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書飛 南寧師范大學師園學院
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政府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工作報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保障,雖然如此,但是在創業途中難免還是會存在一些短板問題,是我國的創業成功率一直得不到提升。下面將以“協同治理”為切入點,從各方面分析造成創業難的原因,為大學生創業提出一些參考。
一個企業的正常運營離不開資本的支撐,在企業管理中,資金活動的管理將直接影響一個企業效益的好壞,資金是企業的組成重要部分,對企業發展來講,資金的充足與否以及資金流轉的通道是否順暢是非常重要的,關乎著未來發展,特別是對正處于創業階段的大學生企業。當前“協同治理”背景下,我國大學生創業所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資金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創業中,很多企業都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問題。雖然創業初期政府會有資金和政策上的幫助,但是資金扶持也是有限的,還是需要看企業后期的自身運轉,對此很多大學生都會想到利用貸款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但是實際上金融機構貸款門檻過高,很多學生因為達不到貸款的要求還沒有真正創業成功就先因為資金問題而“破產”。
企業發展成功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一家企業要想有長遠的發展一定要提升內部人才的素質。在當前的企業競爭實際上也是對人才的競爭。在“協同治理”的視角下,企業只有擁有適合當前發展需求的人才,才能獲得長久的創造力和企業活力。大學生創業另一個問題就是缺少對人才的吸引力,因為,正處于創業的起步階段,在市場上的企業競爭力無法和其他大型企業相比較,所以面臨著人才的短缺,并且困境嚴重,最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產品是企業與市場連接的載體。要想打開市場大門,產品推銷是非常重要的,在發展中不斷根據市場的需求來調整,現在大學生創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產品推廣困難,市場排斥。由于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的現象非常嚴重,而且可以替代的產品也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產品很難推銷出去,除此之外很多都是因為在產品的研發投入上被壓制,更新與維護的進程速度較慢。在當前更新換代如此快的時代,這類產品在市場是非常落后的。
針對前文所講的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幾點問題,下面通過政府、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歸納了主要原因。
首先政府方面跨部門協同治理是政府治理協同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這種行動下,政策過于碎片化,政策沒有形成完善的系統體系,而且政府內部部門之間還存在著各種沖突,這種沖突也影響著協調治理的效率。
學校是大學生創業開展最直接的引導者,在大學生整個創業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創業的進展。實現學校內部職能部門缺少溝通,各行其道,缺少聯系。其次就是高校之間聯動性不足,一些資源都被浪費。再就是現在的高校創業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缺少聯系,缺乏連貫性,創業教育就像快餐式培訓一樣,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目前在大學生創業領域中,社會各行動主體較為單一,溝通、合作的機會較少,并沒有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配合,對自己的定位也不明確,讓政策的扶持失調。再就是利益過于集中,企業受益兩極化,好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差的企業越來越差,也打擊了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
隨著中央機構改革和權力下放的逐步實施,我國政府向著服務型政府轉變,這也給協同治理提供了更好的契機。政府作為社會協同治理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應當承擔起協調統籌的作用,以政策促發展,改革創新扶持的資源供給。首先可以成立大學生創業支持協調領導小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其次做好就業創業扶持工作,完善社會保障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該加大政策優惠,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到創業當中,解決當前的就業難題。并且建立線上線下的交流平臺,對需要扶持的企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幫助。根據社會發展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引導大學生選擇正確的創業方向。
對于企業人才短缺這一問題也要重視起來,完善人才供給機制,對他們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加快人才引入,運用政策優惠來引導專業人才加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人員的社會保險、工作福利等保障政策。提升大學生創新企業的市場認可度。
高校內部各部門之間有序協作,加強溝通,改變創業政策碎片化現象,給創業大學生提供更便捷的幫助,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幫助大學生選擇合適的創業伙伴,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開展創業培訓課程。高校指教也要加強聯系,可以建立創業聯盟。相互扶持,相互合作。轉變學生傳統的就業觀念,進行創業思想的教育,激勵學生自主創業。
為了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創業,社會可以建立創業組織,有學生自發參與,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自制能力。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進行宣傳教育加強群眾對大學生創業的認可度,更加支持大學生創業發展。同時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將創業扶持政策透明化,引導輿論,集市掌握輿論風向,對群眾反饋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總之,在“協同治理”視角下更應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這不僅可以解決當前的就業問題,也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的發展,雖然目前創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相信不斷地實踐炭疽,最終都會被完美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