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呂淑云
(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 大慶 163318)
在疫情期間,各高校為保障線上教學質量,提前組織召開了專題會議,統一研究和部署疫情期的教學工作,提早研究制訂了線上教學組織與具體實施方案,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制度,明確了線上教學的各項要求和具體工作安排,持續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課程線上教學特點,采取一系列有效舉措積極保障線上教學質量,在短時間內形成了線上課程質量標準,進一步完善了高校教學質量的保障體系。各高校多方協同聯動,組建了各級線上管理監督專業化工作隊伍,運用云教學管理平臺實時監測教學運行數據,通過簽到、資源發布、班課活動數量等指標多元監控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態,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好監控服務工作。在線上資源方面,大部分高校根據線上教學和學習模式的需要篩選、整合出了符合課程標準且滿足學生學習能力發展水平需求的數字教育資源。為了提升教師線上教學能力,開展了線上教學經驗交流,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和共享,使教師們共同進步,從而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各高校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標準,目前的線上教學質量保障標準五花八門,不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部分學校雖然已經制訂了線上教學質量標準,但由于時間匆忙,于是照搬照抄其他學校的做法,制訂出的線上教學質量標準不符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相對完善的線上教學質量標準還在探索階段,從而影響了線上教學質量。
教學督導通常是由學校聘請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離退休教師、教授組成的教學督導組,但他們年紀較大,對現代化的一些設備、平臺等操作沒有那么熟練,所以不能很好的對線上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常規的督導方式多以隨機聽課為主,方式單一且缺少互動,督導對象的主觀能動性受到限制,使教學督導存在主觀化傾向,缺少客觀性和真實性,從而降低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督導并不能完全對教師教和學生學進行全面監控,這種方式在線下課堂教學中還相對適應,但卻不能很好的在線上教學過程中發揮作用。
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結果未考慮到教師的個體差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反映出了線上教學環節中最普遍的要求,卻無法真正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結果還可能會打擊優秀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部分高校的評價結果忽視了師生的互動性,導致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出現了片面性,只注重對線上教學效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
教學質量信息反饋是高校內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上教學更要關注這一環節。雖然大部分高校都重視線上教學質量信息的反饋,但還是沒有充分利用各種線上教學質量反饋平臺對線上教學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收集和整理。因此,需要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與反饋,并通過反饋信息及時改進線上教學工作,將信息利用的效能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在疫情期間,大規模的線上教學使得全國各類教學平臺都發生了大規模超壓的訪問,給教學平臺服務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接近于崩潰的狀況時有發生。還有一部分的線上教學平臺不夠穩定,網絡超負荷,教師和學生不能準時進入,運行過程中常出現停頓、速度慢和掉線的現象,影響了線上教學的流暢性和教學質量。
各高校在線上教學期間應制訂切實可行且符合學校情況的線上教學質量標準,堅持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建設線上教學通用質量標準、線上課程質量標準、線上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和線上教學支持標準,等等,進一步完善高校線上教學質量標準體系。
各高校應加強線上教學監控,完善校院兩級教學督導和黨政管理干部的教學巡查,使校院兩級日常質量監控的覆蓋面更廣。可以開展教學運行日報檢查制度,并通過師生問卷調查等方式來完善線上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同時,要加強線上教學督導監控工作,事先對督導教師進行培訓,并制訂出線上教學督導評價標準及方法,以構建對課程進行全覆蓋的監控督導體系。
為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對正常教學帶來的影響,確保教學任務能夠完成,在線上教學期間,高校督導部門與教學質量評價中心應充分利用教學質量管理平臺組織師生對線上教學進程進行評價。同時,可以對各院系的在線學習學生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在課前的準備情況、對教學過程的滿意度以及對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情況。任課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線上教學要素。
高校可以借助教學平臺大數據分析技術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線上學習效果進行監測,并根據各門課程的教師教學情況與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向教學單位和任課教師反饋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問題。同時,要及時發布線上教學資訊,發掘線上教學過程中好的做法要加以宣傳推廣,以推動線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教學改革成果,充分發揮教學質量信息的利用率,保證信息反饋機制的有序運轉,確保線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能夠有效運行。
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增加線上教學投入,要通過完善信息化教學的硬件設施來逐步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水平,進而推進線上教學資源的建設與使用。同時,要加大對校內課程平臺服務器的容量擴充,提升系統的可操作性,保證線上教學能夠穩定運行。此外,加強技術支持與服務,完善平臺的各項教學功能,實現在線教學平臺的多元化,以滿足師生的在線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