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樹龍 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物資供應段
鐵路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努力轉變發展方式、積極轉變發展觀念,挖掘現有物流資源、拓展服務功能,逐漸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但面對改革的新形勢,還面臨著服務功能不完備、營銷意識較薄弱、技術裝備水平較低的問題,因此按照集團公司所轄建立分區域物流中心可以很好整合現有物質及人力資源,有利于運輸統一靈活調配,提高物流效益。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就是在鐵路集團公司管內專業辦理鐵路集裝箱、商品運輸、物資包裝、長、大、笨、重貨物、零散裝貨物、危險品物資及其他貨物運輸、裝卸和保管作業,以鐵路編組站、貨運站、貨場等鐵路資源為基礎,為社會、企業、個人提供倉儲、配送、加工、商貿、展示等增值服務,并具有完善的信息網絡結構的從事物流活動的場所。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主要依靠自有鐵路線路完成物資運輸,同時補充配套其他運輸方式,按照眾多用戶要求完成配貨、送貨等作業;而其他物流中心大多數依靠公路、航空、水路運輸方式。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運輸范圍主要為500公里以上的中途、長途運輸,同時配套進行送貨上門服務的短途輔助運輸;不受氣候條件及地理環境影響,其他物流中心主要是汽車短途運輸或飛機長途運輸、輪船水上運輸,都會受到氣候及地理環境影響。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具有較強的運輸能力,在完成自有的客貨運輸外,利用資源優勢滿足其他微小企業及個人的委托服務,其他物流中心的自身運輸業務部分占比較小,主要服務于物流需求用戶。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既要考慮公司所在區域的發展前景,還要考慮集團公司現有運輸能力,充分利用現有的倉儲、裝卸資源;其他物流中心要考慮城市建設規劃要求,人口規模、企業性質。
普通鐵路貨場以運輸作業為主,輔之臨時的儲存、裝卸等活動,有少量的延伸服務,僅提供鐵路運輸,功能單一。
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對客戶提供的全程物流活動,包括內部辦公功能、運輸管理功能、大客戶的管理功能、財務結算管理功能、查詢功能。
普通鐵路貨場,主要用來暫存貨物,場地規模較小,倉庫類型單一,以裝卸機械為主,品種單一,數量少,自動化程度較低,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除鐵路運輸需要的場地設施外,還具備倉儲、配送、加工、包裝等服務的設施,面積要求大,場地規模大,倉庫類型多,用途多。機械設備種類多樣,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
普通鐵路貨場主要為傳統的功能單一的物資收發管理系統主要用于鐵路運輸生產服務,與客戶的共享差,功能單一。鐵路集團公司物流中心應用物流信息系統(MIS)利用網絡技術、關系型數據庫、條形碼技術、EDI等實現物流、商流、信息流的有機統一。
利用物流園區倉庫、料場、料棚等設施為需運輸的貨物提供臨時的儲存、保管服務;對始發到達的貨物提供搬運、裝車、卸車等服務;利用專業運輸工具,將到達鐵路物流中心的門到門貨物送至客戶指定地點服務。為保護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被損壞或損失,提高防震、防潮、防盜等能力,根據貨物屬性,利用適宜的材料和技術,對貨物進行二次包裝的服務。通過建立公共信息平臺,為客戶、企業內部、合作企業之間提高貨物物流全程信息更新、追蹤、查詢、統計等服務。
建設停車場、加油站、車輛檢修等設施,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設備,為客戶提供停車、加油、維修保養等配套服務;通過吸引金融機構入駐,在物流園區設立分支機構或營業網點,為客戶提供銀行、保險、證券等服務;配建一定規模的商業設施,提供住宿、餐飲、娛樂、購物、旅游等服務;聯系工商、稅務、海關等政府部門,在物流中心內設立辦事窗口,為入駐園區的企業提供行政事務服務。
利用管內現有的倉庫、堆場等設施為貨物提供長期儲存、保管服務;依據顧客的訂單要求或配送計劃利用射頻技術設備(RFID)迅速、準確地將商品從其儲位或其他區位揀取出來,并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分類,集中。根據客戶訂單指令,將若干包裝件或商品組合成一個合適的運輸單元或銷售單元提供集中綠色包裝服務,同時滿足4R要求即(少耗材、可再用、可回收、可再循環),或為促進商品銷售,為客戶設計、提供銷售包裝、定牌包裝等服務;為客戶提供網站、電話、手機APP等查詢渠道,實時了解、掌握所需的物流單價、物流單號、貨物位置、營業網點及相關信息服務。
根據國家“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戰略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結合產業布局調整和省、市地方物流和產業規劃,落實《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與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建立城市布局調整對接機制,對縣級以上城市物流、工業園區等物流相關規劃布局和調整情況及時掌握。
要時刻注意市場,了解情況,收集有關信息主要包括:產品選擇、價格選擇、購買時間、購買地點、向誰購買、購買數量,主要客戶的穩定性和親和度、未來物流需求進行調研。對促銷的調查,包括物流購買者習慣于通過哪些渠道了解物流信息,競爭企業的促銷費用、廣告費用、宣傳、推廣的效果等。
重點掌握鐵路集團公司零散快運管內環形列車,作業站和中心站的站臺、裝卸機械、中轉庫棚、配送汽車的數量和使用情況,掌握鐵路集團公司管內集裝箱、運輸車輛、班列運輸場地和裝卸機械的數量、位置和能力情況。掌握鐵路集團公司管內貨檢站、軌道衡、汽車衡、視頻監控、車號識別裝置、裝卸、防凍、貨車洗刷等設施設備的數量、位置和使用情況。
充分利用國家、地方政府在土地、規劃、物流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協調,將鐵路集團公司物流網絡規劃與省市地方物流園區和產業園區規劃融合,將集團公司物流中心選址納入物流園區和工業園區,建設單位要做好城市交通、給排水、電力、環保等配套工程協調工作,確保建成后滿足物流需求和運營需求。
鐵路局集團公司要符合城市、城際運輸體系建設要求和周邊物流發展需要,加快運輸配套設施更新換代,增強集團公司物流中心競爭能力,加強鐵路物流中心與地方政府的有效銜接,在分區域建立中轉樞紐,與當地其他物流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增強物流中心各部門、各作業環節的銜接和配套,促進完善區域運輸網絡布局,從而提高物流資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體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