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 王獻英 王穎


體能練習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壺鈴作為一個多功能體能練習器材,不僅可以用來練上肢手臂力量,還能用來增強下肢及核心腰腹的力量。因為小學生年齡小,安全意識不足,手臂力量相對較弱,加上大班教學,人數多,一位體育教師難以時刻照看到全體學生,如果使用常規的鐵質壺鈴,存在砸傷等安全隱患,而專門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軟式壺鈴則在安全性上有了更多保障,為小學生體育教學中的體能練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一、器材介紹
常規的壺鈴一般用鑄鐵制成,按重量分為10kg、15kg、20kg、25kg、30kg、50kg等規格。這種鑄鐵壺鈴對水平三的學生來說顯然過重。而專門為青少年設計的軟式壺鈴無論在材質、色彩、重量上都更適合小學生使用。軟式壺鈴直徑為180~220mm,凈重為550g~650g,采用柔軟的塑膠材質,并可以通過充氣、注水、注沙等方式調節重量。軟式壺鈴色彩鮮艷,多為綠色、紅色、紫色等(圖1、圖2)。利用壺鈴進行各種推、舉、提、拋和蹲跳等練習,對提高整體爆發力十分有效。在小學生體能練習中使用軟式壺鈴,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練習興趣,維護學生安全,提高鍛煉效果,還可以起到保護體育場地的作用。
二、教學應用
(一)上肢力量練習
1.雙臂劃船
練習目的:增強背闊肌力量。
練習方法:雙腳分開與髖同寬,雙膝微屈,上體以髖為軸稍前傾,背部保持平直。兩手持壺鈴,手臂下垂與地面垂直。開始練習時,雙肘靠近身體,向上拉動壺鈴,至最高位置使得兩肩胛骨相互擠壓,稍作停留后慢慢回到準備動作。
注意事項:做動作時使背部和頭部保持平直,避免出現因超伸等造成運動損傷。
2.上肢力量挑戰賽
練習目的:提高上肢肌肉力量的同時提高快速跑能力,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增強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練習方法:4條長50m的賽道,每條賽道的起點和終點各放置1個標志桶,從起點開始,在每條跑道的10m和20m處各放置1個壺鈴。將學生分成四路縱隊站在賽道起點。每組第一名學生聽口令出發計時,跑至壺鈴處分別做10個雙臂劃船,最后30m沖刺,過終點線停止計時。以小組總用時最短的組為勝。
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動作標準,做完雙臂劃船后將壺鈴放回原位。
(二)下肢力量訓練
1.壺鈴擺舉
練習目的:增強臀部、股二頭肌和股四頭肌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雙手持壺鈴,兩腿自然分開,比肩稍寬,雙膝彎曲,將壺鈴處于雙腿之間。上體以髖為軸稍前傾,背部保持平直,向后擺動壺鈴做準備,然后快速伸展髖膝踝的同時向前擺動壺鈴,擺至胸前,手臂伸直。
注意事項:手持壺鈴保持穩定,避免腳尖內扣和外翻,起立時雙手前舉至胸前,切勿過高,以防砸傷頭部。
2.下肢力量挑戰賽
練習目的:將50m快速跑、立定跳遠與壺鈴擺舉結合,增強下肢肌肉力量,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合作意識,增強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
練習方法:4條長50m的賽道,每條賽道的起點和終點各放置1個標志桶,從起點開始,在每條跑道的10m和20m處各放置1個壺鈴。將學生分成四路縱隊站在賽道起點。每組第一名學生聽口令出發計時,雙腳跳至壺鈴處做15個壺鈴擺舉,最后30m跑步沖刺,過終點線停止計時。以小組總用時最短的組為勝。
注意事項:要求學生動作標準,遵守比賽規則。
(三)核心力量訓練
1.俄羅斯轉體
練習目的:增強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力量。
練習方法:學生背部挺直坐于墊上,雙腿屈膝,雙腳踏實或微抬,雙手持壺鈴于胸前,收緊核心,上體向左、右方向轉動,轉向左、右兩個方向時吐氣,轉動過程中吸氣。
注意事項:手持壺鈴保持穩定,轉動時核心收緊,背挺直保護脊柱。根據能力選擇雙腳踏實或雙腳抬起。
2.綜合挑戰賽
練習目的:充分調動全身肌肉活力,增強肌肉力量。
練習方法:4條長50m的賽道,每條賽道的起點和終點各放置1個標志桶,從起點開始,在每條跑道的10m、15m和20m處各放置1個壺鈴。將學生分成四路縱隊站在賽道起點。每組第一名學生聽口令出發計時,跑至第一個壺鈴處做10個雙臂劃船,再雙腳跳到第二個壺鈴處做15個壺鈴擺舉,再跑至第三個壺鈴處做20個俄羅斯轉體,最后30m沖刺。過終點線停止計時。以小組總用時最短的組為勝。
注意事項:要求學生遵守比賽規則,不要越過本組賽道,避免沖撞受傷。
[供稿單位:田聯陽光(北京)體育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