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燕
(大慶市讓胡路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黑龍江 大慶163000)
在社會經濟水平及人們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得到提升的時代背景下,人們愈發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如何構建一個生態文明型社會成為了當前時代發展過程中的重點課題。于是,生態園林城市的設計與發展便應運而生,不僅成為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念,同時也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毫無疑問,生態園林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重點方向。但是在實際進行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依然會面臨諸多挑戰及現實問題,為此本研究從建設原則、方法與策略等角度對其展開研究。
城市作為我們耐以生存的環境基礎,其環境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程度將直接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健康的成長,尤其是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愈發要提升環境治理效能,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獲取經濟利益。因此,加快城市的綠色生態發展就會顯得尤為重要。在科學發展觀及可持續發展等重要理念的影響下,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進入人們的視野,這一舉措不僅能夠為人們的生活環境提供所需要的清新空氣,而且還能夠帶來視覺上面的觀賞盛宴,從而最終使得推動人們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穩定發展。
對于生態園林城市規劃設計的服務對象來看,其最終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綠色環保、生機盎然的生活環境,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生存需要、觀賞游玩等內容方面的需要的,因此,在對其進行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然要遵從以人為本的原則,要積極從人們的利益角度出發,從而最終才能夠建設一個科學合理的生態園林城市。
從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的主體角度來看,其設計規劃的對象是以植被、花草等為主,不同的城市環境其土壤條件及氣候條件均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選擇植被及花草的時候,就應當將其盡可能配置成貼近自然結構模式的生態群落結構,從而最終使得其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從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的組成部分來看,其涉及到公園綠地、住宅小區綠地、工業綠地、城市道路綠地等,對于每一部分的規劃設計均要考慮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等,所以,整個城市的生態園林規劃需要對上述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統籌規劃,既能夠讓這些綠地部分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時也要使得其以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為代價,在實際進行規劃建設時需要充分協調好各個要素之間以及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進而最終使得城市綠地系統各要素間實現布局合理、效益最大化的結果。
任何一個城市的生態綠化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中穩步實現,這就需要生態園林城市規劃建設要有很強的可持續發展性,不能出現以破壞生態系統或者自然資源為補充條件,否則即使生態園林建設起來了,最終也不能夠持續性造福于人類,不僅損失一定的經濟資源,而且也不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工作。
在城市的居民分布情況中,其密集程度、功能分區等均會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規劃設計生態園林建設時,也就應當充分考慮到人口分布特點及功能分區,盡可能做到總體布局上均衡分布和形式上的多元化,要建設生態型、福利型、經營型等多功能的綠地系統來滿足各個地區的不同需要,進而為不同需求層次市民的戶外游憩、生活環境質量的提升等奠定基礎。
首先,從功能發揮的角度來看,公園綠地主要是為了給市民提供游玩、放松、鍛煉身體的開放型綠地系統。并且這些生態園林要具有生態、美化、防災等作用,同時,在對這類綠地系統進行規劃建設時候,要善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所在區域內的自然資源、植被資源,并對其實現科學合理化分配的過程,要緊緊抓住每一類植物群落的特點來發揮生態效益,最終滿足人們的不同層次的需要。
在實際對公園綠地系統進行規劃建設時,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第一,在平面布局上面,公園里面的植被群落可以采取沿岸列植、大片種植以及點種植等相互結合的種植方式來實現,從而使得其在公園的外貌、大范圍內的景觀色彩等內容方面進行設計。第二,在垂直結構上,城市公園植物種植可以采取生態效益較好的復層模式配置,通??梢圆扇? 層、3 層或多層的配置模式,如喬木+灌木、灌木+草本2 層配置模式、喬木+灌木+草本+水生植物等多層配置方式,送樣不僅能提高公園植物物種多樣性,還能創造一個穩定的群落生態系統。第三,在時間配置上面,由于開放的公園通常情況下一年四季均有觀光游玩的市民,因此從時間配置上看,應當選用不同季節的觀花、觀葉以及觀果等植物,從而使得公園在不同的季節均有其獨特的觀賞效果,使得其公園景觀色彩豐富、季節變化豐富。
在生態園林城市的綠地系統中,居住綠地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覆蓋面最廣、分布最均勻的一類用地,更加接近居民的生活,所以在規劃設計時常常要注重“美”的建設,從空間環境、生態環境、視覺環境、文化環境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
具體的規劃建設方法如下:第一,增加綠化面積,可進行垂直綠化,多利用藤本植物進行墻面、屋頂、陽臺、燈柱等的垂直綠化,可選用如爬山虎、常春藤、炮仗花等攀援觀花觀葉植物進行垂直綠化,在夏季降溫的同時又提高了綠量,而且還能提高住宅小區整體景觀效果。第二,科學配置綠化植物,盡量選擇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結合的配置形式,落葉樹種可以避免冬季遮陰,有利于居民的健康活動,重視季相分明樹種的配置,在小區植物配置中,盡量讓小區的植物云季有花開,四季有葉觀。
城市中的工業綠地,主要是指在各個工礦企業的周圍及附屬設施等用地內的綠地系統,加強對這一部分的生態化綠地建設,能夠很好維護自然環境穩定性。
其具體的規劃設計方法為:工業區的防護林應選擇較高大喬木,配置能隔音、吸塵等功能的小喬木和灌木來減少工業園的污染物流向居民區。要做到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植物花、果、葉等的色彩變化要明顯,充分反映出區域特色??稍诘缆肪G化多種植格樹、芒果、幢樹等常綠樹種、抗污能力強的樹種有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紫葉李,滯塵能力強的紫薇、愉葉梅。
在城市道路中分布的綠地系統主要是指道路兩旁及分隔帶內栽植樹木、花草以及護路林等,從而達到降噪吸塵、美化環境的目的。
首先,要重視對行道樹種的篩選,選擇生態效益好的樹種有利于城市道路環境質量的改善,可選擇凈化能力強的樹種如泡桐、烏柏、楽樹等,即能吸收凈化有害氣體,又能提高生態群落的穩定性。其次,需要選擇樹冠廣展、分支點較高及具有抗煙塵且少有病蟲害的鄉土樹種,芒果、棒樹、陰香、格樹等是較好的行道樹樹種的選擇;并盡可能選擇一些觀花、觀葉等獨特具有觀賞特性的樹種來增加城市景觀效益。
生態園林城市的規劃與建設是能夠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穩定、給市民提供良好生活環境的重要舉措,但同時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作。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夠為我們國家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提供實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