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祝啟
(中海石油環保服務(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452)
通常造成危險化學品泄漏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
(1)人為原因,指的是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由于人工操作失誤造成泄露問題。從實際情況來說,由人為因素導致的泄漏事故常常是確定危險化學品制作工廠位置時未能全面勘測、工廠建設不標準、安全制度不達標、未按照操作步驟執行等,加之存儲和使用化學品時,沒有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導致危險化學品泄露風險進一步提升。
(2)自然原因,主要包括由地震、雷擊、洪水等自然危險造成在制作、運輸和使用化學品時發生泄露問題。
在接到報警電話后需要查明匯報人信息、泄漏事故具體位置、發生時間、產生原因以及具體的泄露產品等情況?;谙嚓P信息派遣專業的救援團隊,并向上級部門如實匯報。整體上要達成接警及時、到場準確、快速救援的目標。
相應的管制區域應該按照風向劃分成上下位置,對應區域中要設置隔離帶,嚴格把控進出該區域的車輛和人員信息,做好實名記錄。進入隔離區域的人員要進行三級以上防護,防護等級不達標禁止進入隔離區,設立好警示牌。相關救援隊伍和技術人員要配備好一級防護設備,實際檢測泄露程度、產品濃度以及泄露區間,及時疏散泄露區域的無關人員并將具體信息提交到指揮部門。基于泄露產品的毒性程度和泄露情況,設定具體的防護等級,并配備相應的防護裝置。
對隔離區內的無關人員進行疏散主要有兩種方式:撤離和就地保護。通常在時間充足且準備妥當的情況下,對無關人員實行有紀律、有順序的撤離,將其轉移到安全位置。一旦時間緊迫且難以有效疏散,就需要就地保護,進入到周邊建筑內進行躲避,關閉內部門窗,切斷通風路徑。
基于泄露事故的具體情況給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如果條件允許要合理把控危險化學品進一步泄露并阻斷擴散的可能性。一般來說,對泄露源頭進行把控時,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工藝控制。將發生泄露事故區域的閥門全部封閉,暫停工作或者重新設計生產方案、物料運輸途徑、采取局部停止、縮減負荷等方式。
(2)外套包裝。在危險化學品運輸階段出現的泄露問題,常常借助外包裝的方式予以解決,也就是把發生泄露的存儲設備全部轉移到預先準備的大型容器中密封存放。
(3)堵漏修補。通過儲存罐等大規模容器運輸危險化學品時出現泄露問題后,要及時修復并堵住缺口,確保不會擴大泄露影響,這也是緊急預案中較為重要的一環。
(4)倒罐。借助泵設備通過人工加壓的方式把破損裝置中的化學產品導向備用容器之中。如果轉移存在易燃易爆元素就需要借助防爆裝置和專用工具。
(5)轉移。一旦無法進行堵漏修補和倒罐操作,就需要結合具體情況,把發生泄露問題的運輸裝置轉移到安全區域。在安全區域內要事先準備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修筑圍欄或挖掘深坑,由此可以將出現泄露的化學品轉移到深坑之中,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6)如果是水體發生泄露事故,應當構建壩體,或者利用表面水柵和密封水柵分別去除不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如果是在海上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泄露問題,需要利用集油試劑防控化學品進一步擴散,進而采取相應的吸附原料和特殊裝置對泄露物質進行回收。若對存在火勢范圍和爆炸隱患的裝置、管道進行閥門封閉時,消防隊伍要利用水槍輔助,掩護操作完成。
當事故現場經過有效處理后,還需要持續測定泄露位置的情況,確保污染降為零后,方可打掃現場。將被化學品污染的裝置進行全面清理、更換,嚴格按照操作步驟和安全制度進行設備檢測和廢棄處理。清查事故處理人員和使用設備,去除警戒線,有序撤離現場。
大多數的危險化學品都含有毒性,尤其是易揮發的危險化學品在發生泄露問題后容易快速擴散的外部環境中,產生的有毒空氣組成較為復雜,甚至很長時間難以消散,整個擴散過程還會受到現場風力情況和地勢影響。所以,處理易揮發有毒化學品的泄露事故時,要預測好有毒氣體的擴散趨勢和濃度指標,及時有效地劃定危險區域并做好相應的警戒工作。
一般來說,處理易揮發有毒化學品的泄露事故時會利用上述模型進行分析并采用檢測裝置確定具體參數,合理規劃危險區域,對區域內的無關人員進行有效疏散,確保危險氣體濃度指標滿足安全要求后,方可去除警戒。
易揮發的危險化學品還存在較大的易燃易爆安全隱患,能夠利用擴散模型分析危險氣體濃度和相關參數指標,將爆照濃度控制在10%,由此設定警戒區域,保證警戒范圍內不存在任何火源,降低火災爆炸風險。
通常處理易揮發泄露化學物質時可采取的方式有以下幾種:(1)噴劑稀釋;(2)外力驅散:(3)化學中和。
(1)泡沫覆蓋
實際處理泄露問題的過程中,如果存在對環境破壞和易燃易爆的飄浮物質,需要借助化學泡沫進行覆蓋處理,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揮發程度,還能減輕風險。此外,通過泡沫覆蓋漂浮物質,還可以降低進一步擴散的危害,有助于回收處理。
適用范圍:①主要適用存在易揮發特性的漂浮化學品;②對不同化學品要選取適當的泡沫材料。
注意事項:①選擇的泡沫要和泄露化學品不相容,同時結合泄露物性質具體選型;②實際使用各種泡沫的過程中,要至多間隔一小時進行循環覆蓋,保證揮發程度有效控制,如果條件允許,要保證漂浮物質全部去除。
(2)吸收劑法
如果處理漂浮液體、揮發較慢的泄露化學品時,應當選擇合理的吸收試劑?;谙嚓P數據可以看出,當前市場常見的水上危險化學品吸收試劑差異明顯,具體適用場合也各不相同,同時在實際處理泄露事故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說采用立方體或球狀泡沫塑料覆蓋在水上漂浮物質之上,再利用水柵阻隔,就能有效解決問題。
上述方式常常適用在規模較小的泄漏事故中。
注意事項:①吸附試劑要制成塊狀或片狀,由此增大接觸范圍,優化吸收結果;②對使用后的吸附試劑要集中處理,同時對吸收的化學品有效處置;③一旦吸收試劑達到飽和就需要重新脫附才能使用。
(3)現場焚燒
如果泄露物質的易燃易爆風險較低,處理時就可以在泄露位置進行點燃操作,將漂浮物質燃燒,由此不僅可以去除漂浮物質還能降低風險,又避免使用其他的處理手段。
適用范圍:①具有可燃性,且燃燒產物無毒或低毒;②水面、海面相對平靜的泄漏現場;③泄漏量小的泄漏現場。
注意事項:①注意點火方法的選擇;②注意做好處置人員的個人防護;③點火時一定要在上風方向進行;④注意避免防止發生次生火災。
總之,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泄漏事故,將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環境破壞、甚至是人員損傷等,因此要實現工業安全生產,就必須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并做好泄漏事故的處置工作,制定處置預案、落實安全責任,做好預防工作。合理、有效、全面的危險化學品泄露事故的應急處置程序和措施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