生考取數控車工或數控銑工職業技能證書,檢驗實訓的成效;通過技能鑒定與技能大賽,為學生搭建提升技能和就業服務平臺,拓展學生的就業空間。同時,將考證與比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后續的課程當中,做出一定的改進從而保證后續實訓的補充與促進。在實訓結束過程中,采用多級考核方式,包括證書的考取、參加比賽成績、平時表現、實操考核等方式多方面進行,保證學生技能的真正掌握。
通過建立“崗課證賽”融通的課程改革模式,以社會服務人才需求出發,更加接近制造業改革發展需要,實現所學與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經過課程改革實踐表明,采用該模式取得如下效果:
(1)經過調查,學生對該教學模式,表示認可,絕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對現實零件的加工,能夠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所學,對本行業的認識;提高了自己對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效提升就業自信心。
(2)在職業資格證書的通過率方面,學生參與數控車床中級工資格考試,通過率達到85%以上。
(3)學生參加數控技術相關的職業技能大賽,復雜零件多軸加工項目和工業產品數字化設計項目,表現良好,能夠認真完成比賽,獲得優秀獎。
(4)通過本次課程的改革,對教師采用多樣課程改革模式創新有所促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更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文以數控加工實訓作為教改課程,應用“崗課證賽”融合模式進行重構課程結構,明確了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實踐表明,該模式充分將崗位知識和技能要求有效銜接,理論教學和校內外實訓教學、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考證有機結合,達到預期的改革效果,對其他科目的開展也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