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 廣東廣州 510000)
現代轎車最基本的配備之一就是空調系統。《汽車空調》屬于汽車檢測與維修的核心專業課程。其中,原理性內容較多,較為復雜[1]。傳統方式上,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于現代化的發展,不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培養。因此,需要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引導學生結合一定的步驟和方法性,增強自身的技能。實現目標的細化,讓學生真正的達到“教、學、做”合一的境界當中,完成自我隱形知識的建構,感知過程性的知識[2]。
以汽車空調不制冷為例,使用行動導向法,任務為載體,工作過程為主線,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汽車空調不制冷探究屬于項目載體,需要學生掌握綜合性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能力。具體的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以下的幾點內容。第一點使用車輛的維修接待情況。需要根據故障現象,初步對故障實施分析,征求客戶同意確定后,填寫對應的接車單[3]。第二點內容目標,需要根據接單的汽車,分析故障的現狀,探究這個汽車空調之所以不制冷的主要原因。第三點教學目標需要根據檢索或者是資料的查詢,建立小組的討論機制,分析汽車空調出現不制冷問題的診斷流程。并在教師的適當引導下,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第四點教學目標是,根據診斷的流程,使用斷儀器,完成讀碼、清碼、讀數據等相關的操作。也可以根據故障或者是數據的結果,確定到底空調不制冷的主要成因或者是部位。第五點教學目標,就是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排除外在的因素。第六點教學目標,在清晰的掌握空調之所以不制冷的流程之后。引導學生可以獨立的提高診斷性。第七點教學目標,就是需要在“6S”的標準需求下,清理作業現場。
需要結合現實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過程。第一,情境導入。首先,需要導入任務,使用動畫演示的方式,先接車。在這里選取的是豐田卡羅拉轎車進行實踐探究。主要分析接車空調不制冷的問題,故障指示燈一直亮的問題。然后,可以讀取到故障碼是11。其次,需要制定任務需求。根據客戶的需求,小組探究之后,制定診斷流程圖,制定故障排除的合理方案。最后,小組分工,結合學習任務,明確分工內容。教師需要播放案例視頻,解答學生心目中的困惑,并發放作業內容。學生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職業角色,分析任務,分析內容,產生質疑,探究故障。以上內容,主要目的是為了布置任務,明確任務要求,合理的分工。
第二,獲取資訊。首先,需要積極的查閱資料,分析標準化的考核需求。其次,需要在小組的帶動下,獲取空調故障現象和問題。接著,需要結合故障現象,分析教材和視頻。最后,需要分析空調主要不制冷的成因,找到故障可能的部位。這部分內容,需要教師先展示 PPT 課件,根據 PPT 課件,分析故障的位置。接下來,就需要學生了解車輛的信息。然而,學生需要在小組的引領下,在實踐的過程中,啟動汽車的空調,獲取空調的故障問題所在。查閱資料,分析汽車空調不制冷的原因。目的為了強化學生的職業工作過程意識,提高溝通性與技巧性。
第三,計劃。首先,需要在小組的基礎上,分析故障提示。根據提示,探究空調不制冷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維修方案,制作出對應的診斷流程圖。其次,需要根據診斷圖,在小組代表的領導下,介紹小組成員共同的思路。教師需要審核學生的故障診斷流程或者是維修方案是否正確。還需要根據每一個小組的學習和分工情況,實施巡回指導。學生需要在小組調研當中,審閱維修的工具,制定故障計劃。繪畫出診斷流程。最終,在小組的基礎上,將各個小組的思路和方案,呈現到同學或者是教師的面前。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決策。這部分內容,首先,需要根據實訓教學系統,對故障診斷流程實施優化。其次,需要確定故障檢修的工具或者是組裝的使用方式。教師需要給學生介紹設備使用的注意事項,并實時性監控學生的討論情況。學生需要使用仿真訓練教學系統,對故障流程進行優化和修改。從整體的角度上,完成教學目標,掌握使用的方式。主要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確定診斷流程,提高自主檢修的能力。
第五,實施。需要根據故障診斷儀器讀取的故障碼,實施診斷。需要根據任務單,排除故障,細化步驟,做好記錄工作。教師需要結合現實情況,提高操作性,滿足“6S”標準。學生需要在診斷流程的基礎上,實施故障排查。以上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提高操作性,完成“做中學”價值性。
第六,檢查。需要結合工藝需求,對故障實施驗證。其次,需要分析任務的規范性,按照一定的步驟習慣,實施記錄計劃。教師需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實施有效的指導。學生需要將自己代入角色,根據驗證,分析、排查、記錄。以上的部分內容,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檢查評估能力與規范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第七,評價。首先,需要小組之間實施自我評價。其次,需要結合小組之間的評價態度,分析學習質量。接著,需要對表現好的小組或者個人給予鼓勵。然后,需要指出不足,探究優化措施。需要制定評分。最后,讓學生了解評價效果。教師需要在小組基礎上,實施分析和評分。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效果,認識到不足。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自我評價和接受他人評價的能力。
第八,總結。首先,需要分析故障碼不制冷原因。主要是空調放大器的問題,傳感溫度器問題,連接器或者是線的問題等。其次,結合以上的排查內容,制定診斷流程,總結學習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團隊關系。教師需要示范并總結。學生需要抱著嚴謹的態度,對總結進行記錄。目的為了培養學生完成簡評的能力,根據問題,探究出對應的解決計劃。
因此,課前準備,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基礎上,需要在團隊的協作下,提高自身主動性。按照實訓條件,制定工作流程認知規律。借助工具,把實踐帶入真實的情景教學當中。課上演好多種角色,幫助學生提高獲取途徑,促進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和教師的監督下,糾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把控課堂,提高專業技能。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汽車空調課程教學中應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了教學過程的針對性和仿真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處理故障的成就感,受到了職業院校學生的普遍認可,實現開設課程與就業崗位的“零縫隙”對接,為學生系統的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提供良好的學習基礎。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滿足了“雙師素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