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萍 青海省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地域性是影響建筑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遵循地域性表達。基于此,以下就基于地域下的被動式建筑設計進行了探討分析。
典型的被動式建筑通常具有下列特征:第一、極低的供暖熱能耗:供暖熱能耗相當于傳統建筑物的1/10、現有節能建筑的約1/4。第二、被動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建筑物內部的能源,包括住戶的體溫、進入建筑物的陽光等,被動式能源的利用間接地提高了室內的熱舒適性。第三、適宜的外保溫標準:高標準的保溫門窗和建筑外保溫為保持室溫避免散熱不良提供基本保障。第四、通風與通風熱回收:配有高效率熱回收裝置的通風系統工作穩定且不會產生紊流,同時可將回風中的余熱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1.地域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可分為氣候,現場風環境和現場地形環境等方面。首先需要介紹的是氣候因素,無論我國東部和西部的氣候抑或是南部和北部的氣候,其自身的差距都比較大,不同的氣候特征將直接對于被動設計方向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二個則是場地的風環境,一個比較好的場地風環境可以相對較好的給建筑住戶提供更為舒服的室外活動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幫助當地的活力與凝聚力獲得極大的提高。第三個方面主要是場地自身的地形環境,在我國常見的地形環境主要有平地以及坡地這兩種不同的類型,按照不同類型的地形環境我們應該挑選適宜的被動式建筑設計去對其完成規劃,這樣可以非常好的降低在建筑工程里完成場地平整消耗的費用。
2.地域技術因素分析。地域技術因素還包括設計的結構、材料和細節等方面。材料包括很多,主要是墻體材料、玻璃材料和窗框等,這些材料都會直接對于被動式建筑設計里的圍護結構保溫隔熱設計和采光設計與本身的遮陽設計造成影響。細節設計里的屋面出挑、屋頂坡度和屋面材料等部分,可以說都會直接對于被動式建筑設計里的建筑遮陽設計與給排水設計造成一定的影響。
3.地域文化因素分析。地域文化因素主要包括歷史,習俗和地方特色等方面。歷史因素主要是指歷史事件發生的地區,歷史事物的存在和歷史事件的歷史發展。習俗因素主要是指當地人的價值取向,審美方向和道德標準等。地方特色因素主要是指地方精神的地方特色等對被動建筑設計里建筑物的朝向以及平面的選型和外窗遮陽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去進行分析。建筑設計可以說除了應該對于建筑物的自身建筑性能予以考慮外還應該使其能夠對當地的地區文化予以一定的認識。
1.不同地域環境下的被動式建筑設計要點。首先需要在被動設計下引入不同的氣候條件,我國可分為五個氣候區,分別是嚴寒、寒冷、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氣候。每個氣候區都有各自的氣候特點,但在不同氣候區之間的被動建筑設計中有很多常見地方,具體表現為:(1)嚴寒和寒冷區,主要是確保圍護可以滿足冬季保暖要求,盡可能使用太陽能,從而有效減少采暖和照明消耗。(2)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區,對于圍護需要確保它能夠滿足夏季保溫效果,也可以很好的滿足冬季保暖效果。并且需要在夏天關注太陽輻射的問題,建筑物的外立面應盡可能考慮材質表面熱反射與地域的聯系。(3)對于溫和區,圍護只需要使用中等儲熱材料。在窗口南部,需要設置外部遮陽結構,將可動遮陽結構設置在東側窗戶外。
2.不同地域技術下的被動式建筑設計要點。由于我國各地區的發展情況不同,因此各地區建筑建造的可利用條件也不同,以下從結構、材料及細部構造等方面研究不同地區被動式建筑設計。第一、從結構出發,結合地區建筑的設計水平、建筑構件及建筑材料的生產情況,采用高效的結構設計及經濟合理的結構形式,如: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存在地域限制的問題,其中混凝土預制件工廠多數存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形成區域發展。第二、材料出發,各地區建筑盡量采用本地生產的建材,避免從外地區運輸材料,從而產生能源浪費。第三、細部設計出發,結合各地區的環境及文化特征采用適宜的被動式建筑設計。
3.不同地域文化下的被動建筑設計要點。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從歷史中存在或者遺留下的事物中吸取被動式建筑設計經驗,如傳統民居中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及材料運用等方面值得現代被動式建筑的學習與借鑒。其次,從風俗習慣的角度出發,在保證建筑整體性能的情況下,被動式建筑設計盡量迎合當地的風俗習慣,如:建筑布局及朝向盡量迎合當地人的倫理道德。再次,從凝聚地方特色事物的角度出發,被動式建筑設計向凝聚地方特色的事物靠攏。
綜上所述,地域性對于被動式建筑設計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被動式建筑設計以及提高被動式建筑設計質量,對基于地域下的被動式建筑設計要點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從而促進建筑業的健康發展。