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理丹(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河南 安陽 455001)
9月8日,伴隨著終場哨聲響起,中國男籃2019年世界杯之旅已經終結。顯然中國籃協官員和球迷都對這樣的成績難以滿意,但這五場比賽也讓我們清醒的看到中國男籃與歐美等世界強隊的差距在不斷拉大。本屆籃球世界杯賽事是在我國首次舉辦,比賽分為八個小組,分別在北京、南京、上海、佛山、廣州、武漢、深圳、東莞等八個成績進行,中國男籃與科特迪瓦、波蘭、委內瑞拉四只球隊被分在A組,8月31號8:00,中國男籃在五棵松籃球場迎來了首個對手科特迪瓦。本屆世界杯中國隊作為東道主,位列A組已經是上上簽了,卻沒能小組出線。不得不說,本屆中國男籃與往年的男籃相比,真是退步不少;更何況現在還有姚主席坐鎮。中國男籃未來的路該怎么走呢?
通過這五場世界杯比賽,能夠看到中國男籃現狀的縮影:技術差、基本功差、戰術執行差、缺乏精氣神、心態容易消極;中國男籃完敗給委內瑞拉,無緣男籃世界杯16強,舉國震動,這恐怕是這兩天體壇最熱的新聞了。圍繞著李楠、周琦、姚明等幾個關鍵人物,有球迷火速造出了諸如“楠辭琦咎”、“姚頭嘆琦”、“楠以置信”等詞語表達心中的不滿。中國男籃赴廣州賽區打排位賽期間,與備戰40強賽的中國男足不期而遇,恰巧同住希爾頓酒店,更是成了網上的熱點。一時間,“中國男籃向中國男足看齊”的說法風靡朋友圈。“曾經有一位中國足協的領導,豪言十年之內把中國足球發展到和中國籃球一個水平,沒想到,真的實現了。”這樣的段子,估計很多人在微信上也看到過。

表1
對于中國男籃此次連續輸給波蘭和委內瑞拉,各界反應都很強烈。日本隊和阿根廷隊都坦言,根本沒想到此次男籃世界杯,東道主竟然小組賽就出局了。王仕鵬、蘇群、楊毅等名宿或名嘴賽后都難掩心中的悲傷:王仕鵬在輸給波蘭后就當眾痛哭;蘇群的評價是:委內瑞拉,讓中國籃球無地自容;楊毅的觀點是:這一夜,中國籃球倒退了10年,中國籃球行業遭遇了一場重擊。莫怪這幾個大男人如此難過,男籃世界杯首次在中國舉行,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中國男籃確實失去了一次極好的機遇。中國球迷之所以如此失望,正是因為他們曾經對中國男籃在家門口的世界杯抱有太大的期望。
表1為中國男籃對陣科特迪瓦、波蘭、委內瑞拉、韓國、尼日利亞的技術統計情況以及中國男籃隊員的個人技術統計情況,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五場比賽中,中國隊在身高占優時,籃板球上并沒有展現出優勢,特別是在對陣委內瑞拉的比賽中籃板球更是輸給對手21個,場均三分球命中率只有24.8%,顯然這樣的數據不足以讓中國男籃打出漂亮的比賽。為何在“家門口”投籃的準星和籃板球數據卻如此難看?回顧比賽不難發現,本屆世界杯男籃的多數對手采用擴大防守、積極拼搶籃板的兇悍打法,易建聯更是經常遭到“特殊待遇”。因為他們知道缺少易建聯的中國隊是另外一支球隊。對于本身就十分年輕的中國男籃來說,突然遭遇高強度防守對于技戰術發揮和體能都會產生十分大的影響。也許體能下降,心態發生變化,才是關鍵比賽致命失誤的真正原因,因為在這樣的國際大賽,沒有任何球員想失誤。
本屆世界杯對于中國男籃來說意義非凡,本屆比賽不僅僅是在08年后中國男籃首次本土參加世界大賽,更重要的是世界杯的戰績更直接和一年后的里約奧運會參賽資格直接相關。2008年后,世界舞臺上沉浮了10年之久的中國男籃,本屆世界杯能否重回巔峰,可以說是萬眾期待。但在這樣的背景和壓力下,中國男籃的系列熱身賽卻難以讓人滿意。首先體現在熱身賽的對手選擇上。中國隊進行了多場熱身賽,6月19日在青島與澳大利亞NBL聯隊交手,21日和23日則轉戰江蘇南通、常州再戰。7月飛赴拉斯維加斯,參加在那里舉行的NBA夏季聯賽。之后回到國內,與即將參加世界杯的勁旅繼續展開熱身賽,從表面看中國隊取得了超過半成的勝率。這個夏天中國男籃的主要熱身賽分別有對澳大利亞NBL聯隊、斯坦科維奇杯、四國對抗賽、NBA夏季聯賽以及對全主力巴西的兩場比賽。
澳大利亞NBL聯隊作為初級磨合隊伍所用,成色一般我們姑且不提。但愈發雞肋的斯坦科維奇杯則實實在在沒有什么太大的鍛煉價值,我們都知道歐洲籃球的技戰術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們歷來也比較忌憚歐洲籃球的整體性。但縱觀整個夏天,我們與歐洲強隊的交手太少了,只有對戰克羅地亞青年軍的兩場比賽還有一定的鍛煉意義,而斯杯最后一戰對陣克羅地亞青年軍,男籃輸了足足有將近20分。
不少球迷津津樂道的NBA夏季聯賽如今看來也確實意義有限。夏聯對手雖然個人進攻上實力出眾,但是整體性來說實在太差。五場比賽中國隊打出了很多的精彩配合和個人表現,但除了這些呢?臨場的調整、戰術的配合以及應變,都是夏聯對手給不了的。與之相比,對陣巴西的兩場比賽含金量顯然要更高。
作為東道主也是備戰周期最長的隊伍,理應有更高的熱身質量和更多的演練陣容時間。但即使到了最后一場熱身賽,我們仍然在進行著不同的人員調試。而反觀我們世界杯的潛在對手,亞洲對手熱身賽都打了哪些隊伍呢?作為奧運門票最大爭對手的伊朗先是赴歐洲拉練,先后對陣斯洛伐克、丹麥、葡萄牙、俄羅斯、希臘、匈牙利、黑山、尼日利亞和波蘭。日本男籃更是直接選擇了新西蘭、阿根廷、德國等世界杯正牌國家隊進行熱身。
當然國家隊固然有國家隊的考量,考察隊員、磨煉陣容、適應傷病都需要時間,也需要強度一般的比賽來過渡。但看著我們的小組對手和亞洲對手的熱身賽,球迷們又怎能不擔心呢?仔細思考不難發現,熱身賽中對手大多不是一線隊伍,這樣的熱身賽與國際大賽在比賽強度上存在明顯差距。在熱身賽中找問題,國際大賽展現熱身成果才是熱身賽真正意義所在。
本屆世界杯開賽前,中國男籃在最后一刻才敲定12人大名單,丁彥雨航能否出戰,誰才是鋒線位置上最佳人選,是大名單遲遲不能敲定的原因之一。丁彥雨航最終因傷退出國家隊加之周鵬賽前突發傷病,可以說兩名鋒線球員的缺陣對于中國男籃的打擊是致命的。
再看看主教練,李楠從未帶隊征戰過CBA聯賽,當年帶領兵強馬壯的山東男籃打全運會預選賽竟然沒有出線,在臨場指揮和凝聚球隊上都缺乏歷練。在輸給波蘭后,中國男籃明顯心理包袱太重,對陣委內瑞拉完全沒有發揮出正常水平,李楠作為主教練,難辭其咎。從比賽的過程看,和世界籃壇強隊相比,中國男籃在技戰術上也明顯落后了,在選材、用人、布陣等多方面,我們都需要更先進的籃球理念。
中國男籃在世界杯前采用“紅藍”兩支國家隊,其目的主要在于發現更多優秀球員,給予他們更多的比賽機會,在短時間內提升比賽經驗。改革以來我們可以看到諸如阿不都沙拉木、孫銘徽、翟曉川等球員的進步,但改革尚未成功,雖然中國隊12人大名單中的球員均來自合并前的“紅藍”兩隊,但真正能夠在場上有穩定發揮的球員還是相對較少。
另外本屆世界杯中國隊雖有12人報名,但在鋒線位置上輪轉則相對單一,能否給更多球員登場機會值得我們思考。在當今世界籃壇的格局下,沒有明顯短板的球隊往往能走得更遠。
在本次世界杯,誰能殺入內線為外線球員制造出手機會,誰能有效抑制對方核心鋒線球員,成為中國隊“無解”的難題。在易建聯遭到“特殊待遇”體能下降時,誰能站出來造成殺傷,撕破對方防守成為中國隊在未來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此類大賽上,體能和身體對抗是保障技戰術穩定發揮的基石。除此之外“鉆石”戰術單一化,關鍵時刻如何保證穩定得分也是中國隊在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小球時代”下中遠投命中率顯得尤為重要,能否保障全場比賽都有穩定命中率是中國男籃在未來應該著重提高的專項技術。
姚明出任中國籃協主席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雙國家隊,改國家隊征召制為邀請制,CBA常規賽實行分組制增加比賽場次等。去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中國籃球拿到四金,贏得無數球迷點贊。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男籃的這次失利,就完全否定姚明的改革。
本屆男籃世界杯,我們寧愿相信中國男籃小組出局的主要原因是對困難準備不足,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想到自己會去打排位賽。至于中國男籃下一步何去何從,是換主教練,還是學男足歸化球員,還是等打完奧運落選賽后再說。
本屆籃球世界杯中國隊的比賽已全部結束,而2019-2020年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將于11月1日拉開大幕。隨著史蒂芬森、林書豪等球員加入CBA大家庭,下賽季的CBA一定不缺精彩的比賽,而聯賽中能否有更多新人嶄露頭角,更加值得我們期待。
現在中國男籃首當其沖就是拿到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才能去思考未來的路;未來易建聯退役,甚至看不到有人能扛起領導國家隊的大旗。總之,中國男籃的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國內體制需要改革,球員需內磨心智,外練體格和技術。未來中國男籃的路,還看姚主席與中國籃協的方針政策。也祝愿我們的男籃能越發展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