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利用現有信息對無法確定的交易或事項進行預估的一種計量方法。會計估計變更是指進行會計估計的信息基礎發生了變化,為了真實、公允的反映企業經濟狀況,對相關估計基礎進行調整。企業無論進行會計估計還是對會計估計進行變更,都需要會計人員根據現有信息作出恰當判斷。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企業因掌握的信息、判斷的依據不同而作出的會計估計與事實相差較遠,同時,會計估計也逐漸成為我國上市公司進行財務舞弊、利潤操縱的重要手段。
企業一般傾向于向外界傳遞逐年遞增的經濟效益信息,以體現公司具有長期、穩定的贏利能力。但企業的經營發展會受到多方面影響,不可避免的存在某段時間內經營業績的大幅波動。特別是當企業某一年份的經濟效益較為突出時,管理層出于長遠考慮,往往傾向于隱瞞真實經營狀況,通過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手段將本年部分盈余遞延至以后年度,實現利潤平滑,以展現企業穩定、增長的發展趨勢。
我國《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如果最近3 年連續虧損并且在限期內不能扭虧為盈,由國家證券管理部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這一規定給上市公司帶來很大的壓力,那些經營業績不理想的上市公司可能會在虧損的年度通過會計估計變更遞延虧損實現扭虧為盈;或者在虧損的年度利用會計估計變更提前確認費用增大本期虧損,為后期盈利做準備。無論上市公司遞延虧損還是提前確認虧損,都會采用會計估計及其變更這一手段粉飾報表從而避免退市。
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沖回進行操縱的手法主要表現為:本期大量計提減值,后期依次沖回;或者本期少提甚至不提減值,以后會計期間遞延計提。對于使用本期大量計提減值、后期沖回這一操作手段的企業通常是在本年虧損已經無法扭轉的局面下,提前計提減值以便下一會計年度通過沖回實現盈利的目標,這種操作方式普遍存在于連續虧損的公司中。對于本期少提甚至不提以遞延到下期計提減值的企業,采用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虛增本期利潤、實現增資擴股,或者避免連續三年虧損而暫停上市。
(1)攤銷年限變更。攤銷期限的長短會對各期的利潤產生較大的影響,且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攤銷折舊年限是由企業預期經濟消耗方式決定,不得隨意變更。而一些企業為實現利潤調節、粉飾報表的目的,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攤銷或折舊年限作出不恰當的估計并任意變更。
(2)預計負債確認變更。《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當與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符合一定條件,企業應當作為預計負債進行確認與計量。同時,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需要對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有確鑿證據表明賬面價值不能反映當前最佳估計數時,應當對其調整。而一些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預計負債最佳估計數的確認、轉回以達到調節各期利潤的目的。
在實際經營中,部分企業為了掩蓋財務舞弊、利潤操縱行為,對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事項流于形式,過于簡單,而重要的、值得關注的信息比如行業的具體發展狀況、變更的依據等很少提及。為了凈化資本市場,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避免不良企業利用會計估計及其變更進行利潤操縱,監管部門應該對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披露進行嚴格的規范。同時,對那些不披露會計估計變更或披露信息過于簡單的上市公司施以嚴厲處罰,以規范會計估計變更的披露。
企業有效的管理是以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良好的內部控制應貫穿企業的運營及業務的各個環節,保障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合法合規性,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性。企業管理層對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防糾錯弊,保證資產安全及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合法合規等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企業應當重視內部控制發揮的作用,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加大內部控制實施力度,進而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財務舞弊行為對經濟的健康發展具有嚴重的消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違規違法行為層出不窮,其中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最為嚴重。為了維護社會公眾利益,保證經濟市場健康發展,必須找到企業財務舞弊的根本原因,并“對癥下藥”,以提高防范財務舞弊的能力和治理財務舞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