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明
(國電浙江甌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浙江 麗水323000)
在以往的水電站運行管理中,輔助設備的啟停由電機控制系統負責。輔助設備電機啟動會產生較大的短時啟動電流,會加大變壓器容量、降低電動機使用壽命,甚至燒毀電機。而電機控制系統保護功能不到位,不能有效降低輔助設備電機的啟動電流,“軟啟動裝置”應運而生,可有效控制電機的啟動電流。
在水電站生產運行中,需應用多種輔助設備,如空壓機、水泵、油泵等。這類設備均具備電動機,由電動機驅動設備。在設備電動機啟動時,會產生電動機額定電流八倍左右的短時電流,會對水電站造成一定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短時大電流會使用電母線的電壓迅速下降,用電母線上連接的其他設備造成影響;(2)加大水電站的廠用電變壓器容量,提高水電站的投入成本;(3)燒毀電動機,在水電站生產運行中,多種輔助設備需頻繁進行啟動操作,啟動時產生的短時大電流,會對電動機造成不利影響,甚至燒毀電機;(4)在電動機產生八倍短時電流的同時,會產生力矩沖擊,對電動機及輔助設備造成影響,縮短其使用壽命[1]。
對于短時大電流的影響,技術人員大都采用減少電動機啟動電壓的方法,降低電動機啟動時產生的短時電流,如自耦變壓器降壓、電抗器降壓等。這類降壓方法存在降壓設備占地面積大、安裝運維復雜等問題,不利于輔助設備控制柜的正常運行。同時,電動機降壓啟動方法不能規避短時大電流造成的力矩沖擊,在輔助設備電動機保護方面效果不佳。
針對電動機減壓啟動的諸多不足,技術人員研發出“軟啟動裝置”,用于降低電動機啟動時產生的電流?!败泦友b置”的核心技術為數字控制技術,結合現代模糊控制理論,實現電動機的控制、保護及監測,保障電動機的穩定可靠運行。在電動機運行中,“軟啟動裝置”不僅能夠在標準規范的電壓和電流范圍內,控制電動機呈現平滑啟動、停止狀態,還可實施檢測電動機的運行狀態,避免電動機啟動或運行過程中產生較大沖擊力矩或沖擊電流。可見,在水電站運行中,“軟啟動裝置”的應用可有效降低電動機啟動產生的短時大電流,保障輔助設備的穩定可靠運行,進而實現水電站的穩定運行。在實際應用中,“軟啟動裝置”包括電流檢測回路、存儲器、出發回路、CPU、SCR、KM 及操作鍵盤等部分,技術人員需按照規范要求,將其組裝于同個殼體內,安裝在輔助設備控制柜中,控制輔助設備電動機的啟停,起到保護電動機與輔助設備的作用。
雖然和傳統控制系統相比,“軟啟動裝置”在短時大電流控制方面優勢顯著,但其在運行中時常出現故障現象,影響其作用的發揮。通常來說,水電站位于河流或湖泊附近,周圍環境的溫濕度較高,輔助設備控制柜內相對潮濕,表現出濕度大、溫度高、通風效果不佳等問題,使“軟啟動裝置”的運行環境較惡劣。就此,在“軟啟動裝置”運行期間,其控制電路板可能會受溫濕度影響,產生凝露,影響“軟啟動裝置”的正常運行。同時,技術人員操作不當,會使“軟啟動裝置”出現機械故障,進而影響其正常運行。大量水電站運行實踐表明,設計人員在進行水電站的輔助設備控制柜設計時,各類“軟啟動裝置”產品均會在使用中出現故障或燒毀現象,對水電站的正常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在“軟啟動裝置”運行中,部分設備的故障或燒毀現象由設備本身的質量引起,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輔助設備控制柜的設計存在問題,或技術人員的操作存在問題。
就設計角度而言,由于水電站建設于湖泊或河流附近,水電站輔助設備控制柜的內部環境相對潮濕。通常來說,水電站會在枯水期停止運行,控制柜內的部分輔助設備同時停止。而在水電站恢復運行后,輔助設備一旦通電,會在潮濕環境影響下出現短路現象,使“軟啟動裝置”被燒毀。
就操作角度而言,雖然部分技術人員在輔助設備控制柜內抗冷凝加熱器,用于提高控制柜內的溫濕度,規避潮濕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但部分技術人員應用的抗冷凝加熱器均需手動操作,不能結合輔助設備控制柜內的潮濕環境,進行自動化調節。細化來說,在抗冷凝加熱器應用時,需進行預加熱環節,逐步提升輔助設備控制柜內的溫度。而部分技術人員可能不按照規范操作規程操作抗冷凝加熱器,直接啟動抗冷凝加熱器,并開啟輔助設備的電機,會使抗冷凝加熱器喪失其功能,使“軟啟動裝置”被燒毀[2]。
結合大量水電站運行實踐,“軟啟動裝置”的故障原因集中于內部控制電路板位置產生的凝露。就此,在采取故障預防措施時,水電站可在引進性能優異“軟啟動裝置”的基礎上,采取輔助措施,通過自動化技術,使內部控制電路板不產生凝露,為“軟啟動裝置”創設良好運行環境。
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能夠在水電站內安裝多個傳感器,收集水電站運行環境的溫濕度參數,并將其與“軟啟動裝置”正常運行的環境參數標準對比。在環境實際溫濕度不符合“軟啟動裝置”運行要求時,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可發出報警信號,“軟啟動裝置”不會啟動。同時,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會發出控制信號,開啟抗冷凝加熱器與通風過濾網組,調節水電站的運行環境,使其溫濕度參數符合“軟啟動裝置”的運行要求。
為保障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的功能發揮,水電站技術人員需做好設備選型,確保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及傳感器,能夠在高溫高濕等復雜環境下運行。同時,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需具備數據分析、故障檢測、聲光報警等功能,切實實現“軟啟動裝置”的智能化管理。其中,數據分析是指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可對采集的溫濕度參數進行分析,結合溫濕度與標準數值的差距,選擇開啟抗冷凝加熱器或通風系統;故障檢測是指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需具備自愈功能,實現“軟啟動裝置”的持續化監控;聲光報警是指在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出現故障,不能有效調解水電站環境溫濕度的情況下,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可自動報警,提示值班人員維修設備,保障其長期可靠運行,為“軟啟動裝置”創設良好運行環境。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在水電站“軟啟動裝置”管理中,抗冷凝加熱器具有溫濕度調節功能,可為“軟啟動裝置”創設最佳工作條件。為保障故障預防措施的有效落實,技術人員需將抗冷凝加熱器安裝于輔助設備控制柜內,并合理選擇設備型號,確保其功能的有效發揮。細化來說,抗冷凝加熱器需在交流220V 工況下,仍舊提供足夠熱量。就此,技術人員需根據輔助設備控制柜暴露表面積20W/m2的規格配置加熱器;在安裝加熱器時,采取機械保護措施,并將加熱器的帶電部分遮蓋;在安裝加熱器時,為其配置展開的鋁殼,避免加熱器和外界接觸,影響其加熱性能。同時,在抗冷凝加熱器出廠前,技術人員需對其進行運行測試,要求抗冷凝加熱器外罩所有位置的表層溫度,均低于70℃,不符合要求的加熱器返廠處理,嚴禁使用。
在水電站“軟啟動裝置”的溫濕度調節中,抗冷凝加熱器發揮加熱作用,通風過濾網組發揮散熱作用,該設備需安裝至輔助設備控制柜的殼體位置,通常安裝于控制柜的柜門或者柜頂位置。為避免昆蟲等動物進入控制柜,影響輔助設備運行效果,需選擇銀制細網或其他符合IP44 防護等級要求的濾網。為保障通風過濾網組和控制網的適配性,技術人員需為通風過濾網組的生產廠家提供控制柜的尺寸,使生產的通風過濾網規格符合要求[3]。
綜上所述,“軟啟動裝置”在運行期間易出現故障或被燒毀,影響水電站的正常運行。針對“軟啟動裝置”故障出現原因,技術人員需為輔助設備控制柜配置智能溫濕度控制裝置、抗冷凝加熱器與通風過濾網組,為“軟啟動裝置”創設良好的溫濕度環境,保障其長期可靠運行,發揮其在控制電動機啟動短時大電流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