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全
摘要:近二十年來,我國的民辦高校異軍突起,已成為高等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此同時,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以D學院為例,從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指出D學院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旨在完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制度,促進民辦高校的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民辦高校;風險
一、引言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相繼出臺,我國高等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民辦高校,已成為公辦高校的有力補充。截至2019年6月底,我國民辦本科高校已達433所(含獨立本科高校)。盡管民辦高校正處于繁榮階段,但其辦學運營模式尚不成熟,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開始顯露,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完善。如何完善民辦高校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其合法合規辦學、維護資產安全、防止財務舞弊、防范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促進民辦高校持續穩定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內部控制視角下D學院的現狀分析
D學院是華南地區的一所民辦本科高校,本文站在內部控制視角對D學院進行分析。
(一)內部環境不佳
1.崗位分工不夠明確
D學院沒有明確規定允許二級單位自行采購資產的標準,而二級單位與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存在滯后性和信息失真的可能,使得資產管理部門可能無法及時提供二級單位急需的資產,存在影響日常教學工作運轉的隱患。
2.缺乏內部審計
D學院的控股股東遠在東北,而母公司常年未委派審計人員進行現場內審,而D學院內部也未安排人員自行審計,使得單位內部出現的內部控制問題一直未被揭開。
(二)風險意識薄弱
國家對民辦高校的資金支持非常有限,D學院目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學費,由于缺少其他收入來源,為了維持學校正常運轉,只能通過上漲學費、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等方式來增加資金收入。然而,在參加高考人數逐年下降、各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的大趨勢下,搶奪生源戰必將越來越慘烈。
(三)控制活動不夠規范
1.薪酬制度不夠合理
與同行業相比,D學院的薪酬偏低。老員工是撐起D學院發展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工作量考核不夠規范,缺乏工齡工資,而薪酬又基本取決于學歷、崗位職務,在崗位職務不變的情況下,形成了本科學歷的老員工與研究生學歷的新員工薪酬嚴重倒掛的亂象,使得很多老員工心生不滿,并紛紛離職。
2.資產管理有待加強
目前D學院對資產管理并沒有制定詳細的長遠規劃,年度采購預算與實際采購金額相差較遠,超預算支出和預算外支出較多,存在重復購置、資產閑置的現象,對已無使用價值的資產,也未能及時處置。此外,部分在用資產存在標簽丟失、責任人不明確、檔案資料不齊全的情況。對資產的日常管理,也沒有建立有效的資產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四)信息溝通不暢
由于缺乏統一發布財務、薪酬、資產管理、教學、科研等制度的平臺,難以共享信息,使得很多教職工(尤其是新員工)對學校相關制度不甚了解,提高了員工搜索相關制度信息的時間成本,增加了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五)內部監督缺位
新學年的開學季,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通過現金方式繳納學費,每位學生動輒兩萬元的現金,一天下來,出納可能收取十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現金,而財務處對出納收取現金的收據、印章缺乏管理,存在嚴重的貨幣資金管理問題。
三、改善民辦高校內部控制問題的建議
(一)明確權責范圍
不同崗位,配置不同的權限,明確其職責范圍,制定詳細的崗位內容及工作流程。對于需要與其他部門共同完成的任務,應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必要時可邀請共同上級進行協調。在明確崗位內容的同時,還應制定與績效考核緊密相關的處罰措施,對工作過程中有態度不端、工作失職、無法勝任、職務腐敗等現象的,應提醒糾正、批評教育、重新培訓、強制改變,直至辭退,打造良性競爭上崗機制。
(二)加大內部審計力度
內部審計有助于高校發現內部控制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紕漏,能在一定程度保證高校合法合規穩定高效地運行。首先要建立由相關專業人員組成的內部審計小組,制定內部審計計劃,明確職責分工;其次,為保證內部審計小組的獨立性,應指定由單位負責人或董事直接領導,對其工作績效進行獨立考核;再次,內部審計應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提交內部審計報告,以便及時了解高校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最后,建立反內部審計工作小組,指定由內部審計小組領導以外的其他領導為小組組長,該小組主要負責監督內部審計小組的日常工作,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評價考核。
(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1.防范經營風險
與公辦高校相比,通過收取高昂學費來維持正常運轉的民辦高校,在生源搶奪戰中處于劣勢地位,增大了民辦高校破產或被兼并的風險。對此,民辦高校務必要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創辦獨具特色的專業,校企聯合辦學,注重教學質量,培養社會緊缺人才。
2.控制財務風險
首先,要制定縝密的籌資計劃,相關領導應廣泛調查、深入研究,慎重選擇債務融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增加融資渠道,以降低無法按期償還債務帶來的風險;其次,合理安排資金運用,八九月份集中收取的學費,如何均衡各個月份的支出,避免大量資金長期閑置,特別是要平衡學費收入與債務償還的時間安排;最后,定期提交貨幣資金和財務分析報告,評估學校的運營情況和償債能力,嚴格控制財務風險。
(四)完善績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針對不同崗位,制定具體的績效考核標準,定性與定量相互結合,組建以單位負責人或董事為首的考評小組,嚴格對全體員工進行全面考核。打破僅以學歷、崗位職務定薪的制度,應在年度考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工齡工資,并適度增加或減少下一年的績效薪酬,將該部分薪酬歸入到下一年的固定工資構成里面。對于突出貢獻的員工,可適當給予其他物質或精神獎勵。
(五)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建立OA系統,在顯著位置分區發布會議通知、財務管理、資產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等相關制度,提高信息傳遞效率,降低信息失真的可能性;通過OA系統在線操作的財務報銷、員工入離職程序,可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員工的時間成本。此外,民辦高校還應打通業務、財務數據,將財務數據、資產數據、招生錄取、在籍學生管理等相關信息進行融合,以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差錯率,真正實現業財融合、信息共享。
(六)崗位輪換,財務監督
1.適度崗位輪換
對于高校的中高層管理者,應根據其意愿、能力和學校需求,應適度進行崗位輪換,特別是采購、工程、財務等崗位,防止工作懈怠、職務犯罪,提高管理者的綜合能力。在制定輪崗制度的同時,還應明確規定崗位的最長任職年限。
2.增強財務監督
首先,對于有頻繁、大額資金收支的出納,應指定專人監督印章、票據的使用,嚴格收據的領取、使用、回收,必要時可在適當位置安裝攝像頭,避免現金收支糾紛;其次,稽核檢查和業務經辦、會計記錄和財產保管、會計記錄和業務經辦、出納和檔案保管等,要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最后,定期或不定期對資產進行盤點,保證賬實、賬賬、賬證相符,對于現金、有價證券、貴重物品等,要限制無關人員直接接觸。
四、結語
本文基于D學院的內部控制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指出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措施,以期構建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但不同的民辦高校有其特殊之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斷改善內部控制關系,提高辦學管理水平,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為民辦高校的持續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財
參考文獻:
[1]沈烈.論高校內部控制的轉型與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 (12):68-72.
[2]吳雪娟.我國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3.
[3]姚江紅.對陜西省民辦高校完善內部控制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6:275-277.
[4]楊偉鴿.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內部控制流程再造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 (24):102-105.
[5]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