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玲
摘 要: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商業模式的變化,由此催生了新商科人才需要的變化,因此高職院校要轉變人才培養的理念,構建適應新商科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在分析新商科市場營銷人才需求變化的基礎上,從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的構建、學生管理與評價、師資隊伍的建設等幾個方面探討新商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新商科;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5-0088-02
互聯網經濟的跨界融合催生了產業的交互和整合,企業對人才的需要也發生了變化。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職業教育必須服務于經濟發展。在新商科背景下,職業教育面對勞動力市場的新需求,如何構建適應市場要求的新商科人才培養體系,已成為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從商業模式的變革、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變化分析面對新的市場需要,如何轉變人才培養理念,探析新商科背景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新商科背景下商業模式的特點
在技術爆炸、轉換迭代的時代,我們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其一,技術和商業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發展,商業由原來的生意轉變為技術創新,越來越多的高知識分子用技術改變世界,把很多隱性信息顯性化,讓效率低下或原本不可能的商業模式變為可能。其二,邊界不斷被打破和重構。全球市場在經歷一場轉型,行業的邊界不斷被粉碎,營銷的邊界也不斷被打破與重構,企業商業模式不斷重構,跨界思維和跨界人才越來越受到歡迎。
二、新商科背景下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變化
在信息技術的驅動型,經濟的發展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相對于傳統的商業環境,新商科背景下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要求更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知識的交叉跨界融合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行業的邊界不斷被打破,營銷的邊界也不斷拓寬,跨界思維和跨界人才已成為未來營銷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市場營銷專業要突破原有專業的限制,重構專業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寬學科邊界,實現商業、技術和人文之間的交叉融合。
(二)應具備數字思維和工具方法應用能力
新的商業環境中,數據是互聯網提供給企業的最大紅利,為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提供了可能性,數字商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作為新時代的營銷人才只有具備數據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洞察消費者屬性,通過數據挖掘市場熱點,從而更好地開展營銷活動。
(三)具備全球視野
當今世界的發展呈現各領域的一體化趨勢,信息一體化、商業一體化趨勢日趨明顯。新商科背景下的營銷人才應具備全球一體化視野,針對全球性的關鍵數據與信息要具有一定的解讀能力,在機會中規避風險,在服務中展現專業。
(四)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
在這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知識快速更新,科技迅猛發展,新知識、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更替,新商科人才要保持一顆好奇心,以開闊的心態接納新生事物,善學習,在工作中不斷推陳出新。
三、新商科背景下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
新商業的發展對人才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新要求,為適應新商業對人才的需求,作為培養商科人才的高職院校應根據市場需求樹立“新商科”人才培養理念,滿足新商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一)人才培養理念應體現創新思維能力
在新商業時代,商業模式創新風起云涌,商業模式的變革推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繁榮。創新思維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動力,作為新商科人才只用具備交叉融合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更好的推進商業創新,因此高職院校商科專業人才培養設計中要提現創新思維能力的訓練。
(二)人才培養理念由原來的崗位需求向產業需求轉型
新商科背景下,傳統行業與互聯網跨界融合催生了新的產業和新業態,這種跨界的商業融合需要新商科人才的知識多元化,技能更具跨界性。在人才培養上,高職市場專業應由原來的崗位知識需要向產業知識需求轉變,注重學生交叉學科知識的培養。
(三)人才培養理念深度融入德育教育
新商業時代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在人才培養上,高校既要注重學生國際視野的開拓,又要注重愛國情懷的教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中應考慮如何將優秀的商業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通過何種形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新商科背景下市場營銷人才培養模式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在數字化商業時代,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由傳統的營銷人才向具有國際視野,數字化創新思維能力和跨界復合型人才轉變,學校也應根據產業發展動態重新定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由原來的注重職業能力導向向行業導向、產業需求轉變。在知識和技能融合的新商科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數據創新思維能力、適應新模式、掌握新技術,能開展線上和線下活動的新型營銷人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構建動態課程體系
新的商業環境,需要跨界復合型商科人才。為適應企業需求,高校在人才培養上應以“互聯網+”為載體構建各種知識融合的動態課程體系。一是根據行業、產業需求建立柔性課程體系,構建“基礎課程一體化、核心課程精準化、限選課程模塊化、任選課程多樣化”的課程體系,滿足新商科人才對復合型知識結構的需求。二是高職院校定期對人才需求進行調研,把握行業、產業人才需求,根據行業、產業發展需求動態調整市場營銷課程體系。
(三)豐富課程門類
新商科人才必須與時俱進,除掌握前沿的營銷知識外,還應將信息技術、數據分析與處理、創新思維等引入到教學中,使商業人才具有開闊的視野、創新思維和專業能力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在課程開設上,市場營銷專業開設新媒體營銷、電商運營、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創新創業等課程,使學生專業能力輻射更廣,思維更開闊。
(四)優化教學管理和學生評價體系
新商科人才在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學習過程的管理,由原來的紙張閉卷考試改為過程性考核,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的考核。在評價主體上,高校應重視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評價,定期開展調研活動或校企合作,開展“一師一企”雙向評價,由校企雙方教師團隊共同評定學生成績。在技能考核上,將國家相關職業證書考核的內容融入教學中,采用職業證書和課程考核掛鉤的考核方式。
(五)打造跨界融通營銷師資團隊
打造跨界融通教師團隊,一方面,可以鼓勵教師開展跨學科研究,開闊視野,提升專業融通能力;另一方面,改革校內管理體制,圍繞市場營銷人才對知識技能跨界培養要求,整合校內外資源,打破學院、專業限制,組建跨院系、跨專業的教學團隊。
參考文獻:
[1]? 劉幸赟.跨境電商背景下高職市場營銷人才培養研究[J].職教通訊,2019,(2):22-25.
[2]? 楊建新.高職新商科數字化教育生態的構建[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1-6.
[3]? 鄧志新.新商科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4):57-61.
[4]? 張瀟化.新媒體下高職院校營銷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7,(11):31-34.
[5]? 沈侃.基于商科特色的高職服務類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以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中國商貿,2013,(11):191-192.
[6]? 李雪蓮,楊威.“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2019,(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