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玲
(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在醫院人力資源開發中,加強人事檔案管理能夠為管理層提供決策參考。人事檔案在個人的學歷、特長、從業經歷、職務職稱等方面有著詳實的記錄,而隨著醫院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必然會產生人力資源開發的需求,而人事檔案不僅能夠從個人基本信息上為管理者的人事組織工作提供依據,還能夠從宏觀角度調整、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有利于推動醫院資源的優化配置。人力資源是醫院資源儲備的重要內容,人力資源的調整帶動著相應資源的配置,因此,在內部控制建設中,醫院可以依托人事檔案對不同崗位人員的信息進行精準分析,并結合診療服務要求作出科學調整,以完善各崗位的任務分配結構,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
能夠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養。基于我國醫療衛生資源緊缺的現實,建立一支專業素質較高的醫護人員隊伍則成為醫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落實醫改政策的必然選擇,而完整、可靠的人事檔案則能夠成為醫院甄別、選擇人才的參考依據,并有針對性地落實醫院人力資源培養方案,調整資源開發思路,提高醫護人員隊伍以及管理人員隊伍的職業素養[1]。
目前醫院人事檔案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現為:領導者缺乏宏觀管理規劃,基層管理人員對于人事檔案的管理意識不強,“重醫療、輕人事”的管理狀況依然比較普遍;檔案管理模式相對滯后,片面注重人事檔案信息的收集及保管,忽視了對檔案資源價值的開發與利用,導致信息化檔案管理進程遲緩;檔案管理文化缺失,對于檔案管理難以形成統一化、規范化的管理環境;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目前從事人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更多的是多數由醫院的辦公室及醫務科等后勤人員兼任,在專業性上難以保證檔案管理質量,且無法適應信息化檔案管理趨勢。針對上述問題,醫院可以從以下幾點優化與完善人事檔案管理。
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人事管理體制變革也逐漸引入了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從人才培養與挖掘的角度出發,對醫院的內部建設提出新的思路。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人事檔案管理需要給予管理者信息方面的支持,因此,要想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完整、優質,則需要管理者從思想認識層面打破管理局限,重視人力資源的價值。基于人力資源開發視角,醫院人事檔案管理理念的轉變主要體現在:第一,領導者應該具備大局意識。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要求出發,對人事檔案的管理作出全面規劃,切實落實人事檔案管理規范,形成良好的檔案管理氛圍。第二,醫院員工應樹立全員參與的管理意識。即結合醫院要求自覺歸檔,將個人檔案主動交由人事部門管理。第三,檔案管理人員應具備服務意識。從基本信息、道德品質、精神面貌、技術水平等層面對員工檔案資料進行全面管理,并主動挖掘其中的數據資源,為管理者提供可參考信息,推進醫院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
在信息化檔案管理背景下,醫院應增加投入,積極搭建信息系統平臺,針對人力資源開發,形成動態化管理模式。例如,通過引入專業化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系統能夠對人事檔案、人員招聘、人事流程、績效考評、考勤統計、工資單發放、員工培訓等人事工作進行集中化管理;通過應用軟件對員工進行考勤簽到,自動生成工作出勤軌跡,快速掌握員工上下班出勤情況,以及各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過程,并自動形成每日、每周、每月、每個員工的考勤數據的動態化統計;形成考勤報表;人事部門負責人利用系統自動完成對員工績效的審核;員工檔案信息與辦公平臺緊密融合,不但記錄所有員工的工作痕跡,還能將員工在公司的生命周期過程中的信息完整的管理起來;相關人員可以利用系統平臺隨時隨地方便查看醫院人力資源檔案信息,同時系統利用訪問權限確保員工重要信息的安全性;將員工合同同步進行電子化管理,并上傳云平臺,形成人力資源管理記錄,而這些都能夠成為人事檔案更新的重要依據[2]。
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支持下,醫院的檔案信息獲得了開發與利用的機遇。因此,醫院應根據人事檔案信息構建人力資源管理模型,制定人力資源開發策略。在大數據背景下,醫院應提高檔案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確保數據來源的質量,結合人力資源開發要求,對檔案數據庫中的個人信息進行提取和分析,并通過建立統計模型,簡單明了地判斷分析出個人履歷的真實情況,同時利用數據的關聯性,實現對個人相關信息的串聯,從而建立更加立體、可信的數據模型,以有效控制人力資源的質量,提高檔案利用效率;對檔案信息進行簡單化、智能化處理,利用醫院現有的軟硬件條件,將人事檔案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將傳統機械化的檔案資料收集轉變為智能化的資源開發過程,提高系統自動完善檔案信息管理能力,為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檔案文化對醫院的內部控制的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人事檔案管理而言,醫院應結合立足檔案資源的重要作用,從檔案的生成與利用入手,并由檔案管理延伸到人的管理,形成嚴格、規范,且能夠體現人文關懷的檔案管理文化。醫院在人事檔案管理文化建設中,應積極推動檔案的編研工作的進行,利用信息系統提高人事檔案編研效率,同時利用主題活動實現檔案管理文化宣傳,形成全員參與的管理氛圍;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嚴格、規范的檔案管理文化,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要求,對人事檔案進行分級管理,并建立嚴格的管理標準,促使相關人員根據管理要求,落實檔案管理責任,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加強人事檔案資源共享,打破人事檔案傳輸障礙,形成統一化檔案標準,構建開放性的檔案管理環境。
目前,醫院人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數量不足,且年齡偏大,許多人不具備專業的檔案管理知識,更多的是憑借經驗進行管理工作。對此,醫院應結合人力資源開發要求,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隊伍進行全面建設,例如,結合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情況,從政治待遇、經濟待遇等方面給予管理人員優惠,吸引專業人員進入到檔案管理領域;對檔案管理人員展開定期培訓,通過院內學習或者外出學習的機會,拓寬管理人員的眼界,豐富其工作經驗[3];逐步改善檔案管理環境,營造溫馨、活躍的辦公室氛圍,運用柔性管理措施改善工作人員的心態,提高其參與人事檔案管理的積極性。
在我國當前醫療衛生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醫院的人力資源開發對于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意義重大。人事檔案管理是醫院優化決策,提高人力資源素質的必要環節,因此,醫院在內部控制建設中應當提高管理意識,完善管理制度,推動信息化管理系統構建,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真實可靠依據,以促進醫院的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