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利
(惠州市第三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1)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舉止、思想涵養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不知不覺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思想認知的形成、性情品行的養成都發揮著十分顯著的啟蒙作用,甚至成為根深蒂固的成長根基。但是,長久以來,家長對教育的認知往往傾注于學校教育,按照學校教育的評價標準來評價自己的孩子。這就造成了學校教育的極大壓力,學業培養義務及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責任、素質教育等,都由學校教育承擔。家長為了配合學校教育,使孩子的學業優異,一味要求孩子專注于學習,忽視其家庭生活教育及孩子對家庭所負有的基本義務,剝奪了孩子的勞作機會和鍛煉機會。對學生的培養,學校和家長都過分地依賴于學校教育,造成了對學生的教育局限于學校,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人不學,不知道”、“非學無以廣才”,都充分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校教育的重要意義。對于學生而言,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歷經近20年的時間,大部分光陰在校園中度過。無論是從學業教育而言,還是從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塑造等方面而言,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與成熟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們總有將學校教育視為教育的全部的慣性認知。很多家長極為重視學校教育,而忽略了自身言傳身教所發揮的基石作用,忽視了家庭教育才是人生受教的根基。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只從“分數”來評價,社會對人才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也幫助教育開啟了回歸家庭之路。人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及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認識隨之提升,從而漸趨形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并舉共進的社會共識。無論是西方社會的教育還是我國教育現狀,都在不約而同中形成了相似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愈發受到重視,開始顯現出其突出的教育影響力。學校教育也因家庭教育的提高與參與,形成了更為全面的、成熟的教育觀,開啟了教育的新篇章。
對于學生而言,學校教育體現在兩方面,一則是學業,主要體現在試卷之上,二則是素質養成,主要體現在校園生活之中。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而言,是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培養,其中德育培養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校園生活,是學生建立與同學的友誼,處理與教師的融洽關系的重要陣地,甚至可以說是學生體驗社交的主陣地,對于某些學生而言,也可能是唯一的社交陣地。因此,校園生活質量集中體現著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學生如何對待校園生活,如何面對和解決校園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即學生的校園生活質量卻取決于學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學生德育培養與發展的基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養成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待校園生活的態度。如果家庭教育中,對學生的教育比較溫和且較為有愛,則學生會充滿自信和陽光,表現出能夠包容,較為溫和,不太計較或是較為謙讓有禮的態度與舉止。在這樣的狀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感受都將帶來極大地促進和推動。
其次,家庭教育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待突發狀況的態度。如果家庭教育中,父母關系和睦有愛,家庭氛圍溫暖,且家長注重對孩子的情緒培養,對事物判斷能力的培養及禮節的教育,則學生在遇到與同學之間的矛盾與摩擦的狀況時,能夠相對較為理性地面對問題,并能夠在保持禮節中處理突發矛盾與狀況,不至于以較為惡劣的叫囂等方式解決問題。在面對教師的嚴厲教育時,也能夠更為理解教師的用意,能夠正面面對挫折,在反省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反之,如果學生成長于家庭氛圍較為冷漠、甚至較為惡劣的環境中,則一些難以名狀的情緒會淤積于內心,在校園生活中也會因一些矛盾的發生而點燃,一觸即發,造成更為不堪設想的后果。因此,家庭生活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受教的基礎保障,也是綜合能力培養的根本能量。溫暖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校園生活乃至整個人生都將發揮根本的保障作用。
家庭氛圍本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有著重要作用,是其學習習慣養成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習興趣的培養都將發揮積極引導性的作用。如果在學習、看書氛圍較為濃厚的家庭中,學生天然地會形成較好的學習讀書的習慣,對書籍的親切感和閱讀感比較濃厚和自然。這對于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學業的探索興趣都是較好的基礎,也是對學校教育中,教師尋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的助力;如果學生生活在吵鬧不安的家庭氛圍中,則內心較為浮躁不平,一般情況下,也很難靜下心來學習、看書。這種情緒也往往會延伸到課堂中,學生對學習的感受往往表現出厭倦、煩躁,不能專注等現象。由此亦可見,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學業的進步也負有潛在的影響,且其影響力也十分直接和突出?;诖?,在新時期,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分割分裂,而要相互配合,為學生學業進步乃至前途發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學校教育應成為家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導航儀。家庭教育對于家長而言,除了注意言傳身教的潛移默化作用以外,在其他方面的教育培養往往較為茫然,甚至無所適從。因此,家庭教育可以與學校教育相配合,通過學校教育的需求,打造較為合理的家庭教育。一方面補充學校教育的力不從心,為學生接受教育提供心智環境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通過家庭教育活動,豐富家庭生活,調動家庭氣氛,培養和諧和睦的家庭關系,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情操的熏陶奠定良好的基礎。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十分顯著的。而家庭教育因在家庭生活中,其影響力不易發覺,但對學生教育的影響卻是根本性的,發揮著根源性的基礎作用。學校教育因有較為成熟的評價系統,又具有公信力,其教育成果又較為明顯,對學生的影響力也往往更令人關注和重視。在新時期,要理解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家庭教育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取得的教育質量。而學校教育也亟需家庭教育的補充與配合。唯有二者并舉,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在新時期培養出卓越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