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小明/江蘇省句容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句容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這條主線,努力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挖掘致富潛力,促進農民增收。2019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3元,同比增8.6%,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1: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5:1)。
依托優勢特色產業,加快農產品品質提升。圍繞葡萄、草莓、稻米、茶葉、草坪“五朵金花”,中草藥、無花果、薄殼山核桃等“春苗產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放大品牌效應,完善追溯平臺,培育出一大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鄉土品牌。2019年,茅山長青、戴莊大米分別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丁莊葡萄成功入選國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62%。
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桑葚、花木等關鍵產業,整合產業鏈、要素鏈、利益鏈,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新模式,培育6個產業化聯合體,新增1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入選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級的家庭農場典型案例。白兔產業強鎮建設初見成效,茅山鎮獲批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市各類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營主體346家,年接待游客量達到650萬人次。
依托優質孵化服務,加快“雙新雙創”走在前列。圍繞成立農業產業聯盟、青年職業農民協會、舉辦“十佳”農民評選活動,為廣大新農民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品牌營銷等提供服務。目前,已建成葡萄、草莓、草坪3個產業研究院,成功打造2家省級農民實訓基地。2019年,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2家電商平臺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基地,1人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全市已有越來越多“80后”“90后”返鄉創新創業,幫助提升產業質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實現農村全面小康,產業興旺是先手棋。繼續深入推進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做特做亮句容農業品牌,讓廣大農民在小康之年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堅持人才導向,培植融合主體。繼續培育“葡二代”“莓二代”等產業帶頭人,發展多元合作的新型經營主體,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家庭農場、合作社、種養大戶、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科研院所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重點深化產業研究院、亞夫工作室、“農二代”留學、高素質農民評選等一批有句容特色的制度創新,健全資源要素共享機制,助力主導產業向縱深發展。2020年,將創建2個省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比重力爭達到80%以上。
堅持效益導向,提升融合質態。深入推進品牌培育行動,按照做大企業品牌、整合區域品牌、爭創地標品牌的思路,一方面,不斷做強老品牌,保護、提升“丁莊葡萄”“茅山長青”等地理標志,推廣做大“白兔草莓”“戴莊大米”等區域公用品牌,在此基礎上再爭創1~2個“國”字頭地標品牌;另一方面,積極做亮新品牌,鼓勵企業強化品牌意識、挖掘品牌內涵、獲取品牌溢價,加快實現從“賣產品”向“賣品牌”轉變。深入推進全產業鏈聯動增值行動,重點鼓勵發展產地初加工,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業等鄉土加工制造業,挖掘保護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傳統手工藝等。搶抓2020年國際道教論壇在句容舉辦的“機遇期”,全力推進本市休閑農業精品培育和鄉村旅游全域發展,新增一批國家級、省級美麗休閑鄉村、主題創意農園、精品線路和精品村等。
堅持綠色導向,推廣融合模式。2019年底,省政府辦公廳專門發文,轉發6部門制定的《進一步推廣趙亞夫“戴莊經驗”,推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試點方案》,2020年本市將以此次試點為契機,進一步擦亮發源于句容的“戴莊經驗”這塊綠色招牌,認真組織開展試點村的產業指導和技術幫扶,加快推動生態循環農業跨越發展。重點推動食味稻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推進農業生物資源綜合利用,推廣稻漁綜合種養生態模式,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2020年將新增稻蝦等稻漁共作面積3000畝,預計畝產小龍蝦130~150公斤,畝均增收1000~3000元。
堅持項目導向,增強融合動力。強化抓項目就是抓產業的發展理念,以重大項目落戶和推進為抓手,推動各類財政資金、社會資本統籌整合,加快鄉村產業全方位、多層次融合,增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動能。2 0 2 0年,將圍繞重點產業做好精準招商,籌劃專題活動,配備專業隊伍,下大力氣招引一批競爭力和帶動力強的高效農業項目、骨干龍頭企業落戶。鼓勵支持農業企業強強聯合、同業整合、兼并重組,就地升格一批領軍型、旗艦型的農業龍頭企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