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蔭 劉沛(四川交投國儲能源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風險管理對于加油站工作的開展來說至關重要,是加油站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就現階段的發展狀況看,輸入性風險管控在加油站風險管理中占比較重。所以需要對加油站當中的輸入性風險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尋找正確的解決對策。
(1)突然性。“事件的起因、規模、事件的變化、發展趨勢以及事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也不能事先描述和確定,是難以預測的”,這使得加油站應對突發事件預防機制的建立存在困難,也就是突發事件偶然性和隨機性的體現。
(2)復雜性。加油站的規模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其涉及到的環節比較多,并且關鍵的設備設施等在室外,操作人員以及外界因素等都會對加油站安全管理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3)嚴重性。輸入性風險的危害性不僅體現在環境的破壞、組織的消失、人員的傷亡、財產的損失上,還破壞性地沖擊了社會和個人心理。
(4)關聯性。輸入性安全事件一旦爆發,往往會產生連鎖反應,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在連鎖反應的影響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起因,往往也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5)緊急性。嚴重的輸入性安全事件是一種嚴重威脅社會系統的行為結構和基本價值的事件,并且隨時可能針對這種事件作出關鍵性決策。
案例1:2019年12月16日10時27分左右,某加油站一輛面包車停靠在加油站旁的車輛突然沖入站內,從側面撞擊加油機,1人受輕傷,面包車前保險杠不同程度損壞,加油站1個防撞桶、防撞柱均有不同程度受損。
案例分析:車輛事故主要發生在加油作業區或臨近加油站附近區域內,即靜態交通問題,此類交通問題多存在于人員的駕駛問題,按照特點可以分為進出站車速較快導致車輛沖撞、危化品運輸車輛泄露、駕駛員誤操作、站內通行導致擦掛、車輛自燃等類型。加油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與處置:(1)事故應急方面,車輛事故要編制具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對事故發生后進行有效的控制,有效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日常管理方面,員工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強對加油站現場安全環境的巡視,進行車輛的疏通,隱患的排查,突發事件的處理等。(3)提高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杜絕思想麻痹大意,確保應急處置及時等情況發生。(4)目視化警示標志位置張貼醒目位置。(5)合理設置消防器材。
案例2:2016年3月17日中午11時50分,某加油站當班員工發現油罐區站外不遠處山上大火燃燒,并伴隨大風灰燼飄落到加油站。加油站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站經理迅速組織員工撲滅火情。為確保大火不死灰復燃,確認無誤后返回加油站。
案例分析:自然災害類事故主要發生在加油站周邊,但因影響范圍較大,易對加油站造成嚴重影響。按照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地質災害、周邊環境起火等類型。加油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與處置:(1)針對不同類型的自然災害,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2)配備一定數量的應急物資。(3)督導加油站員工開展完整的應急演練。(4)與政府各職能部門建立長效的聯動機制。(5)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案例3:2018年02月18日05點15分,兩名歹徒闖入某加油站便利店實施盜竊。幾分鐘后,正在二樓休息的該站負責人聽見異響后下樓查看,發現并大聲呵斥其偷盜行為。兩歹徒見狀,一人用刀指向該站負責人,另一人則用鈍器襲擊其背部,該站負責人及時退出了便利店,此時兩名歹徒逃出了加油站。經核實,該站負責人受輕微傷,個人被盜財物價值約15000元左右。
通過對上述案例及其他同類型事故的認真研究、深入分析及現場調研,得出以下結論:
案例分析:人為因素類事故主要發生區域集中在在加油區、油罐區、站房區。按照性質可以分為偷盜搶劫、惡意襲擊、意外攜帶火種等類型。此類風險通常具有普遍性、隱蔽性、突然性、嚴重性、多樣性等特性。加油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與處置:(1)構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提高人員安全意識。(2)督導加油站員工開展完整的防恐演練。(3)配備充足的防恐防暴器材。(4)與政府各職能部門建立長效的聯動機制。(5)科學靈活的簡化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流程。
案例4:2020年2月16日晚上18時50分,某加油站當班員工發現一輛鄂牌轎車駛入站內加油,現場人員發現該駕駛員未佩戴口罩,并且神似緊張,并且不愿意進行體溫檢測,為確保加油站安全,加油站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當班員工立即撥打高速交警電話協助處理,并將該駕駛員送至醫院進行隔離觀察。
案例分析:服務區可能發生的輸入性公共衛生事件歸類為:疫情、司乘突發疾病。加油站作為人員來往密集的場所可能發生突發損害社會公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疫情或在加油站內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群體性異常反應食品和職業中毒及其他嚴重影響旅客、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時,同時加油站作為一個為公眾提供服務的開放場所,其公共衛生事件存在人員密集傳播快、人員流動性強不易監管的缺陷。石油銷售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與處置:(1)針對特定傳染性疾病或者疫情(如新冠肺炎)有應急處理方案或處理流程。(2)督導加油站員工開展完整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3)與政府各職能部門建立長效的聯動機制。(4)為員工配備足夠的防護物資。
由于加油站存在人員流失率高的特點,部分企業對員工教育培訓不到位,大部分新員工只能對基礎操作進行掌握,缺乏安全管理意識,不能有效處理安全隱患,導致在加油站當中出現違規操作的問題。例如,在工作當中不能按照規定穿戴防靜電的服裝,或者是直接向塑料桶中裝汽油,在車輛沒有熄火的情況下就開始加油、車主在作業現場打接電話。此外,部分加油站老員工存在安全意識薄弱,很容易犯低級錯誤,等等。
加油站通常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減速帶距離加油站過近,出現車輛較快或失控的情況,會導致車輛撞擊加油機作業區;第二,是安全報警裝置安裝不到位,在出現突發事件時,不及時尋求幫助;第三,油罐區未進行有效隔離,由于成品油具有揮發性較強,易燃易爆的特性,不進行隔離的情況下,外來人員進行罐區或附近吸煙等行為會直接造成事故的發生;第四,高峰期支付時間較長,導致顧客情緒不穩,顧客與員工或顧客之間易發生糾紛矛盾;第五,監控不到位,當發生突發事件后,無法有跡可循,造成證據流失的情況。
除了一些大的石油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很多小型企業安全管理制度都出現嚴重的形式化色彩,還有一些企業甚至出現安全事故時,員工不知所措,相互推脫責任,還有負責人之間權責不清的問題出現,不能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建立和落地落實,日常的安全巡查也是流于形式。
依據相關風險管控標準規范,結合公司實際,制定并完善加油站輸入性風險的制度規范。明確安全風險類別、評估分級的方法和依據,明晰重大事故隱患判定依據,結合公司及屬地實際,制定并完善輸入性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內部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全面開展風險識別界定,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區域特征及人員崗位職責,發動并組織全員參與,采取安全績效獎懲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過程對各個崗位及環境中可能存在風險的實質因素進行全面的識別、分析和評估,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持續更新完善風險辨識。加強對一線單位風險辨識指導,對生產經營范圍內安全問題進行梳理和分級分類,提高風險認知。
根據風險辨識結果,對加油站風險分布的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相應風險等級,建立完善風險數據庫,繪制“紅黃橙藍”風險空間分布圖。加強監督檢查,差異性管控加油站輸入性風險實,重點監控高風險等級區域,保證風險管控措施實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強化運營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預警,逐步達到主動辨識、主動排查、主動整改的閉環管理模式。
加油站應加強輸入性風險教育及技能培訓和風險應對。建立完善相關風險公告制度,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定崗位、區域風險識別卡、應急處置卡等工具,增強員工對輸入性風險的認知和警惕,加強一線員工對于風險界定的認知,熟悉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及崗位,設置相應警示標示,強化輸入性風險的監測和預警。
一是建立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健全完善應急響應體制機制,優化應急資源配備,完善應急預案,提高加油站安全運營保障水平;聯合地方安全部門實習安全演練,強化應急聯動,保障服務區受控運營。
規范檔案管理,促進檔案管理標準化建設。資料成冊、文件歸檔,電子紙質并存,形成風險及安全是事件的“身份證”,逐步豐富輸入性安全事件及風險的動態數據庫。
加油站輸入性風險涉及方方面面,細分方式也各不相同,其重點部位、時點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且在實際工作中情況也是復雜多變的。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汽車的保有量大幅增加,作為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也對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期的工作中試點實施,不斷完善,總結分析,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輸入性安全風險預防與處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