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鑫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規劃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0000)
綜合客運樞紐對外運輸方式是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運輸方式。目前,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運輸方式在各自場站內都建立了統一的導向標準,但在樞紐周邊、站前廣場、換乘大廳及通道、進出站口還缺乏統一規范標準。
綜合客運樞紐換乘導向系統服務的對象為行人和車輛,其設計的基本單元和主要對象是導向要素,各類導向要素由導向信息元素組合構成。
導向要素由導向信息元素組合構成,導向信息元素包含:圖形符號;方向符號;文字;顏色。
2017年,江蘇省開展了《綜合客運樞紐換乘導向系統》課題研究,詳細調查了目前運營的綜合客運樞紐在導向系統布置、標志設計和系統建設管理等方面存的問題。
(1)出站口
問題:①缺乏平面圖、分層索引圖等綜合信息標志,旅客一出站就失去方向感;②沒有咨詢臺,或咨詢臺不夠醒目;③公交分散布置時,沒有在出站口給出足夠的指引。
對策:①鐵路、公路出站口應布置主要換乘方式的導向標志、分層平面圖或分層索引圖;②在靠近出站口不遠處的醒目位置布置咨詢臺;③公交分散布置時,需要在出站口給出詳細的信息和指引。
(2)換乘通道及換乘大廳
問題:①懸掛式標志的距離太近,太過密集;②廣告布置較多,對導向標志的影響大;③缺少平面圖、分層索引圖、周邊信息圖;④所有的圖都是一個方向,沒有根據乘客所在位置進行調整;⑤標志布設位置不夠醒目或太高,難以識別;⑥部分關鍵節點缺少標志,導致信息不連續。
對策:①懸掛式標志的距離應按照國標要求設計;②廣告需要與導向標志保持一定的距離;③換乘通道中需要適時增設各種圖,幫助旅客形成方向感;④所有的圖需要與乘客的方向保持一致;⑤換乘大廳應特別注意保證導向標志信息連續,關鍵節點可同時設置地面和懸掛標志,導向標志、位置標志和綜合信息標志應合理選擇;⑥標志布設選擇的位置應符合國標要求和旅客的流線,注意與旅客視線保持一致,避免設置太高、太矮、太偏等問題。
(3)進站口和樞紐周邊
進站口通常都有十分顯著的位置標志,周邊區域一般都設有指向樞紐的各類導向標志,在布置上,總體能夠滿足旅客要求。
(4)標志類型
問題:①導向標志使用較多,各類綜合性標志使用較少;②導向信息的印刷品使用較少。
對策:①標志類型應多樣化,充分發揮各種類型標志的特點,特別關注分層索引、平面圖等綜合性標志的設置;②在咨詢臺、換乘通道、換乘大廳等處,提供導向手冊、小紙條等。
(1)標志內容
問題:①信息沒有進行分類、分級或分類分級不清晰;②主要換乘、服務性信息缺失比較普遍,如停車場、洗手間等;③平面示意圖上信息缺失,如指北針、所在位置、周邊信息等缺失;④公交信息圖線路信息缺失,部分公交線路表只有線路名稱,沒有起訖點和發車時間。
對策:①應遵循標準信息分類分級,如交通信息和輔助信息分類;②導向信息要全面,不能遺漏交通功能區和服務設施;③平面圖、公交線路表等標志要注意信息全面、有用,主要信息不缺失,同時也不加載無用信息。
(2)信息元素
問題:①箭頭使用不規范;②汽車客運站、公交站等圖形符號使用不規范;③文字使用不統一、中英文翻譯不規范;④對各功能區進行了顏色區分,但不統一,或是因為色差導致難以判別;⑤文字、圖形、符號的版面設計不規范。
對策:①信息元素應按國標統一使用;②功能區顏色區分不宜過多,特別在軌道交通的城市,注意與城市軌道的顏色區分。
(3)尺寸、材質
問題:①標志上的文字太小看不清;②后補的標志一般很大或很小,整體不協調;③地面標志不醒目,金屬質地或者較深的顏色很難被注意;④照明條件不佳處,使用了不會發光的標志;⑤標志材質脆弱,容易被損毀,容易掉色。
對策:①標志及其內容的大小應符合國標要求;②后補的標志應與原標志風格統一;③地面標志需要使用醒目的顏色;④在照明條件不佳的區域,使用發光型標志;⑤標志材質應選擇牢固不易褪色的類型,特別是戶外的標志。
問題:目前大部分樞紐的建設和管理主體不同,事權不明確,重視程度不高,導向系統基本上邊施工邊設計,一般由施工單位委托廣告公司開展,沒有相應的資質。此外,缺乏公共區域導向系統設計標準。
對策: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行業管理,制定技術標準,設置并提升設計單位資質門檻。提倡換乘導向系統統一設計,在樞紐規劃設計階段,同步開展換乘導向系統設計,并統一牽頭單位。
系統設計規范。系統應遵循國家公共信息導向的標準規范;不同導向要素相互配合和補充,內容保持一致,形成穩定連貫的體系;外觀和導向信息元素應保持風格一致。
傳遞信息連續。堅持“以人為本、以流為主”的設計原則,注重信息的連續性。點位布置要統籌關聯前后標志,形成信息的前后呼應,使導向流線的各環節連續一致。
標志布局合理。標志設置方向(標志本體的正面)與主客流來向垂直;從旅客所在位置至目的地,應盡可能縮短導向流程,減少流線改變方向,避免標志過度重復設置。
導向信息易辨。導向信息元素與其襯底色應有足夠的對比度;信息應在觀察距離處清晰分辨;設置位置宜避免被其他物體遮擋,垂直于客流流線不宜設置廣告;標志在光線不佳和夜間使用時,應保證有足夠的照明或使用內置光源。
輔助導向多樣。鼓勵合理運用多種換乘導向要素和輔助導向方式,如提供換乘導向手冊、導向卡片、導向電子顯示屏、開發換乘導向APP或微信公眾號等。
明確責任主體,與主體建筑在各個階段加強協調與配合。導向系統應與主體建筑同步設計、同步建設,應充分考慮空間、載體和照明要求,做好預留。同時,要加強換乘導向系統維護,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和規章。
綜合客運樞紐是各種對外運輸方式之間及與城市交通之間實現有效銜接和一體化客運組織的關鍵節點,其換乘導向系統的科學合理布置和設計對縮短旅客換乘時間,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服務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導向系統的構成和設置范圍進行了界定,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并從布置、設計和管理兩個層面對導向系統構建原則要點進行了總結,以期為綜合客運樞紐導向系統建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