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
摘要:財務核算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有利于促進企業經營良好發展以及提高效益。企業財務核算復雜性較強,所以,在管理實踐過程中,企業要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對財務核算制度予以完善,加大控制和監督財務核算的力度,以把企業財務風險有效降低,促進資金利用率提高。對此,本文主要對當前企業財務核算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加強企業財務核算和風險控制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核算;風險控制
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獲得發展,需要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控制財務風險,用最小的成本將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獲得,這是企業的最終目標。財務管理是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保障,財務核算對企業資金使用情況、內部控制情況、盈利狀況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在企業運營管理工作中財務核算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是企業順利開展運營活動、財務活動等的有效保障,直接影響了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企業發展中資源的應用和配置形式。
一、當前企業財務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企業財務核算工作中仍有諸多問題存在,這些問題對財務核算的有效開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需要會計人員對其引起高度重視,并把科學的解決方案研究出來。
(一)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
企業在缺少外部監督和管理機制的條件下,將會出現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問題,而這也是我國諸多企業存在的問題,財務制度缺乏完善性、報表不統一,甚至部分小微企業根本沒有對財務報表進行編制,財務相關信息和數據缺乏真實性,提供的財務報告不切合實際,對企業實際財務狀況和營業收入予以隱瞞。同時財務人員主要服從于經營者,賬簿設置、銷賬、核算、記賬等具有較強的隨意性,最終導致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嚴重影響了企業的信用,最終造成企業很難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處貸款和融資,對企業的正常運營和持續發展造成了阻礙。
(二)企業財務核算模式單一
企業財務核算模式不夠豐富,具體表現在現階段企業在展開財務核算的時候,通常運用的是靜態的倒擠壓成本模式,企業在運用這種模式的時候不能確保企業各部門的運行保持同步,也不能將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準確、真實反映出來,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在企業日常的財務管理中,這種模式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長遠發展極為不利[1]。除此之外,實施這種單一的財務核算模式,導致企業各部門自身不能提供財務報表,而是和企業自身的財務核算模式相結合提供各部門的財務報表,而企業總體資金管理的局限性很強。
(三)加大了企業投資風險
若是企業會計制度缺乏完善性,便會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會對企業經營者的準確決策造成影響,可能造成資源配置缺乏科學性,甚至使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用最低的投入和風險獲得最大化的收益,這是企業的理想投資效果,但若是投資具有較大的風險,而管理決策層也不能較好地把握,就可能帶給企業極大的資本損耗,但長期效益很低。
(四)企業預算編制缺乏完善性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財務預算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有利于提高資金利用率、降本增效。企業在開展財務核算的過程中,必須和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相結合,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方案,從而促進預算執行力增強。現階段,諸多企業通常都是運用傳統的手段編制財務預算,沒有和各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造成預算執行中,經常出現超出預算的現象,同時,也沒有有效應用零基預算法,對企業預算編制的效果造成了極大影響。
二、加強企業財務核算與風險控制措施
就現階段企業財務核算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管理人員和財務會計人員應對其引起高度重視,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運用有效手段,加大財務核算和風險控制力度,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保證。
(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在展開企業業務核算的時候,應和企業的經營管理特征、實際性質等相結合展開細致分析,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明確區分個人財產和企業財產,加強核算主體的責任和業務,保證有序開展業務核算。企業運行管理中,需要和企業財務實際情況相結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2]。對此,需要將下述幾個方面做到:首先,對當前企業經營中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分析,探析原因,運用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構建高效的預防手段,防止再發生相同的問題;其次,對財務管理各環節進行完善,確保管理制度的最優化;再次,對企業成本控制目標、財務管理目標進行細化,把責任義務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防止出現職責任務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等情況,最大化發揮財務管理制度共享;最后,確保信息審核制度的完善性,對會計信息展開全面審核,使信息更加準確、完整,以免信息不真實加大財務風險。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即對企業內部員工工作進行約束的制度,只要此制度出現問題,便會導致企業內部各崗位、各部門的工作變得混亂不堪,這對企業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所以,必須積極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就企業的財務工作,要不斷加大控制和管理核算工作的力度,確保有效開展核算工作[3]。一般情況下,企業在展開財務核算的過程中,需要具備相應的監督管理人員、專業會計人員和核算依據,有效保障核算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此外,要確保企業財務監控體系的完善性,對企業的資產、投資、債務等加大監督力度,充分掌控經營管理活動,以便于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三)完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
企業財務只要出現風險,將會嚴重影響企業,甚至會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威脅,所以必須大力評估企業的財務風險,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了防止企業出現財務風險,企業需要做到下述兩點:第一,正確認識現階段財務核算工作和自身發展情況,并大力完善企業風險評估機制,確保企業可以順利開展各方面的業務,以免因為企業風險的原因影響企業的發展。第二,對科學的企業財務工作的風險評估機制予以制定,需要細化企業財務崗位工作,就各項工作確定有效的管理手段,促進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提高,并把風險預測和知識儲備做好,將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率降低,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健全財務預警機制
利用系統借助給予財務預警機制提醒,使資金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當財務核算值不正常的時候,預警機制便會將提示作用啟動。如針對應收款項金額設置預警金額,提醒應該第一時間清收往來款項,不能沒有限制的滾動掛賬;若是費用預算開支超出預算進度實施的時候,系統會將預警標識提出,提醒管理員有效控制預測指出,進而確保企業財務運行的穩定性。在構建預警機制的過程中,應對相應的財務信息引起重視,注重合理性,對現階段的財務運行情況展開分析,建立健全財務預警機制,只有控制好風險,才能展開有效監督和反饋。
三、結語
企業財務核算和財務的聯系極為密切,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企業財務核算工作確保風險控制有據可循,而風險控制又增強了企業財務核算的精確性。財務核算可以給予企業經營者幫助,使其做出正確決策對風險進行評估。在固定的時間展開企業風險控制,對財務核算和風險控制體系進行完善,可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有效提高。財
參考文獻:
[1]張佳佳.強化企業財務核算的措施與方法[J].中國科技投資,2017 (23).
[2]易莉.淺析企業財務風險分析與防范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8 (16):240.
[3]李香.淺談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問題和改進措施[J].中國商論,2018,No.754(15):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