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線》雜志網站1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快速識別新型病毒是公共衛生的一場勝利去年12月中旬以來,一種神秘的疾病出現于中國中部城市武漢,那里也是將近20年前一種致命病毒蔓延的地區。到目前,已有1人死亡,幾十人住院治療,他們出現不明原因的類似肺炎的癥狀。上周四,中國官員宣布,中國科研人員發現了造成這種疾病的病原體。他們說,元兇是一種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該類病毒的其他分支可導致普通感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
中國官員說,并無證據表明這種病毒能輕易在人際傳播。目前中國境外只有一名患者被確認,是來自武漢的一名女子,她在泰國旅游時患病。
在一些西方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看來,武漢肺炎疫情的變化情況具有好的一面。它表明自從2003年SARS暴發以來,中國的科學基礎設施和公共衛生政策取得了巨大進步。那次流行病最終擴散到26個國家,造成774人死亡,數千人患病。
吉姆·萊杜克曾是美國疾控預防中心的病毒學家,曾領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終找到了引發SARS的冠狀病毒。他說,這一次不同,中國擁有了更好的技術和不同的政策。此次暴發,第一例病例12月12日出現在武漢,當地衛生官員一兩個星期后即發出警報。“這真實反映了中國在公共衛生和透明度方面的承諾,他們確實在做最前沿的科學研究。”
2017年,中國在武漢建成了首個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該實驗室的許多科學家曾在得克薩斯州接受萊杜克的培訓。萊杜克說:“這些資源都是SARS時期中國所沒有的。”
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說:“中國衛生部門迅速行動控制住病情,這應該得到肯定。”不過,目前還有很多其他信息尚未公布。“比如,對于可能的動物宿主,這種新型病毒未來可能向人類傳播的途徑是什么,我們現在仍一無所知。”▲
(作者梅根·莫爾特尼,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