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玲


非常期待天津作為直轄市,撐起京津冀,恢復當年的經濟繁榮,期待天津再次偉大。
11月初,天津房產中介朋友圈都在瘋傳“天津房地產市場取消限購”的消息,隨之而來的是,房產銷售人員的情緒高漲。
不過,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津住建委”)稱,傳言不屬實。
11月2日,中國品牌記者咨詢天津住建委,天津住建委回復道,“天津還是履行2017年3月樓市限購政策。”
下滑通道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9月,天津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0.2%,同比下跌4.6%。這已是天津二手房價連續第15個月環比下降,連續9個月同比下跌。而天津寧河、靜海、大港、東疆港等地房價,已經進入萬元時代。
克爾瑞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天津商品住宅庫存面積3632萬平方米,在一線及強二線城市中最高,且是唯一超過3000萬平方米的城市。按照過去12個月的銷售去化平均速度,天津的去化周期長達28.2個月,僅次于大連。
與此同時,天津目前二手房掛牌數量全國第一。
而今,天量庫存導致天津房地產市場下行,市場端的情緒則傳導到房企的投拓端,很多開發商投資標的已經把天津摘掉,天津的土地市場進入“寒冬”。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全年土地出讓金1300多億元,全國排第11名,2020上半年,天津土地出讓金400多億元,掉到全國第17名,同比減少45%,僅完成2020年預期成交額的24%,為近幾年最低水平。
而天津“海河英才”計劃,也沒有太大的成效。
2018年5月,天津“海河英才”計劃宣布實施,由于落戶政策大幅降低,引來一大批外地人排隊落戶,在當時曾經造成為轟動。當時,不少人認為,戶籍政策的松動,將會推動天津房價的上漲。2020年8月中旬,天津市人社局在公開回復網友提問時稱,兩年多來,該市共引進人才近30萬人。
房價下滑、土地市場低迷以及外來人口減少,所能體現的一個信號是,這座城市的吸附能力正在減少,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士、企業人士并沒有認可這里的價值。
下滑原因
任澤平說,中國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但在天津,似乎不是這樣的。從天津房地產市場的周期角度來看,天津的經濟環境和天津的房地產市場掛鉤。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前十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2019年,天津GDP為14104.28億元,比前一年增長4.8%,從2018年的第六位降至第10位。
天津曾經是中國城市經濟的領頭羊。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3年,天津的GDP增長率位居全國第一,分別為17.4%、16.4%、13.8%和12.5%,超過深圳、蘇州、廣州等城市。此時,也是天津樓市穩中有漲的階段。然而,隨著新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天津的增長勢頭有所緩解。
2017年,天津GDP僅增長了3.6%,2018年僅增長3.6%。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結果,天津的GDP在2018年被修訂為13362.92萬億元,減少5446.72億元。在此基礎上,天津GDP在2019年僅增長了4.8%。
天津GDP增長緩慢時候,天津的房地產市場同步進入“寒冬”。
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天津2017年的二手房交易量比2016年下降57%,2019年比2018年下降11%。疫情之下,今年1~7月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3%。2020年二手房成交均價較2017年下跌9%。
沒有深圳的科技勢頭,沒有杭州的互聯網環境,又過渡依賴外貿和工業,天津的房價很難上漲。因此,天津房地產市場要想健康穩健發展,就需要天津作為直轄市,撐起京津冀,恢復當年繁榮的經濟態勢,期待天津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