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英,趙 娟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成都 610067)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1]。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2017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突破700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30%增長到2016年的42.7%,我國正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邁進[2]。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 002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1.6%,其中普通本??飘厴I生758.53萬人,比上年增加5.22萬人。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再創歷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格局調整,再加之教育培訓體制改革滯后,導致現階段結構性就業矛盾越來越突出,招工難和求職難并存。結構性就業矛盾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現象比較嚴重。為實現大學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需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用創業帶動就業。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提出,職業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的一種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在國家新發展階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2019年,國家開始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要求試點院校在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的同時,還要鼓勵職業院校學生積極考取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3]。
我校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緊密結合教育部下達的“1+X證書制度”,旨在培養出德技雙修,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的專業型人才。學生要掌握生產、操作、服務、流通、管理這些一線所需的物流專業技術技能,要面對電商行業、物流行業、生產制造業等領域進行市場開發與客戶服務管理、倉儲與庫存管理、運輸管理、成本與績效管理、管理數據化應用、系統智能化應用。此學制共三年,其中2019級設一個班級,共56人;2018級設三個班級,共152人;2017級設兩個班級,共83人。
物流管理專業需根據核心能力指標來設置相應的教學環節。大一時期,開設通識課程及計算機應用基礎、現代管理基礎、經濟學基礎、統計應用基礎等專業基礎課,旨在引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團隊協作的能力。大二及大三上學期,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及物流管理沙盤模擬實訓、物流軟件綜合實訓、第三方物流操作實訓等實訓課程,培養學生使用工具的能力及項目管理能力,使學生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日常辦公,并運用數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能熟練操作物流信息系統。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普及更加顯示出物流市場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像京東等企業就在自己的經營和管理中心引入了先進的現代物流理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物流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但通過調查與訪談發現,學生的專業信心和就業信心并不足。從2017級學生就業情況來看,學生的就業質量不高。2017級的83名學生中,和專業物流公司簽訂就業協議的僅11人,占總數的13.25%,其他主要分布在科技服務公司(7人)、商貿公司(6人)、文化傳媒(5人)、餐飲管理(4人)、廣告公司(4人)等單位。
2019年6月,我校成功申報了Web前端開發、云計算平臺運維與開發、物流管理、網店運營推廣、傳感網應用與開發這五個試點證書試點考試基地,并于12月成功入選“雙高計劃”。2019年12月8日,全國首批物流管理“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中級)認證試點考試在我校舉行,考試共分線上基礎考核、線上綜合應用考核和線下實操考核三個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知識的掌握與應用。2017級和2018級物流管理專業共有50名學生報名參加,均順利完成所有考試取得了物流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級)。本次考試嚴格按照《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物流管理“1+X”證書(中級)認證考試考務手冊》順利進行,為今后的“1+X”認證考試奠定了基礎。
為全力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學校領導及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相關工作制度,使工作落實有制可依。可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推進納入部門考核及教師考核體系,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赏ㄟ^講座、課程、培訓等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就業形勢,不斷提升專業技能,積極考取專業技能證書,為高質量就業做好充分準備。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校進行大學生培養與管理的規范性、指導性文件,是人才培養最基本的質量標準。課程體系是育人活動的指導思想,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和依托,是實現培養目標的載體。課程觀在課程體系中起著主導作用[4],職業教育應具有全面貫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課程觀。各專業應依據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定位和就業面向來將證書等級引入課群劃分方案,實現證書標準與課群標準的一致性。
“1+X”證書制度的順利實施離不開一支教育理念先進、專業知識和技能過硬、了解行業發展需求的培訓師隊伍。高職院??梢砸劳行F蠛献鬓k學模式,多元投入、多元治理,實現多元主體協同共進、開放共管的組織形式創新,全面擁抱行業、企業及培訓服務機構,建立教師、技師、培訓師的“三師”合作組織[5]。
職業學校要積極協調社會各方力量,整合各類教育資源,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培訓和終身教育,圍繞社會需求開展各級各類多元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職業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這些系列培訓可以進一步提升受教育者的技能素質、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拓展職業學校的社會化教育職能,推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高辦學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