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發
摘要: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也是我國主要的生態經濟樹種,還是廣大山區農民脫貧攻堅、發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闡述了目前油茶種植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選擇造林地,嚴把苗木質量關,規模化發展,科學種植等幾個技術關鍵,以供廣大油茶種植戶參考,進而提升油茶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高產油茶;發展;注意問題
油茶又名茶子樹,茶油樹,屬山茶科常綠灌木,是優質食用油,也是重要工業原料。茶油中含飽和脂肪酸94%。比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容易消化吸收且味道好。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極具市場前景。
由于油茶食用價值高,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近10年來,我國大力推廣油茶種植,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油茶產業發展的政策,許多地方政府也將油茶種植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尤其是贛南山區,山地資源較為豐富,一些地區更是將其作為山區農民脫貧攻堅、發家致富的支柱產業來重點發展,許多地方建設了大面積的高產油茶基地,大力推廣良種油茶種植,積極培育產業鏈,不斷促進農民增收,廣大林農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然而多數油茶種植戶都是初次種植油茶,對油茶種植的豐產栽培技術并不清楚,在油茶種植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油茶種植后7~8年不結果或是產量低的現狀。為此,現結合實際情況,對發展油茶種植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供廣大油茶種植戶和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1合理選擇造林地
油茶比較適合生長在溫暖濕潤的氣候中,適合生長的條件主要為:年平均氣溫在1 4~21℃,花期平均氣溫為12-13%,突然的低溫或晚霜會造成落花、落果;相對濕度在74%~85%為宜,年平均降水量不得低于1000mm,年日照時數1800~2200h。油茶植物耐瘠薄,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高,適應性也比較強,一般以pH值5~6的酸性黃壤或紅壤為最適宜。
油茶在適生區域內,立地條件劃分主要以土層深淺、土壤的肥力和坡度3個主要因子的指標為依據。疏松、深厚、排水良好,較肥沃的沙質壤土對油茶生長發育特別有利,在這種土壤上生長的油茶結實豐滿,產量及出油率均高。
宜選擇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林地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以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為宜。生長在向南或東南、西南的向陽山地的油茶,樹干粗壯,樹冠卵形,結實多,產量高。陰坡日照時間短,溫度較低,易遭霜凍和北風為害,會使油茶向高生長,側枝短,果枝少,產量低。
2嚴把苗木質量關
2.1選擇良種
良種主要是指經長期的自然選擇或在科學實驗中產生的已經完全適合在某地區生長的品種。良種的選擇是油茶栽培的關鍵,直接影響油茶的生產。采集的穗條必須來自于省林業廳確定的定點采穗基地標識的良種母樹。江西油茶種植品種最好以亞林系列、贛林系列為宜。謹慎從外省調苗或長途調苗,原因有2個方面:一是外省苗木雖然是經當地鑒定的優良品種,但這只能說明在當地表現尚可,由于土壤氣候等條件的差異,不能說明在本地是否適應,是否能達到高產;二是長途調苗失水時間長,影響成活率。
2.2挑選壯苗
苗木質量的好壞是油茶成活和早結豐產的基礎。以前油茶種植多是采用實生種子直播育苗的裸根苗進行種植,雖然簡單易行,但種植成活率很低,結果時間遲,產量不高,經濟效益低下。因此,要想油茶早結果、高產量,應堅持標準化、良種化種植,堅決制止非良種苗出現在油茶產業的基地建設中。苗木可以自繁自養,選擇品種優良的單株穗條,采用芽砧嫁接技術培育優質無性系苗木進行植苗造林。也可以到經過省林業廳部門認可的專業育苗單位就近采購。
苗木質量要求:①實生苗:符合國家標準(GB6000—85)一、二級油茶苗要求,一級苗苗高40cm以上,地徑0.5cm以上;二級苗苗高30~40cm,地徑0.35~0.50cm。扦插苗:一年半出圃,苗高30cm以上,地徑0.35~0.4cm。②嫁接苗:2年生嫁接苗上山造林,苗高25cm以上,基徑粗0.4cm以上。③容器苗:可提前半年以上出圃上山,不受季節限制。分實生容器苗和嫁接容器苗,要求苗高10cm以上,地徑0.30cm。油茶苗木必須經嚴格檢疫,符合條件的苗木才能出圃上山造林。最好選用嫁接容器苗定植,可以實現一次成園,長久受益。
3規模化發展,科學種植
雖然近些年各地油茶栽種面積較大,但大多數是村組集體經營,或個體小戶經營,責任心不強,疏于管理,致使油茶成活率低,長勢不旺,進入豐產期時間較長,浪費人力、物力及財力,影響了群眾的積極性。因此,政府一定要合理規劃,積極引導群眾自主經營,大力培植種植大戶,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等各種形式,讓種植戶掌握高產油茶栽培的技術要領,實行科學種植,精耕細作,及時中耕除草,合理灌溉,科學施肥;加強管理,成林樹以疏剪為主,大年重剪,小年輕剪,因樹制宜,剪密留疏,去弱留強,弱樹重剪,強樹輕剪,培育豐產穩產理想樹形,提高經濟效益,使高產油茶真正成為一項富民興農的支柱產業。
(收稿: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