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 言
自古以來,“健康長壽”是人們最常用的祝福語。新年伊始,《中老年保健》雜志由衷地祝愿廣大讀者朋友們幸福安康!
盤點過去的一年,是為了在新的一年里把雜志辦得更好。黨中央、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為我們實現健康生活愿景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動員全社會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使預防疾病成為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在新的一年里,解讀和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必將成為本刊的一個新的重點。從影響健康因素的前端入手,普及預防為主的理念和方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薦自我保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對于一些常見病,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自我調理,獲得更好的療效。
我們要讓健康更簡單!這意味著要更多地運用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法,例如堅持跑步或散步、游泳和打乒乓球等運動方式,方便易行,效果明顯。對于疾病治療和預防,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方法或許更簡單、更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每時每刻您都要承擔起維護自身健康的重任,這不僅是對家庭,也是對社會負責,需要重視管理危險因素、調攝飲食、科學鍛煉以及保持平和心態等等。
其實保持健康、遠離疾病的關鍵在于“知行合一,堅持不懈”。一個有修養的人,健康素養是一面鏡子。健康素養歸納起來大致可包括幾個方面,譬如如何識別危險因素,確定求醫的指征,改變病后行為,接納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與醫生溝通等等。
新的醫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健康與疾病的對立關系。一方面,健康包含在疾病之中,即使是慢性病患者,也可以通過積極的醫療救助和健康行為的有效協同來增進健康。另一方面,疾病會根植于健康之中,這是因為健康其實是一個動態的時間軌跡,無時不蘊含著疾病的風險……
新的健康教育使人確信,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命系統,存在流動、變化和不穩定性的特征。一個人的家庭關系、社會活動、職業境遇以及良好的自然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