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蕪湖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我國受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逐漸實現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成熟化。市場經濟體制成熟化更是為公共資源交易提供了優質的條件,為了完善公共資源的交易流程,交易平臺內專門組織了綜合化的監督管理,綜合監督管理能夠為公共資源交易提供規范的體制,讓公共資源交易適應我國現有的市場經濟體制。
我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的綜合監督管理會與市場經濟發生沖突,主要是因為綜合監督中缺少有效的市場管理,致使市場無法約束公共資源交易[1]。公共資源交易中職責和權力較為模糊,很多交易行為中過度注重權力、利益,忽視了責任的重要性。
本文列舉綜合化監督管理在公共資源交易中的幾點實施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公共資源交易在改革的作用下,綜合監督管理中為了明確職責,專門構建了權力制衡機制,把以往行業監管逐步改為第三方監管。公共資源的交易平臺中,需成立負責綜合化監督管理的機構,由綜合監督管理機構根據監管體系實行相關的管理方法[2]。公共資源交易中,綜合化的監督管理并不是完全取代行業監管,而是把行業監管中的一些職權分離出來,重點監管交易的過程,同時也實現權力制衡。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行業監管負責事前與事后監管,主要是項目的審批、核準,項目備案以及實施,綜合監管主要負責事中管理,包括項目登記、發布信息及發售資料、抽取評標專家、簽訂合同、資料歸檔。綜合監管更加側重市場管控,正好能夠與行業監管相互制衡,綜合監督與行業監督相互配合,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的過程。
綜合監督管理的職權范圍應該做到規范,和公共資源交易相關的機構有: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及委員會辦公室,應該規劃好這些機構的管理范圍。公共資源交易中,管理委員會需制定平臺交易的政策、規定,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的運營過程,協調好與公共資源相關的交易工作以及市場操作,同時管理委員會還擔負著決策的工作,宣傳公共資源交易的決策,保障各項組織項目都能符合市場規定。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中制定公共資源交易的規則,給出綜合監管的方法,監督并管理公共資源交易的過程,包含所有的活動內容,指導交易業務,還負責一些投訴、舉報,以免公共資源交易中有違規、違法的情況,除此以外委員會辦公室還負責建立評標專家庫、信息平臺、誠信體系等。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決策,維持交易市場的秩序,制定交易細則,受理交易過程中的異議,協助完成投訴、舉報案件的處理,協助誠信工作的建設。
綜合監督管理中必須深化法律責任,才能保障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規范化。公共資源交易中,深化綜合監督管理中的法律責任,約束交易主體的行為。公共資源交易中,涉及的主體非常多,如招標方、投標方、評標專家等,各方主體都應該注重自身的行為,綜合監督管理時為了深化綜合監督的法律責任,首先應該確保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公平性、公正性,一定要以法律為基礎組織公共資源交易,交易中所有的信息都要真實、可信[3];接下來是公共資源交易中主體的法律責任,主要是圍繞招標人、投標人以及評標專家實行法律約束,嚴禁出現串標、行賄這樣的行為,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的過程;最后綜合監督管理中要運用法律手段實現信息保密,不能出現信息丟失、泄漏的問題,提高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度。
公共資源交易過程中,針對綜合化的監督管理提出幾點,首先要根據交易的現狀確定出監督管理機構的地位,在《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的基礎上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的流程、活動,提高綜合監督管理的水平。綜合化的監督管理可以規范公共資源的交易過程,預防交易中有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讓綜合監督管理在兩法并行的環境中可以保持著規范性。
然后建議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督管理中要做到先法律、后制度的規則,促使公共資源的交易能夠具有法規法律支持,以便在已有的交易過程中協調好法律和制度。綜合監督管理時從交易的全局考慮,不同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要以當地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為準,全面細化綜合監督管理的措施,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
最后公共資源交易中,專門針對監督管理給出相關的建議,加快誠信體制以及誠信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速度[4]。綜合監督管理中的誠信體制建設中以法制化目標為核心,保障公共資源交易的誠信度。建議地方政府機構建立并完善誠信體系,同時還要給出匹配的文件,在誠信、合理的前提下組織交易操作,進而體現出綜合監督管理的作用。誠信信息管理體系建設中,建議從源頭上保障體系的誠信度,要求信息搜集、信息整理這部分一定要做到信息的準確度,由此才能確保信息在交易過程中的真實性,也能維護各主體的誠信度。
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督管理要根據現階段交易平臺的實際情況組織綜合監督管理措施,同時落實好一些建議,這樣才能發揮綜合監督管理的作用,以便綜合監督管理能夠滿足公共資源交易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規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