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德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結合當前高校在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育人機制不健全、規劃不系統、資源不聚集、思政育人缺乏創新等弱項、短板,就進一步完善長效體制機制,整合、優化育人資源和要素,提升育人實效、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形成可借鑒、可示范、可推廣、可引領、具有可持續意義的典型做法和經驗,結合前期研究和實踐成果和經驗,提出以下建設思路。
一、堅持黨委領導,加強育人工作統籌謀劃。構建三全育人體系,要全面發揮黨委統一領導的有效機制,把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放在首位。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全面統籌三全育人體系建設思路和措施,確保育人體系建設與高校全面工作推進并行共進、相輔相成。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形成各職能單位分工負責、全體參與、協同有力的責任體系。打造黨建引領平臺,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突出育人職能,夯實辦學治校、育人育才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利用好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和基層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凸顯育人功能評價指標。充分發掘各類群團組織的育人功能,發揮政治引領、團結凝聚師生的載體作用,發揮學生會、學生社團在學生成長中的凝聚、引導、服務作用,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專業社團,構筑引領育人的有效平臺。
二、明確育人導向,實現育人目標精準化。緊抓時代脈搏和新時期育人標準,把準育人導向,始終堅持把培育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目標,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著力加強心理育人、網絡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等機制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育人全過程,始終堅持育人目標的大方向不跑偏,總基調不失準。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發展規律,把各領域育人元素凝聚到點,匯集成線,實施差別化、互動化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把握方向、精準發力,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普適性和科學性。充分發揮項目引領作用,以形勢與政策課課程改革與創新項目等為引領,打造一批思政精品項目,聚焦思政理論課主渠道作用,推動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挖掘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育人元素,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教育有機融合,建設系列化育人特色課程。
三、統籌育人合力,實現育人機制協同化。高校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三全育人”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系統謀劃和實施三全育人體系建設,把促進學生成長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教育有機結合。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強化優勢、補齊短板,著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區、斷點。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著力構建一體化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實施項目分解式建設目標,明確十大育人體系責任主體,構建教學部門、管理部門、教輔部門相互配合、相互促進,職責清晰、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著力打造高水平育人隊伍。充分挖掘全體教職工的育人功能,提升全員育人水平,以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打造育人工作團隊,形成學校領導、專業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后勤人員人人參與的育人隊伍。搭建協同育人平臺。梳理各部門各崗位育人元素,推動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協同與融合,統籌學校、社會、網絡多方面育人資源,建設雙創平臺、第二課堂、網絡平臺,加強校企協同育人、科研育人,實現平臺協同聯動育人。
四、完善育人監督評價,實現育人效果長效化。三全育人體系建設重在實效,在構建責任體系,細化任務落實的同時,要完善內部監督評價機制,確保層層壓實責任,按照規劃時間表和路線圖,按時間節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全員協調參與的責任體系,優化合力育人模式,進一步推動校內部門單位協同配合、有效互動、責權明晰,提高“三全育人”工作的保障力,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生態和格局。強化督導檢查,建立三全育人考核負面清單,堅持對育人成效的學校、部門、學生、教師等多元主體評價。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把“三全育人”工作履職情況作為各部門黨政領導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有機融入黨建考核、組織績效考核,切實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確保三全育人工作的長效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