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高校中文類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和提升高校學生專業能力及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時代快速發展和不斷變革的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理念都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基于此,主要以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 傳統文化? 教學理念
漢語言文學作為高校中文類的基礎性課程之一,也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的關鍵所在,同時也肩負著傳播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責任與使命,對提升學生民族認同感有著積極的影響。而當前漢語文學教育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不僅體現在漢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存在著局限性,學生未來的就業較為困難,還體現在教師關于這方面的科研成果較少,高校對漢語言文學的教育未能引起一定的重視。同時,在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當中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也較為落后,這諸多因素,都阻礙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效發展。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內涵
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概念最早形成于五四運動時期,其主要的服務對象是政府,根據當時的政治發展需求,為其培養政治服務型人才,當時還并未形成相應的專業,專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主要內容。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有所變化,從而也促進了漢語言文學教育在針對人才培養模式上的改變。漢語言文學畢業生的專業能力主要是通過口語表達和中文寫作來進行展示的,這也是對該專業學生的基礎要求。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就業方向較為廣泛,無論是新聞記者、語文教育還是企業秘書和行政管理都有所涉及。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這些行業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所以,這就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積累豐富的文學常識,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寫作能力。并且,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也要在專業知識學習中注重對自身創新意識的增強,只有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的需求,更好的適應今后的工作崗位。而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當中,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也在進行著教育改革,從而逐漸忽視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教育中也沒有意識到人文素養和人文知識儲備的重要性。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理念不明確
教學理念作為社會學科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依據,必須在教學中始終堅持相應的教學理念,從而確保教育教學的有效開展。而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當中,由于受到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沖擊和影響,對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沒有做到明確的認識和了解,更加沒有做到對人才培養方向的深入探究,從而使教育當中并沒有合理的教育教學發展理念。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教育教學領域也在不斷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同樣也面臨著改革,而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明確不僅影響了專業的發展,更加阻礙了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行。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方式不科學
高校的課堂教學當中具有明顯的自由性和開放性,而在這種較為輕松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學習能力有著更多的要求和挑戰。而在目前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當中,仍然沿用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常常是被動接受知識,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是采取較為機械化的講解方式,課堂上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沒有做到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激發,更加沒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足夠的空間,違背了平等教育的要求,從而導致了學生漢語言文學教學逐漸失去了興趣,甚至出現了厭惡的情緒。
(三)漢語言文學教育教學的就業率低下
隨著高校在招生方面的逐漸擴大,學生也在就業方面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壓力,漢語言文學教育也在其中。漢語言文學學科本身就具有就業難的問題,再加上學科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書寫能力的培養上,而教學實踐當中卻忽視了對學科優勢的重視,從而導致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審美能力、人文素養、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上,都無法滿足社會對學科專業的要求,從而導致了學生無法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四)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考試形式過于單一
目前高校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考核方面主要面臨的是書面考核的形式,這就表明了高校過于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升和培養,更加沒有將學生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育中的重點,從而使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也過于注重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只需要在考試前進行短期復習就能夠拿到好成績。長此以往,不僅使學生不注重課堂參與,還使學生在日常表現出了懈怠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風氣,阻礙了學科的發展和完善。
三、當前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和對策
(一)社會功利性思想風氣嚴重,人才培養理念受到嚴重的沖擊
漢語言文學教育的主要發展目標就是學生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身和社會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識,并對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進行傳播和弘揚。由于漢語言文學學習發展目標的特殊性,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中要減少功利性需求對學科教學的影響,在人才培養當中,注重對人文素養的加強。所以,漢語言文學教育在發展和改革的過程中要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確定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的理念,不僅要使學科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還能突出學科的特點和專業性。
(二)素質教育理念未能有效落實,漢語言文學教育課程體系不合理
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主要的問題就體現在課堂教學當中,由于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性,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不具有較強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還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在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優化過程中,要將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基礎,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知識的學習中養成二次學習的習慣,從而讓學生能夠對漢語言文學產生一定的興趣,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
(三)漢語言文學教學方法單一,課程實踐教學系統不完善
在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夠結合時代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和方式,從而在實現人文類學科教育應用性的提升,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學生發展的需求作為教育教學開展主要目標。同時,漢語言文學教育還要在教學當中,加強實際生活與專業學習的聯系,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總結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當中存在的諸多的問題,都限制了漢語言文學教育的不斷發展,若想實現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人文素養、溝通能力、文學知識的有效提升,做到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就需要高校和教師加強對問題因素的探究,結合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案,實現漢語言文學教育的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楊.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6):133.
[2]鄧華.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08):89.
[3]馮志英.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思考[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