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默瑤 蔣江林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內部控制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定義,加之其定義并未寫入法律規章,各個行業使用時可能會存在模糊區域。內部控制廣義上是治理層、管理層、出資人和利益相關者三者共同控制,為達到下列目標提供合理的必要的自查系統:運營的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規的遵守度。
內部控制是企業高效實現贏利和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用具象化的程序使企業深入風險源頭,規避風險。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推動經濟活動的有效運行,提高考評和經濟核算的可靠性,保證內部管理活動有序進行。
近年來,企業發展失控的事件頻頻被曝光,令市場嘩然。不論是在中國證券交易所還是納斯達克交易所,連續虧損的企業都會面臨ST、停牌。與一般上市企業相比,跨國企業由于國家通用法律法規、當地市場情況不同,更容易形成發展盲區。這種現象暴露了嚴重的內部控制缺陷,依法對企業相關市場信息進行披露,成為本文研究內部控制與企業聯系的案例。
管理層缺乏誠信、違背道德的行為營造了不良的內部控制環境。以首席運營官為首的團隊通過違法行為偽造銷售額。同時,審計證據表明某首席執行官參與了財務造假事件,合理推測此次事件的負責人應追溯到管理層。由于管理層影響了內部控制環境的正常秩序,為謀取利益施壓于內部控制,引導員工形成不正面的三觀,建立了不健康的企業文化和氛圍,促成了不利于內部控制執行的環境。
為增加客戶粘性、搶占市場份額,企業制定客戶評估體系完成賒銷業務。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做出大額度提升客戶信用額度的決策,存貨數量減少應收賬款增加。在做好客戶信用風險評估的前提下,這種做法是企業根據市場變化做出風險決策的正常方式。但企業內部控制失效導致客戶風險評估出現漏洞,錯誤預估客戶承擔風險的能力,給企業后續發展埋下隱患。跨國企業需根據不同國家的基本國情和市場差別制定不同的評估標準,對企業內部信息交互和控制管理要求更高,風險評估失效或出現誤差的可能性更大。
企業的內部控制囿于形式,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對業務進行監控反饋的作用。實際工作中,未能做到定期測試各部門運行狀況。對于跨國企業來說,企業內部可能存在時差,而市場瞬息萬變導致企業不斷調整應變規則。當內部控制跟進部門運行存在一定難度時,為了降低成本,內部控制人員減少監管步驟,沒有達到業務監管的標準。
企業管理層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建立起靈活全面、實用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解決企業的內部需求。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加強部門間的互相監督和制衡。應用最新的信息系統,對企業內部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實時掌握各部門的最新動態,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質量。
管理者應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引導企業員工形成正確的三觀、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和氛圍,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和獎懲制度,落實制度的執行。增強內部控制觀念,組織員工定期進行內部控制宣講和培訓,逐步使員工認可內部控制體系。增強員工的制度意識、責任意識,調動員工積極性引導其自覺遵守規章制度。
治理層和管理層應重視內部控制,提升風險評估的地位。針對多地市場基本情況不同、客戶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的問題,健全風險評估體系,細化客戶信用等級。在復雜的市場中,提高鑒別客戶償債能力,穩定客源形成長線合作。
將大數據和評估工作結合起來,一方面利用智能化的數據系統識別客戶與企業交易業務的異常行為,另一方面由系統完成同質化的基礎工作,減少低級工作量,提高人力效率,增加更新客戶基本情況的頻率。
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擴大監管滲透范圍,加大對企業造假的處罰力度。針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國證券交易所沒有直接管轄權。如果企業主營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進行營業,來源于境內的收入應繳納企業所得稅,其在境內的行為也需要受中國法律法規約束。
本文通過剖析跨國企業的企業內部控制狀態,基于COSO定義的內部控制五要素,從控制環境、控制活動、監控三個角度簡述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得出結論并提出框架性的改進意見。當企業內部控制存在漏洞,日常經營活動都可能成為風險之一。因此,重視內部控制能使企業規避內部風險、增強員工的積極性、樹立領先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