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月清/江蘇省泰興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泰興市認真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農業增產增效基礎,扎實推進農業物質裝備水平。2019年,全市高標準農田占比74%,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7%。2020年,泰興市將更加突出農業物質裝備對鄉村產業振興的促進作用,著力推進“三大工程”建設,全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科學統籌市鎮兩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整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規劃協同、一圖到底、工程計劃零調整。制定市鎮工作責任清單,壓實鎮級清障、清雜、協調矛盾、施工路基備土責任。促進資源整合,加大投入力度。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財政支撐。2020年計劃建設高標準農田6.5萬畝,比2019年增加1.7萬畝,預計投入1.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投入5000多萬元。大力推進長江生態廊道拓展區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行先建后補,著力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樣板。采取集中投入、連片治理、規模開發的方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行“宜機化”條田,實現“小田并大田”。
推進農機技術裝備建設工程,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政策,加快老舊高耗能機械更新步伐,著力推進農業機械轉型升級。加強機械化集中育秧、機插等環節技術指導,主推“育、插、管”全程服務,確保水稻機插率達90%以上。著重加強新技術、新裝備、新政策宣傳,優先辦理生豬養殖場(戶)申領購機補貼。加快啟動現代農機裝備與技術示范推廣項目。通過集成示范推廣,整合資源打造農藝技術先進、機具配置完整、機械化水平高的智慧型農機化技術示范基地,推動全市特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快培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新型農機服務組織。優化各級扶持政策,支持本地發展狀況好、輻射范圍大的農機合作組織率先轉型升級,合理布局集中育秧育苗、農機具存放和維修以及農產品產地收儲、烘干、分等分級和初加工等農機作業服務配套設施,優先保障設施用地需求,力爭建成高效運行的區域性農機新型服務組織。
推進數字農業建設工程,提升信息惠農能力。繼續將農業物聯網、農村電子商務、益農信息社等信息化建設任務納入全市現代農業工作考核,實施高效農業獎補政策。計劃對每個新建成的市級農業物聯網基地獎勵5萬元、優秀益農信息社獎補5000元。推動線上交易,力爭全市農產品電商交易額達到20億元。以載體示范為抓手,推進智能農業建設。繼續投入600萬元,建設2家市級智慧農業園區,統籌抓好水稻糧食基地、蔬菜溫室大棚、果品生產基地的智能系統和組培實驗室等設施建設,力爭園區節約人工30%以上,減少投入品10%,畝增效益近千元。引導黃橋利天農場投入2000萬元,從日本引進全套物聯網設備,加快投產上市早、口感好、綠色種植的“桃太郎”小番茄。以數據應用為保障,強化管理決策分析。持續打造維護“藍天衛士”監控系統,高效抓好全市秸稈禁燒動態管控。繼續抓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系統、省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智慧動監等省級平臺應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