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媛
【摘 要】目的:探究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選擇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急診護理流程,對護理效果。結果:經過不同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在分診時間、轉診時間、病情穩定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上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可以提高搶救效果,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診護理流程;急性腦梗死;護理;價值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bstract: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this study, 4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s,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riage time, referral time, condition st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P < 0.05). Conclusion: emergency nursing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improve the rescue effect.
Keywords: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Nursing; The value of
【中圖分類號】R473.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對于急診腦梗死疾病而言,屬于一種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而引發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好發于老年患者,該疾病發病快、死亡率高。其中對于急診科而言,在治療的同時要輔助護理,以此提高其治療有效率。為進一步分析急診護理流程的應用效果,選擇40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9年2月份---8月份收治的4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50--67歲,平均年齡(61.5±2.2)歲,發病到入院平均時間為(2.1±1.0)h;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51---65歲,平均年齡(62.7±2.4)歲,發病到入院平均時間為(2.2±0.8)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急性溶栓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入院后接診醫生依據緩和的病情實施治療,安排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做好心電監護,檢查患者凝血功能等。實驗組患者采取急診護理措施,①組織急診護理流程小組,對護理人員做好培訓,根據腦梗死的特征加以分析,制定護理流程,按照規定實施護理操作,另外還需要安排護理人員采取三班倒,要保證每天都有護理人員進行全程護理。②構建急診護理流程,第一是急診預檢護理人員按照評估的順序先搶救后掛號,為急診患者開辟綠色通道,并盡快告訴神經內科的醫生做好準備。第二是急診神經內科患者接受卒中應急流程,護理人員幫助醫生建立靜脈通路,并做好凝血功能等各項檢查,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等加以檢查,在與CT室取得聯系之后做好轉運工作。第三是在進行影像學評估之后根據結果了解患者是否進行抗凝治療等,做好患者溶栓適應證的評估,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加以觀察。
1.3 評判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轉診時間、病情穩定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施t檢驗與卡方檢驗,經過數據統計如果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急救效果對比分析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情況存在差異,其中對照組患者在分診時間上為(2.5±1.1)min,在轉診時間上為(60.2±5.1)min,病情穩定率上為60.0%(12/20)。實驗組患者分診時間為(0.7±0.4)min,轉診時間為(37.8±2.8)min,病情穩定率為85.0%(17/20)。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患者心理護理評分為(8.7±0.4)分,健康教育評分為(8.8±0.4)分,治療性護理評分為(9.1±0.1)分;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評分為(9.5±0.7)分,健康教育評分為(9.3±0.5)分,治療性護理評分為(9.7±0.7)分,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作為極具危險性的神經類疾病,好發于老年群體,尤其在當前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下,腦梗死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臨床中需給予有效的搶救治療,避免患者神經功能發生缺損。其中在急診治療中為提高效果,則需要配以護理干預,然而常規護理在實施中缺乏針對性,所帶來的護理效果不容樂觀。急診護理流程作為較為新穎的一種急診護理干預,實現了所有護理人員的配合,從本質上發揮出了團體的搶救作用,急診護理干預分工合作,不僅可以保證每一項工作的有序完成,而且也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能夠減少醫療服務各項流程的滯留時間。除此之外,急診護理流程小組的構建實現了護理人員與醫生之間的聯系,可以在急診初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進行處理,從而有效縮短了等待的時間,量化了管理階段任務。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在分診時間、轉診時間、病情穩定率以及護理滿意度上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護理中效果顯著,優化搶救時間,值得推廣。
總之,給予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流程,可以提高護理效果,縮短時間,為患者接下來的治療節約時間,臨床價值明顯。
參考文獻:
劉桂芬. 全程優化急診護理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搶救效果分析[J]. 系統醫學,2018,3(10):161-163.
許莉,余金鳳.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智慧健康,2018,4(25):103-104+106.
呂曉.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