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圓(從化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廣東廣州510000)
上世紀70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就高度重視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制定相應的化學品安全管理法規,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修訂完善,進而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化學品安全管理法規體系,成效顯著。近年來,我國也針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出臺相應法律法規,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尤其在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接下來,談談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風險的幾點思考。
我國在開展進口危險化學品管理過程中,編制了《危險化學品目錄》,這其中涵蓋了需申報記錄的危險化學品名稱,要求進出口的危險化學品都必須按照目錄的名稱進行申報,且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檢驗監管工作需由當地海關開展,但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多是由登記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代理報檢公司、收貨公司來開展申報工作的,這些公司雖然知道有危化品目錄但卻不了解自己申報的化學品的危險特性。所以,很多工作人員都不會按照相關規定來申報。如,一些公司買“稀釋液”等物品時,沒有按規定申報,但有關部門在抽樣檢查貨物時卻發現了硝酸等危險化學品。
一般來說,人們都是通過危險公示標簽來識別化學品的危險性的。所以,危險公示標簽在危險化學品的生產、銷售、運輸等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危險公示標簽會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一旦發生危險就及時采取有效對策進行解決。但是,目前國內危險公示標簽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出來,使得危化品生產、運輸、使用及監管人員在面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時無法安全、正確、高效處理這些產品。具體表現為,第一,沒有將危險化學品標簽真正貼到裝有危險化學品的容器上,造成工作人員無法及時、有效辨識出危險化學品;第二,雖然一些危險化學品的外包裝上貼了危險公示標簽,但因為粘貼不牢、字跡模糊等問題,使得標簽掉落,或者無法正確辨識出標簽,增加了工作難度;第三,粘貼的標簽上信息不夠詳細,也沒有明確指出應急處置對策,極易造成嚴重的后果。
目前針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工作,除散裝危險化學品外,其他進口危險化學品都在目的地實施抽樣送檢。如果出現企業高危低報、涉危不報,并且包裝質量不能滿足實際貨物危險特性的情況,危險化學品從口岸到目的地的運輸就會存在很大風險。但是,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須經檢驗才能確定,因此很難把這類風險排查在國門之外,導致海關檢驗監督工作開展、排查的難度非常大。
基于企業層面,企業要注重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通過定期開展培訓的方式引導工作人員不斷學習危險化學品常識,及時掌握新工藝、新技術,實現安全知識在企業內的普及,從而提高企業生產的安全性;基于監管層面,當地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的具體規定來檢驗進口危險化學品與包裝,高度重視檢驗監督進口危險化學品工作;基于企業與監管部門共同層面,主要監管部門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系,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有序、高效推進進口危險化學品的檢驗監督工作,確保進口危險化學品滿足安全標準,進而維護廣大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建議進口危險化學品主要檢驗監督單位,根據相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提高風險布控精準度,而有效提升政府行政效率與水平、不斷優化地方投資環境、積極縮減企業成本。在保證監督到位的前提下,讓企業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得到最優質、便捷的服務。所以,新形勢下,建議對進口危險化學品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增加違規違法成本,針對那些報檢企業進行誠信度累加管理,即企業誠信度越高,那么通關速度就越快。針對那些誠信度較高的企業,予以相應的獎勵,從而不斷提高企業做好對進口危險化學品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建議結合最新的GHS、TDG等國際法律法規來不斷完善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依據,注重做好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研究工作,積極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危險化學品技術法律法規,使得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有法可依;并針對檢驗不合格物品制定完善的處置處罰對策,結合相關規定、實際情況來健全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法律體系,從而不斷提高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工作優質、高效進行。
建議加強與進口危險化學品企業的聯系,定期開展實地走訪活動,實地宣傳貫徹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政策法規,尤其要加強針對企業在申報進出口危險化學品的品名及相關危險特性信息是可能出現的漏報、誤報問題進行宣傳、指導,引導碼頭倉儲、代理等單位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確保這些企業充分了解、掌握檢驗監督工作。其次,建議各監管部門建立完善的溝通交流機制,國內收貨人與國外供應商建立良好的溝通合作機制。確保國外供應商及時掌握最新法律法規要求,并科學編制危險公示標簽與安全數據單,確保進口危險化學品能夠順利流通。
建議監管部門通過UN 編號、品名比對、hs 編碼、危險特性分類鑒別等手段來不斷完善進境危險化學品的檢驗監督工作,建立健全電子監管體系,不斷完善電子監管系統功能,提升通關效率與水平,并第一時間找到問題降低損失,提高效益,并維護國家安全;將入境貨物檢驗監督工作滲透到企業中,積極建設口岸電子監管體系,從而不斷提升口岸物流通關速度與水平。
綜上所述,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進口危險化學品檢驗監督工作還需不斷完善,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支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對進口危險化學品的需求與日俱增,若不加強檢驗監督工作,極易引發事故,進而造成嚴重的經濟財產損失,甚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基于此,應高度重視進口危險化學品的檢驗監督工作,創新檢驗監督手段,不斷降低風險,從而提高進口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性,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