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云 姚煌波
摘要:在崗職工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的好壞,對于自身與公司的影響都很大。而烹飪行業的在崗職工在工作中的行為規范能夠直接影響人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因此職業技術學院要重視對烹飪專業學生在職業活動中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應當設立專門的教學課程,老師也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做到以身作則。
關鍵詞:烹飪專業;職業操守;行為規范
引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職業道德素養高的烹飪工作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高,因此烹飪專業學生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烹飪行業工作崗位的不斷細化以及學校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促使在崗職工的行為規范有著顯著的提升。所以烹飪專業人員具備良好的行為規范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只有注重在校烹飪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的提高,才能被社會所信任,才能不斷推動職業學校烹飪專業甚至社會烹飪行業的發展。
1.烹飪專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烹飪專業的學生從學校進入實習單位后,其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就會慢慢地顯露出來,從走訪用人單位與實習企業的反映中,可以發現少數學生在工作時存在著挑肥減瘦、無故曠工、缺乏團隊精神、肆意糟蹋原材料、好吃懶做等等,毀壞職業技術學校在社會中的聲望及形象。造成以上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職業學校學習烹飪的學生本身素質較低,另一個就是職業學校在烹飪教學中輕視了對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育。對于所存在的問題,采取在招生時控制學生的道德品質的策略,肯定是行不通的。在各類學校中,普高學校的地位是深根固柢、沒有辦法動搖的,一直都受老百姓的信任和推崇,而提到職高時,就會表現的很抗拒。因此,要想讓用人企業充分肯定,職業中學就要重視對烹飪專業學生行為習慣的培育,最貼切實際也能行得通的方法就是培育“德藝雙謦”人才。
2.培育烹飪專業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的條件
2.1 提升職業行為規范水平的必要條件就是增加專門的課程
古人曾說過:在達到自己的目標或夢想時,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道德底線。陶行知也說過:做人的根本就是道德,如果沒有道德,就算你小有成就,也沒有什么用處。職高學生的烹飪技能較弱可能對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如果道德素質低下,沒有職業修養,那就只能算一個“殘次品”。學習烹飪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經過在單位里的不斷歷練,影響其發展的原因絕大程度上都是自己的職業行為規范水平,而不是所謂的專業技能。所以職業學校若想培養出“德藝雙馨”人才,一定要增加專門的課程來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并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要重視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現在職高烹飪專業的教學主要以專業為主,每周只有兩節以文化課為主,而不是以職業行為規范為主的德育課程,老師在教學時自然也就不會重視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因此,對學習烹飪專業的學生職業行為規范的培養有所不足。要實現培育職業道德素養的目標,一定要增加專門的課程,并把這個目標貫穿到所有烹飪學科的教學當中去,為學生夠深入了解并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樹立想要成為人才,就先培養職業道德的思想觀念。
2.2 注重烹飪專業老師本身的職業行為規范水平是首要條件
烹飪專業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都是以烹飪知識為主進行教學,他們的言語和行為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行為規范水平的高低,因此,注重烹飪專業老師本身的職業行為規范水平是最重要的。作為烹飪專業課程的老師既要讓學生掌握烹飪知識概念、實際操作技巧,也要讓學生知道在工作中應當有的職業行為準則。在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職業行為規范準則既是對老師自身的職業行為習慣的要求,也是培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的關鍵手段,達到“率馬以驥”的作用。教專業課的老師只有規范好自己的職業行為,才能做到言傳身教、以德服人。就像孔子所說,如果你品行端正,就算你不去命令,人們也會實行;相反如果你品行不端正,就算你下命令也無法讓人們服從。老師就是學生學習和仿照的榜樣。如若老師在教學時就隨意浪費原料,隨地扔棄剩余的殘料,則學生也會仿照老師肆意浪費原料和亂丟剩余的殘料;如若老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注重自我衛生、食品衛生,則學生也不會自覺講究衛生;如若老師在做食品的過程時,對食品安全不屑一顧,為了使食物看起來更好看、聞起來更香而亂用食品添加劑,則學生就會更加肆意妄為地添加。想象一下,在這樣沒有職業操守的老師的教育下的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成為一個“德藝雙馨”的烹飪人才。所以教烹飪專業課的老師必須要注重自己的所言所行,應當用自身的職業操守去教化學生,既要做學生技藝上的榜樣,也要做學生職業行為習慣的模范。
2.3 ?重視課堂教育是養成良好職業操守的重要條件
(1)給學生灌注將學校當成家庭的思想觀念
大多數職業中學的食物原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導致浪費;甚至部分學生破壞公共設備等。如果不及時制止這種現象,職業道德素養就只是空論。想要改善這種現象,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擁有將學校當成家庭的思想觀念,要把“是學校給你們提供了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職業操守的機會和場所,給你們找工作搭建了一個平臺”這些思想傳達給學生。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并及時教育和懲罰浪費和破壞公共物品的學生。
(2)養成注意衛生和食品健康的職業素養
在課堂教學時要使學生恪守我國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在實際操作前,老師要認真檢查學生的衛生情況,穿衣整潔度;在實際操作時,叮囑學生接觸食品前要洗手,不可以用圍裙擦手;品嘗過菜的筷子,不得再插入食物中;打噴嚏,咳嗽時不要面向食品;實際操作后,老師應當讓學生及時打掃衛生,洗干凈操作工具以及打掃操作平臺等。
3. 結束語
以上所述的當今烹飪專業所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措施,是筆者從實際教學和社會調查研究中總結出的一些簡單通俗的認識,無法各個方面都照顧到,難免會有所疏忽的地方,更不能一下子就解決了烹飪專業學生現存的問題,但是只要學校重視并堅持不斷地改善,學習烹飪專業的學生,在職業操守上就會有很大提升。期望未來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去注重提高學生職業行為規范的水平,培育出更多的對社會有用的”德藝雙馨”的烹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林霞. 中職烹飪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C] .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840-846.
[2]趙祥冬.提高烹飪專業學生職業道德素養,培養“德藝雙馨”人才[J].課程教育研究,2013(0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