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巖,單 晶
(1.白城師范學院 政法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2.白城市文化小學,吉林 白城 137000)
2015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正式實施,改革后實行國考,不再分師范生和非師范生的區別,想要成為教師就必須參加國家統一考試。2017年,教育部又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基于學校定位和學校目前面臨的主要任務,白城師范學院在為師范生設定培養目標時尤為注重師范生的教學能力,要求師范生在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包括教學規劃與設計、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評價與反思,同時,還要掌握信息技術,要能夠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進行教學。目前,我院正在逐步加強師范生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并在教學法系列課里增添了多門注重實踐技能的教師職業教育課程,如教學技能訓練課。作為教學論的后續實踐和技能課程,教學技能訓練課承擔著培養學生教學技能和教育科學研究技能的重要任務,要從教師基本功、教學方法、教材研究等多角度、全方位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幫助師范生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科教學的新教材、新理念。
關于師范生技能實訓的模式,目前,各院校廣泛實行的方式有微格訓練、翻轉課堂、校外導師制。微格訓練是培訓師范生教學技能最常用的模式。微格訓練可以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精簡,把教學技能逐一分項,按類別、步驟、層次分別訓練,最大限度提高薄弱環節。微格訓練在促進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專業化方面具有顯著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弊端,比如強調集中訓練單一技能,忽略了完整課堂教學能力的培養,過于強調技能培訓,忽略了教學藝術,技能評價體系不科學,評價價值流失。
在 “互聯網+”時代,翻轉課堂也成為了提高技能訓練類課程教學質量的新途徑。翻轉課堂的本意是把學習的權利和自由交給學生,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和興趣愛好進行主動學習。在教學技能訓練中采用翻轉課堂模式主要是為了鍛煉師范生對于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深度認識,由此引發了師范生對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認識的變革。通過研究發現,翻轉課堂的模式更適合單一問題的討論,也更注重考查教師對學情和課堂的掌控能力,對需要鞏固和提高基本教學技能的師范生來講難度稍高,而且在課程安排、制度條件等方面還不完善、不成熟。
校外導師是高校師范生教學技能形成的必需資源,校外導師作用是輔助的,也是獨特的。校外導師是組織者和合作者、示范者和指導者。校外導師能夠激發師范生的職業興趣,能夠傳遞教學經驗,在見習、教學訓練、微格教學、教育實習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因為校外導師地位的特殊性,校外導師對學生技能訓練的影響缺乏系統性。但以上模式的優缺點不可一概而論,重要的是看是否符合學情。針對我院實際學情,需要實行一種或多種相對完善且在技能訓練類課程中適用的教學實訓模式。
我院教學技能訓練主要依托教學技能訓練課程來實現,如微格教學、微課制作、校外導師、日?!叭忠辉挕?、教學技能比賽,等等。我院微格教學在程序上分為微格技能理論教學、微格技能訓練、評課、整改等步驟。微格技能教學按照課堂技能和課后技能兩個部分進行,在訓練過程中以課堂技能訓練為主,由于班級人數較多,應實行分組訓練。除了進行單項技能訓練外,還安排了各項技能綜合訓練環節,避免學生因注重某項單一技能訓練而忽視了完整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技能。教學技能訓練展示后為評課環節,評課環節的主要發言人為學生,保證了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技能、教學效果等方面的認識。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全程錄像,訓練結束后學生可根據評課內容進行教學反思,然后進行整改訓練。在微格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把教學課堂技能和課后技能都兼顧到,使訓練過程更完整,訓練結果更顯著。
近年來,為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很多中小學和高校都提倡微課制作。微課制作對于師范生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師范生具有扎實的教學理論基礎,也需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因此,我校傳媒學院從師資上為各師范專業進行專業指導,為師范生整體就業技能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術保障。
校外導師制也是我院近年來實行的制度。我院主要聘請一線初高中教師來擔任校內課程主講教師,同時還會聘請與師范專業相關的職業優秀人才來學校進行講學。一線初高中教師主要為師范生傳達與教學密切相關的教育動態,包括做示范課、講解一線教育的新要求、分析學情、分析教育形勢、指導教師資格證考試,等等。其他相關優秀人才主要從教育的社會背景、形勢、現代禮儀、演講與口才等方面來提升學生對教師行業的職業理解、職業認同。鑒于校外導師在學院地位的特殊性,我院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和校外導師的專業特長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校外導師能夠發揮出自身的最大優勢。
“三字一話”貫穿師范生的整個大學學習生活?!陡叩葞煼秾W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對師范生講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的目的、內容、建議都作了明確規定,其中規定師范生普通話水平一般應達到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的二級,即能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朗讀、講課和交談??谡Z表達應達到有較強的朗讀、講演和講話能力,能做到清晰、正確、得體,能掌握教學、教育、交談的口語特點,力求做到科學、簡明、生動,具有啟發性。在書寫規范字和書面表達上要求書寫正確、筆畫清楚,主要以硬筆楷書的書寫技能為主,兼顧行書,提倡寫好毛筆字,而且特意強調了對師范生書寫方面的要求是技能要求,而不是書法藝術層次上的要求。因此,我院按照《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加強了日?!叭忠辉挕钡挠柧?,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訓練。師范生需每天進行小黑板板書展示和評比,并在每天第一節課之前安排10 min的課前演講。此外,我院還特聘書法教師每周一次利用課后時間來輔導學生的“三字”訓練,從專業角度提高學生的寫字技能。
教學技能比賽作為對一個階段教學訓練的總結也是提高我院師范生教學水平的一種常態化模式。教學技能比賽包括“三字一話”的單項技能比賽和講課大賽,為最大程度保證比賽參與程度的廣泛性,調動師范生的積極性,要求所有師范生參加初賽,并從中遴選出表現優秀的學生進入復賽。復賽邀請一線名師和學院教師共同擔任評委,要對比賽中選手的表現進行專業的現場點評,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意見。同時,一線教師可以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幫助師范生做好職業規劃。
實踐是最好的土壤,但教學技能訓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院在學生教學技能訓練中盡量彌補過往的不足,并以培養師范生基礎專業技能為起點,適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發揮校外力量,加強日常訓練管理,積極參與各級別教學技能訓練比賽,從簡單到復雜,從課內到課外,從訓練到應用,最大程度提高師范生的教學能力,為師范生未來就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