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摘要:金融市場的不斷變化不僅給商業銀行帶來了發展機遇,也給其帶來了新的挑戰。商業銀行業安全不僅與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有關,還與國家政治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關系。我國曾發生過多起商業銀行經濟案件,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金融市場作為一個敏感性較強的市場,在發展過程中時刻面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實施內部控制活動,不斷加強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策略
一、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基本特性
內部控制主要包含五個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1]。內部控制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整體性。商業銀行在實施內部控制活動時,要著眼于整個銀行,將其與內部控制五要素進行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整體功能,使彼此之間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第二,目標性。商業銀行實施內部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穩定經營,降低自身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為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第三,層次性。內部控制系統也具有一定的層次,以便更好地實現系統的效應目標。商業銀行在實施內部控制時要充分考慮到相應系統的層次和結構設置,確保系統目標的實現。第四,動態性。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活動也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中趨于完善的。
二、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員工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認識不夠深入
商業銀行在推進內部控制建設時,監管部門雖然提出了一定的意見,但商業銀行在內部控制的執行和建設方面并未取得較大的成效,大部分仍停留于人為治理階段。雖然大部分商業銀行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但人為治理存在的漏洞較多,極易為金融風險提供條件。很多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認識較為表面,并未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內部控制制度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導致內控體系存在漏洞。就目前情況看,我國大部分的商業銀行都處于一種重收益,輕管理的狀態,而正是由于銀行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導致銀行工作人員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工作認識不夠深入,內部控制活動難以發揮其該有的效果,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得不到保證,違規違章現象頻發。
(二)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
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的內部監督機制主要包括內部審計機構對相關業務的審計工作和監察機構對相應業務人員的監察工作。但就目前情況看,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往往只對相應業務進行了事后監督,忽略了對業務開展之前和業務開展過程的監督,無法確保整個業務開展過程的質量。而監察部門一般也是根據已發生案件或知情人士舉報,有針對性地對相應人員實施監察,這種辦公方式缺乏事前預警和主動監督的自主性,無法發揮出監察工作的真正作用。另外,部分商業銀行未實現對內部管理者的有效監督。銀行對內部的各級管理者,尤其是對基層分支機構負責人的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相關人員在開展相關工作時缺乏嚴厲有效的約束,這極易導致基層機構負責人監守自盜現象的發生。
(三)內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明顯
就目前情況看,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工作的成效都不太明顯,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第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方面,銀行的制度建設具有滯后性。銀行內控制度應該根據環境變化進行一定的調整,客觀環境和業務狀況的變化是內控制度完善的動因。另一方面,部門制度的制定脫離實施,制度的可行性較差,針對性不強,無法為實際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第二,銀行有關內部控制的執行較弱,運行有效性無法得到保證。一方面,銀行將大量精力投入到了相應制度的制定和學習過程中,對制度執行過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制度成為了嘴里的口號、墻上的文件,無法發揮實際作用,導致內控失靈現象[2]。另一方面,銀行內部組織者機構和崗位分工不夠清晰,內部控制工作在實施過程中難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協調,再加之相關部門之間溝通交流的缺失,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必然會有所下降。
三、商業銀行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增強內部控制意識,實現風險全面識別和評估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在推進內部控制過程中首先要提高銀行整體的內部控制意識,為內部控制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商業銀行要從整個社會環境、行業環境、經濟形式、技術發展以及銀行內部組織結構等方面全面考慮內部控制過程中需要管控的風險點,變被動為主動,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管控。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可以定期開展有關內部控制的宣傳教育活動來增強銀行內部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同時,在實施內部控制時,銀行還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組織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過程進行管控,確保工作的具體化和流程化。其次,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培訓考核方式提高銀行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銀行可以從信息科技方面對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強化,根據實際情況構建未知風險發生的科學應對體系和風險管理系統,這不僅可以提高銀行人員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還可以從信息科技體系方面提升銀行對風險的管理水平,使銀行風險管控能力得到提高[3]。在進行系統建設時,銀行要確保系統可以對整個業務流程和管理工作進行全方位覆蓋。與此同時,商業銀行還要根據相應環境的變化加強對風險的評估工作,不斷對風險評估制度和方法進行創新,根據業務特性發展不同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技術。在此過程中,銀行要根據實際需要引入專業化人才,為銀行風險評估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二)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內部控制規范性
商業銀行在健全內部控制監督評價機制時,首先要對相關崗位的職責進行明確,做到權責分明,重要決策的把控權不能下放到下屬的分支機構。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總行可以對下屬分支機構的風險掌控能力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其進行適當的權責授權,并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根據相關環境的變化對授權進行變更。其次,商業銀行要加強崗位控制,保證職責分離。為了避免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銀行各個部門和崗位在做到職責分離的同時還要保證彼此之間相互制約。在開展較為重要特殊的業務活動時,銀行要確保參與部門和參與人員之間可以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局面,并利用書面形式對其進行詳細的規定。對一些比較特殊關鍵的崗位,銀行要根據實際需要建立輪崗制,避免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最后,商業銀行要確保監督審核部門的獨立性,以便對內部控制系統實施切實有效的監督審計工作。在此過程中,銀行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內部管理層的監督工作,避免違紀違法行為的出現。同時,銀行要針對一些重要的業務活動和風險,專門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確保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另外,銀行還要加強對監督結果的分析審查工作,不能只關注業務監督工作,確保監督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三)制度體系化,提升流程化銀行能力
第一,商業銀行要根據內外部環境和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對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改進和完善,并確保制度的有效落實。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的業務種類、組織構架和經營管理模式等都在發生著變化,若制度難以滿足銀行當下發展的需求,則必然會影響銀行的發展。銀行要對相關制度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核查,將過時的、僵化的制度進行全面修改,并對制度缺失部分進行補充和增訂,提高制度的靈活性、標準性和規范性。第二,商業銀行要全力推進“流程銀行”建設。內部控制在商業銀行內的實施,與商業銀行流程優化工作之間有重要聯系。隨著近幾年流程銀行概念的興起,流程銀行建設成為各大銀行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武器,流程銀行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銀行內部控制的完善。通過建設流程銀行,銀行可以對關鍵風險點進行有效識別,并對相應流程進行重設,內部控制建設流程得以縮短,相應風險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結束語
本文以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為中心,首先講述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基本特性,然后分析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商業銀行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希望對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工作有所幫助。財
參考文獻:
[1]耿正星.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淺析[J].江蘇商論,2019,412 (02):123-125+129.
[2]常曉琴.淺析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以中國銀行為例[J].時代金融,2017 (32):134-134.
[3]郭洋.淺析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貿實踐,No.230 (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