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智梁
摘 要:改革開放使中山市的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形成了以二、三線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實踐證明,想要實施城鎮化的建設戰略就要建設非常有競爭能力的產業集群作為支撐。有區域特色經濟的產業集群現在已經成為中山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為城鎮化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分析中山市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出現的問題,根據分析結果給出中山市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和創新策略。
關鍵詞:中山市;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問題;創新建議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中山市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發展的地區。隨著改革開放的建設,港澳的資金開始涌入集體企業幫助他們發展,中山在工業發展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了當時的廣東“四小虎”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體制改革較滯后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中山貨”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產品的競爭力也在下降。隨著產業集群的影響中山市又開始煥發生機,現在的中山市已經成為全國產業集群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一、中山市產業集群發展狀況
產業集群指的是某產業相同或相近的相關企業聚集的地方,這種地方具備吸引相關服務機構進駐該地的能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有效的經濟發展群體[1]。
1.市場和規模不斷擴大。近些年,山市的產業集群正在迅猛發展,全市有超過2/3的鎮區都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與生產水平的產業集群,經營規模較大、生產水平較高、產業相關配套也比較完善。中山市產業集群涉及了電子信息、醫藥、包裝印刷、音響、服裝、五金、家具、燈飾、食品、家電等行業,產業集群的年產值占集聚地工業比值的65%以上。
2.輻射能力增強。產業聚集將大量生產同類商品或是配套商品的企業聚攏在一起,并在其中形成了更加專業的分工,形成了產業化合作的生產格局,這種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將產業集群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提升集群內部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產業集群的影響力[2]。例如,古鎮鎮就是我國最大的燈飾生產和銷售的基地也是國際公認的幾個大型燈飾市場之一。南頭鎮在引入長虹和TCL之后就成為了家電企業和家電配套企業的聚集地。區域性性質的經濟產生出集聚效應,這個效應使區域化產業對國內市場甚至是海外市場產生的輻射能力逐漸變強。
3.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隨著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相關的產業鏈也在不斷地延伸,這就使產業的規模逐漸擴大[3]。核心產業因為集聚就開始對上下游的關聯產業產生了迫切的需求,這種需求就推動了種類繁多地配套產業的發展壯大,進而使一個地區形成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從產品的生產制造一直延伸到產品的設計和銷售,最后到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古鎮鎮的燈飾帶動五金制品和各種與生產相關的零部件的生產,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大涌鎮的紅木家具帶動了木材加工、石料加工、油漆涂料以及家具裝飾等行業。沙溪鎮的服裝行業就帶動了紡織業的棉紗、印花、化纖、織布、水洗,還有紐扣生產以及五金飾品等與服裝相關的制造業的發展。黃圃鎮食品制造業中的廣式臘味則帶動了調料、醬油、酒類以及腸衣的加工和釀造。
4.創新的步伐加快。產業集群有著組織發展的特點,集群中的企業不僅可以相互交流互動,交流經營心得與體會,創建一個可以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學習平臺,保持一個良好的行業風氣,產業集群還可以加快集群內企業的制度創新、管理經營模式創新和產品技術創新的步伐。與此同時,產業向集群化進行發展還有利于政府將資源進行集中整合,加快公共平臺的建設,改善集群內部的發展環境[4]。例如,“中國小家電專業鎮”東鳳鎮就成為了重點的技術開發和創新的公共平臺,還成立了擁有國際先進軟件技術的小家電研究技術中心,專為小家電企業提供各種控制芯片和軟件設計以及樣板的擴展。
二、產業集群發展出現的問題
1.沒有科學規劃。盡管中山市的產業集群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進行創建和發育并在20世紀90年代初具規模,但是從整體上來說中山市的產業集群還處于起步的階段。產業的發展規劃和配套規劃的工作比較滯后,這就使很多集群內部的企業都停留在生產加工的環節,甚至還存在著利用價格進行惡性競爭的行為,產業配套實力不足就反過來制約了集群發展。很多集群內部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都比較老舊,沒有進行生產廢物的處理,土地使用率也不高,這非常不利于產業集群的可持續發展。
2.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目前中山市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可以排在全省的前列,但是從整體上來看中山市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還是不強,在產業集群當中可以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和自主的品牌以及核心競爭力的龍頭型企業并不多見,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很多企業還都停留在比較低水平的往返式生產上,幾乎沒有抗風險的能力[5]。
3.公共服務的供給不足。目前中山市的產業集群內部可以作為公共產品的供給不足,關聯性產業和支持性產業比較欠缺,集群內部的技術、知識產權、標準、法律、教育培訓、物流、質量檢測等中介組織和服務機構都尚未健全。民間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比較滯后,風險投資的機構明顯不足,企業想要獲得融資非常困難。信息咨詢服務的機構規模比較小,可以提供的服務水平比較低,獲得市場信息的渠道也不是很暢通。還有很多的產業集群沒有建立完整的行業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公共質量監督體系,這就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具有很高的穩定性。雖然有一部分產業集群在內部成立了行業協會或商會,但這些組織對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凝聚力不強并不能對企業進行自律性管理,很難組織人員培訓和價格協調,甚至不能代表企業和政府進行溝通,對外進行談判。
三、中山市產業集群發展與創新的建議
1.強化科學規劃。事實證明,地方政府對產業集群進行發展規劃會直接提升產業集群的競爭力[6]。所以,政府應該在深入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科學發展的基本理念,遵循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律,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情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且實用性更高的集群發展計劃和目標。及時研究和制定適合產業集群發展的政策,使各地區的產業集群可以因地制宜,根據本地的情況發展具有優勢的產業,對生產要素進行重點培養,幫助企業盡快將集群做大進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最后形成規模,在幫助企業的過程中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執行建成更加科學完整的產業集群。
2.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構建功能更加完善的服務平臺,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幫助產業集群建立服務性的機構,這些機構可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為集群內部的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公共服務。要想讓產業集群的公共服務體系得到有效建設就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技術研發和應用,進行專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信息服務能力和質量檢測的標準,讓物流配送更加快捷。可以加大政府在公共服務建設上的投入,進一步發揮政府機構在公共平臺建設和引導的作用,可以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讓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建設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平臺。
3.培養自主創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養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這是提高企業競爭力讓產業集群經濟可以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動力。對此,要加強關鍵技術的培養和創新,為企業構建長期穩定的技術創新平臺,幫助企業形成一個良好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平臺的建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和各大高校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引導產業集群企業和高新技術研發機構積極合作交流,實現戰略性的技術革新。第二層是在產業集群的內部,用多種方式建設更加適合企業發展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這個平臺的建設可以依靠專門的服務機構,也可以由產業集群骨干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主要是為解決集群內部中小企業對技術的需求。第三層是鼓勵大中型企業合作技術研發,建立技術研究中心,并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與此同時,還要建立技術研究成果轉讓交易的市場加快科技研究成果的轉變與產業化。
4.打造品牌提升整體力量。要想讓產業集群生產出來的產品得到快速傾銷,就需要做好產業集群內企業的宣傳活動,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強對區域性品牌的推廣和宣傳工作,建設出一批骨干企業,推出一系列重點產品。可以在區域內進行產業集群的公關性集體活動,先在區域內大力推廣產業集群的品牌,通過良好口碑帶動品牌成長,當擁有一定的社會聲譽后就可以舉辦更加專業的會展活動,并努力讓會展活動逐漸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會展,成為中山市的特色經濟和產業集群的企業榜樣。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發展時間的推進中山市的產業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面對新的發展機遇,中山市一定要對自己的基礎有信心,要大膽規劃且明確產業日后的發展方向,要積極解決日后產業組織將要面臨的戰略層面上的問題,這是實現產業結構轉型的措施之一,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之一。在產業的發展方向上要找到具有潛力和優勢的方面進行集中研究和攻關,形成帶有中山市特點的產業創新模式。中山市的產業組織不僅要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還要將產業園區進行科學地整合與規劃,將目光放長遠,為中山市產業集群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勝連,楊兆廷.產業集群類別再劃分、特征、治理啟示與判定方法[J].商業經濟研究,2020,(17):174-177.
[2]? 中創產業研究院,廣東材料谷.中山市產業布局與發展分析[J].科技與金融,2019,(8):53-59.
[3]? 陳偉英.中山特色小鎮建設探析[J].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19,(2):22-29.
[4]? 陶鴻.中山市產業集群和城鎮化互動發展淺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8):56-57.
[5]? 盧卓.中山市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4):155-157.
[6]? 侯韻,李國平.健康產業集群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6,(6):1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