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王德培
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老年大學,有一位最年長的學員李立民老先生,現年94歲。據介紹,在巢湖老年大學1992年3月開辦之時,他即報名參加書法班學習,這27年來他一直在老年大學學習,陸續參加了花鳥畫班、攝影班、詩詞班,在那里學知識、學技術,現在又參加了智能手機班,學現代新生活本事,跟上新時代。他說今后還將參加保健班,為身體健康加油鼓勁,爭取超過百歲,頗有北宋詩人程顥“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的味道。他曾為上老年大學作詩一首:“老年大學史空前,湖水東流古邑邊。少壯常懷高教夢,暮年始墾硯池田。桑榆將晚霞光艷,霜葉猶紅景色妍。烈士壯心嗟老驥,奮蹄豈敢惜殘年。”
見到這位李老先生時,他腰桿筆直,精神矍鑠,紅光滿面,耳聰目明,交談起來思維敏捷,一點兒也不像九十多歲的人。李老生于1926年,安徽省巢湖市半湯鎮力寺村人,師專文化,1942年參加過新四軍,1950年在半湯擔任行政村主任兼民辦小學校長,1981年退休,后幫助編纂地方志,又先后參加巢湖市書法協會、老年攝影協會、詩詞楹聯協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直到參加老年大學。

李老長壽之道有以下幾點:一是思想開朗,笑口常開,與人相處誠懇謙和。二是生活規律,六點半起床,早餐后有老年大學的課就去上,沒有就看書或寫作,累了就去散散步;午餐后一個小時左右午睡,下午看報、寫日記,或打理陽臺花卉;晚餐后看電視新聞,如有京劇節目就看看;九時就寢。三是注重保健養生,每天早晨起床前按摩周身穴位一個多小時,洗臉時用熱毛巾敷耳、目、鼻、腦,睡前用熱水泡腳。四是保證飲食營養,早餐吃一碗自己配制的雜糧稀飯、一個雞蛋、一些小菜和少量水果,中餐是半碗大米飯,吃時令蔬菜和瘦豬肉、雞、魚、蛋,一般是兩菜一湯。晚餐吃得簡單,將中午剩余的飯菜熱一下就行。這些都保證了他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